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杜仲叶提取物,确定其在泌乳奶牛中的安全使用剂量。将60头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按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20、100和2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杜仲叶提取物[20 g/(d·头)]有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作用,同时对产奶量和乳脂率有明显提升作用,并可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添加1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了0.78%(P0.05),且产奶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38%(P0.05);添加2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42%(P0.05),且使牛奶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添加适量杜仲叶提取物[20 g/(d·头)]对奶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促进作用,但是添加高剂量杜仲叶提取物[200 g/(d·头)]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抑制作用。添加高剂量杜仲叶提取物[100和200 g/(d·头)]未对奶牛血液指标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推荐以1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作为泌乳奶牛最高安全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30头生产性能相似的泌乳中期奶牛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5头)和试验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YC100 g/d·头.结果表明:(1)试验组奶牛DM与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试验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ysteamine,CS)和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13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水平组合的CS和YC,其中CS设3个添加量,分别为17.5(L)、20.0(M)和22.5g/(d·头)(H);YC设3个添加量,分别为90(L)、100(M)和110g/(d·头)(H),共9个不同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和HH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奶量均高于C组,以H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C组(P0.01);2)各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率均高于C组,均以HM组最高,乳中体细胞数则低于C组,以HM组最低,HM组与C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3)各试验组饲粮氮泌乳转化效率均高于C组,以HM组最高,与C组差异极显著(P0.01),LL、ML、HL、LM、MM、HM、LH、MH和HH组总氮排泄量比C组分别降低5.23%、8.50%、12.36%、21.92%、24.34%、27.25%、16.31%、18.10%、20.43%,HM组与C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泌乳奶牛饲粮联合添加CS和YC可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提高饲粮氮泌乳转化效率,降低粪尿氮排泄量;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联合添加组合为CS22.5g/(d·头)、YC 100g/(d·头)。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小肽对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荷斯坦奶牛400头,按照泌乳时间、产奶量和胎次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按5、10、15 g/(d·头)添加复合小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小肽,有提高产奶量趋势,添加10 g/(d·头)对产奶量影响显著(P0.05);可以改善奶牛机体的健康状况,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0 g/(d·头)的试验组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合考虑,小肽在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0 g/(d·头)。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在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高产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同一TMR配方日粮,试验组每天早班向TMR日粮车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前7 d平均添加量160 g/(头·d),接下来5 d平均添加量120 g/(头·d),之后每天平均添加量100 g/(头·d)。结果表明:在高产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能促进奶牛瘤胃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粪便性状;能提高奶牛产奶量,试验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多7.81 kg/(头·d),同比提高28%(P0.01);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针对酒精阳性乳(alcohol positive milk,AMP)发病机理制作的新型预混料对奶牛酒精阳性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设计了试验1和试验2:在试验1中,根据泌乳天数、酒精阳性乳程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方法将10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牛分为对照组、低剂量(LDG)、中剂量(MDG)和高剂量组(HD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各组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50、100和150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26d,3d为1个采样周期;在试验2中,按照试验1的分组方法,将37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5头,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和100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35d,每5d为1个采样周期。将奶样与等量的75%中性酒精混合,通过观察奶样状态判断酒精阳性乳发生程度。试验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50g/(头·d)新型预混料对酒精阳性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00和150g/(头·d)新型预混料能显著降低酒精阳性乳发生率(P0.05),尤其对降低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效果极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到试验结束时,日粮中添加100g/(头·d)新型预混料可使酒精阳性乳总发生率降低75.73%,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降低90.82%。以上结果表明,新型预混料能有效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且日粮中新型预混料的最佳添加量是100g/(头·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2.30±0.06)胎]、产奶量[(37.00±0.03)kg/d]、泌乳天数[(90±0.15)d]相近的9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进行3期动物试验。每期21 d,其中14 d为预试期,7 d为采样期。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P0.05),而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P=0.06);3)饲粮中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且10 g/(头·d)组的4%校正乳(4%FCM)产量、乳脂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85(P0.05)、0.49(P0.05)和0.32 kg/d(P0.05);4)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未对奶牛血清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10 g/(头·d)复合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产量和瘤胃液丁酸浓度,且饲喂效果优于添加量为20 g/(头·d)时。综合考虑,泌乳奶牛饲粮中复合酶制剂的推荐添加量为10 g/(头·d)。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小肽对产奶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4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TMR日粮,试验组分别按5 g/(头·d)、10 g/(头·d)和15 g/(头·d)添加复合小肽。试验期9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脂、乳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产奶量下降速度减缓。综合考虑,产奶后期奶牛添加10 g/(头·d)的复合小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选取162头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头。试验组奶牛在TMR中添加20g/(头·d)复合酶制剂,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49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0g/(头·d)的复合酶制剂可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头.2组奶牛在全混合日粮上分别添加0、20 g/(头·d)复合酶制剂FE907,实验期4周.结果:实验组奶牛日均产乳量提高了1.6 kg/d(P>0.05);实验组乳脂率比对照组提高0.08%,乳脂量提高0.09 kg/d,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提高0.06%,乳蛋白量提高0.07 kg/d,经济效益每天每头奶牛比对照组多盈利6.28元.