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三原蚕桑生产曾有两次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原的蚕桑生产在省、地有关业务部门支持下,得到了高速度发展。到1983年,桑园面积3474亩,育苗5630.8亩,产茧10.25万公斤。但由于工作失误,产前、  相似文献   

2.
我区是农业大区,现有人口84.9万人,土地种植面积98万亩,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60余万吨,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畜牧业作为我区农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年畜牧业产值12649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0.7%,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随着我区城乡  相似文献   

3.
<正> 吴县横泾乡南章村,近几年来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种桑养蚕,成为蚕桑生产的重点村。全村有桑园1452亩,其中投产桑园1100亩。1987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628.76万元,其中蚕桑收入64.69万元,占三业总产值的10.3%,人均分配水平1053.89元,其中来自蚕桑生产纯收入205.37元,占19.49%。1987年生产蚕茧110.2吨,张产36.64公斤,亩产100.2公斤。南章村的蚕桑生产主要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84—1985两年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涟水县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0~1991年,拓植新桑园2.4万亩,总面积达4.02万亩,年产蚕茧1000多吨。随着当前国际市场丝绸行情的变化,笔者认为,蚕桑生产必须克服一种倾向,做好三篇文章,使蚕桑生产向着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方向发展。要克服的一种倾向是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这种倾向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重面积、轻素质的倾向。即偏重增加桑园面积,忽视提高桑园素质。我县1.6万亩成林桑园,亩产茧100公斤以上的只有2500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高创汇农业,本市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新栽桑园面积较大。为了提高新栽桑园当年  相似文献   

6.
强化服务措施确保桑蚕生产发展山东省莒县丝绸公司高庆春,袁俊亮我县是一个新蚕区,近年来通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目前全县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6000多亩,分布在19个乡镇、372个村庄,有3万农户从事桑蚕生产,年产蚕茧近2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四园”是指果园、茶园、竹园、桑园。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四园”资源,进行散养鸡的立体生态养殖,可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吴堡县园蚕站通过突出技术承包、强化典型示范,使该县蚕桑生产出现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栽桑势头好。不少农民精心管护“桑朴子”育苗,窑周、路旁也开始零星栽植桑树。全县春栽坡地水平沟桑园205亩,今冬计划新建桑园4000亩,全县桑园可望过万亩。  相似文献   

9.
<正> 1985年平望镇联农村在调整产业结构时,落实粮改桑和粮改桔面积各100亩,加上原鱼池100亩,办起了综合性的副业场。经过几年努力,副业场越办越好,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990年养蚕收入10.8606万元,亩桑收入超过1000元。 1985年冬各地都把原集体的桑园分散承包到各家各户,但联农村根据原村副业场有基地、有房子,粮改桑面积又都集中在副业场旁的具体情况,认为集体管理比分散到户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宿迁市蚕桑生产发展很快。桑园面积由1975年的3100亩,逐年递增至1984年的75500亩,发种量由4300张到117478张,蚕茧产量由1832担至51529担。但是蚕桑生产并不一帆风顺,至目前桑园面积仅有63066亩,而产茧只有63000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桑茧丝绸得以迅速发展,条块分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蒲城县于1989年做出了“北上烟果,中攻蚕桑,南抓棉油”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的扎实苦干,全县桑园面积已增至1.6万多亩,1992年计划产茧15万公斤。在第一战役全面告捷的基础上,经渭南地区批准,立即开始了建设缫丝厂的第二战役。该项土建工程由省综合勘察设计院承担,由县黄家建筑工程队等三家建筑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农业信息网韦晓勇等消息,今年以来,广西东兰县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加快生态建设、调整农村水果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据悉,东兰县紧紧抓住开发扶贫战略机遇,按照"区域发展、沿线布局、分段实施、责任到点"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调整产业种植,着力把核桃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地方行动     
正上半年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甘肃省雨量充沛、雨水合节,粮食和特色产业普遍长势好、收成好、价格好,丰收在望。上半年全省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业农村呈现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旺、收入增、百姓喜的良好局面。上半年甘肃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基本盘"稳如磐石,粮食和农特产品、肉蛋奶量足价稳。全省粮播面积4097.5万亩,据农业农村部门调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上半年,上饶地区在打好农业开发总体战,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有10个县市实施了《蚕桑工程》,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据初步统计,这10个县市共有桑园面积58758亩,其中去冬今春新栽桑园36893亩,相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不断完善蚕桑生产责任制,强化服务体系,加强了蚕桑重点基地的建设,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现有桑园11.6万亩,蚕农100422户,户平承包桑园1.16亩,其中承包桑园1亩以上的57016户,67280亩,占58%;2亩以上的12590户,27840亩,占21%;3亩以上的4439户,14560亩,占10.5%。蚕茧总产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6.
草产业作为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兴产业,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327万亩,苜蓿草的价格从前两年每吨1100元上涨到今年的2300元,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一、蚕桑生产的现状 高邮市气候温暖湿润,属里下河农业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96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7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1.9亩。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991年以来,走粮桑结合的路子,每年新拓桑2万亩左右,蚕茧产量和蚕农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1993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9万亩,蚕茧产量已达2350吨。目前,我市蚕桑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我县环抱重庆市中区,属市郊农业经济型。地势以丘陵为主,无霜期长,可四季养蚕。有农业人口109万,耕地130万亩,栽桑养蚕地域广阔、劳力充裕。早在2000年前,就翻开了蚕桑的史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集中产区逐渐形成,基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四川以增强蚕桑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蚕桑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升,以桑为中心的产业产品结构已经初步形成。2014年,全省桑园面积185万亩(12.3万hm~2),发放蚕种210万张,蚕茧产量154万担(7.6万t),蚕农售茧收入26.9亿元,桑园土地间套作及资源多元化开发收入28.3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万盈镇西灶村是大丰市蚕桑生产的专业村。其桑园面积由不足6.7hm^2发展到现在超100hm^2,仅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是我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村。该村共有433个养蚕户,户平桑园面积2333m^2.其中桑园面积超3333m^2的大户34个。2006年全年养蚕收入超2.5万元的有41户。去冬今春新拓桑园超20hm^2,落实一步成园面积47hm^2,发展势头强劲,是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其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