结论:奶牛日粮中添加20 g/(头·d)的奶牛复合酶制剂FE907,可以提高产乳量,改善乳成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乳房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不同真菌培养物(酵母培养物和米曲霉培养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粪筛数据的影响。选取12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奶牛补喂100 g/(头·d)的酵母培养物,试验2组奶牛补饲100 g/(头·d)的米曲霉培养物。结果显示,在试验阶段,奶牛舍内温湿指数始终大于72,表明奶牛处于不同程度的热应激状态。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8%、2.31%,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15%和5.91%(P<0.05)。与前期相比,试验后期对照组粪便上层筛上物占比明显增加,试验1组和试验2组均有小幅度下降。研究表明,饲喂米曲霉培养物和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5~27月龄、1胎、泌乳天数(67±1) d、产奶量(32±5) kg/d且健康的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g/(d·头)复合植物提取物(每克含辣椒油树脂3.5%、肉桂醛5.5%、丁香酚9.5%)。试验预试期3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提高2.37%(P>0.05);日粮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尿素氮含量的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常规指标、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 g/(d·头)复合植物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和尿素氮含量,但不影响血液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 33 头处于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份与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 3 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 120 g/(d·头)和 25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使奶牛的日均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 0.76%~1.95%(P>0.05).日增重提高 8.59%~15.04%(P<0.05),日均产奶量提高 7.45%~14.61%(P<0.05),乳脂率提高 5.81%~8.14%,其中添加量为 250 g/(d·头)试验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蒿提取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浆免疫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泌乳期、体重、产奶量和胎次等相似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 100、150 g/(d·头)的青蒿提取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奶量和乳糖率(P0.05);添加10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4%乳脂校正乳产量和乳糖率;添加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乳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100、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升高了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浓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P0.05),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在50和100 g/(d·头)的添加水平下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150 g/(d·头)的添加水平下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100、150 g/(d·头)青蒿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MDA)的浓度(P0.05),对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青蒿提取物能够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青蒿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g/(d·头)。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产奶量[(36.49±1.50)kg]、泌乳天数[(175±6)d]等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的压片玉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2、1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3。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0.82 kg/d(P0.05),产奶量显著增加1.18 kg/d(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0.58、0.66 kg/d,产奶量分别提高0.79、0.65 kg/d,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乳成分中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5.12%和4.8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脂率分别提高0.26%和2.70%,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47%和3.05%(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1%和1.84%、1.36%和0.96%,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在第30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毛利润提高2.14元/(d·头),其他组均降低。综合分析得出,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负面影响,同时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采用单因子配对试验设计,选用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高产奶牛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15 g/(d·头)双益素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双益素15 g/(d·头),可提高产奶量1.5 kg/(d·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乳酸菌对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牛,根据胎次、体重、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等相近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分别饲喂乳酸菌制剂15g/(头·d)和30g/(头·d),整个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但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2组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和可溶性CD4(s CD4)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每头牛每天饲喂30g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对机体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β-胡萝卜素及其复合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β-胡萝卜紊及其复合添加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牛奶成分、产奶量以及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体重和体况评分值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4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使用添加剂、试验Ⅰ组添加β-胡萝卜素600 mg,(头·d)、试验Ⅱ组添加β-胡萝卜素300 ms/(头·d)+VE 1 000 IU/(头·d)、试验Ⅲ组添加β-胡萝卜素300 ms/(头·d)+VE 1 000 IU/(头·d)+蛋氨酸锌360 mg/(kg·d).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及其复合物,均能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量以及提高奶牛繁殖性能,复合添加VE和蛋氨酸锌1种或2种,能显著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手段在改善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基础上,额外补充与繁殖、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β-胡萝卜素以及其复合添加剂能有效改善奶牛繁殖功能,增强奶牛免疫能力,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下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24头泌乳前期的荷斯坦奶牛(产后15~24 d),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吡啶羧酸铬试验组B、C、D.对照组A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铬3.6、7.2和10.8 mg/(头·d),饲养试验时间为9周.试验期内白天平均温湿度指数(THI)高于79,形成严重的热应激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补铬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下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添加铬7.2和10.8 mg/(头·d)可以显著提高泌乳量、血糖浓度、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IGF-I)及胰岛素的活性(P<0.05).此外添加铬7.2和10.8 mg/(头·d)可以显著提高发情后第1天黄体生成素(LH)浓度和发情后第10天孕酮(P4)和LH浓度(P<0.05).补铬使各试验组奶牛产后发情天数分别缩短1.85、4.00和3.84 d(P>0.05),添加铬7.2和10.8 mg/(头·d)可以改善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P>0.05).由此可知,添加铬7.2和10.8 mg/(头·d)能显著提高热应激下泌乳前期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机体代谢及调节生殖激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