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硅镁锌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纯硅酸钠作硅肥,研究了硅与微量元素锌、中量元素镁的相互作用及其配合施用对水稻的产量、抗病性、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锾锌肥提高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其叶瘟下降了1~2个级别,发病率下降了0.1~4.9个百分点,穗颈瘟发病率下降了2.9~6.4个百分点;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最高增产达14.4%;改善外观米质,糙米率提高了0.1~1.1个百分点,垩白率下降了3.4~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70万亩,水稻稻瘟病低发,为详细了解本地稻瘟病发生情况,开展了水稻稻瘟病监测。结果表明,本地水稻稻瘟病主要是穗瘟,早晚造穗瘟都有明显发生,特别是早造后期水稻灌浆后若遇连续阴雨高温高湿天气,更易发生穗瘟,表现为枝梗瘟和穗颈瘟,影响稻谷充实。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在7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 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稻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严格育苗措施和本田管理,结果优质米处理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提高了1.61个百分点,水稻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和株发病率分别降低3.98个百分点和5.37个百分点,水稻千粒重增加0.318克、精米率提高2.06个百分点,整精米率提高3.40个百分点,整精米亩产量提高16.17公斤。  相似文献   

5.
水稻病虫害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对水稻安全,且提高了水稻产量。药后3 d、7 d、14d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了12.3、8.1、22.0个百分点;药后7 d和14 d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5.3和8.9个百分点;药后14 d供试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19.4个百分点;药后3 d、7 d、14 d供试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综合用药防治后水稻病虫害较常规用药,平均每丛有效穗增加0.5穗,每穗粒数增加1.3粒,结实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8 g,每667 m2产量增加42.0 kg。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接种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分别进行了水稻稻瘟病苗瘟接种和穗颈瘟接种技术研究,并对江苏省2009年水稻区试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苗瘟和穗颈瘟抗性不同,其中杂交籼稻、杂交粳稻抗性较好;常规粳稻和迟播稻的抗性较差;单个水稻品种对苗瘟的抗性和穗颈瘟的抗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1985~1987年,本实验鉴定了4298份水稻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结果表明,叶瘟0~3级和8~9级材料,叶瘟抗性与穗颈瘟抗性高度相关,叶瘟4~7级材料,叶瘟抗性与穗颈瘟抗性无相关。对20个抗性不等的水稻品种分别用人工接种后,加盖尼龙薄膜方法和早晚播法,进行叶瘟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旱田晚播鉴定法可用于杂交后代抗稻瘟病鉴定,以减轻育种工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今年水稻稻瘟病在巴彦县大发生,特别是穗瘟发生较重,是1999年水稻叶瘟大流行后发生最重的一年。1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全县稻瘟病发生面积1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4%,其中叶瘟8万亩,穗瘟10万亩。1.2危害程度重:叶瘟发病程度普遍在1级(每株5个病斑以下);穗瘟1级(个别枝梗发病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黑龙江省饶河县水稻种植面积1 .0万 hm2 ,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 3333.3hm2 ,其中山里乡奋斗村发生面积 333.3hm2 ,二林子村发生面积 40 0 .0 hm2 ,减产幅度达 5 0 % ,严重影响了稻米品质 ,经济损失极大。现就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发病症状水稻稻瘟病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 ,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 (捏茎瘟、穗瘟 )和谷粒瘟 5种。黑龙江省发生主要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为主 ,饶河县发生的是叶瘟和穗颈瘟。水稻一般在 4叶期、分蘖期、孕穗期到抽穗初期最易感稻瘟病 ,北方稻区一般 6月下旬到 8…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亩、30%克瘟散乳油100毫升/亩在水稻破口初期施药1次,齐穗期再施药1次对水稻稻瘟病穗瘟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7.34%、86.92%、85.51%,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今后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时可轮换使用,以延长药剂的使用年限,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相似文献   

15.
文中确定了吉林省稻穗瘟病的经济损失允许水平:水稻黄熟期穗瘟发病率8~10%或穗瘟病情指数3~4。又根据吉林省有代表性的八个试验点五年的稻叶、穗瘟系统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决定吉林省生产中稻穗瘟最终病情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田间叶瘟基数;二是抽穗扬花期的气象条件;三是由当地生态栽培条件、水稻品种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群体共同决定的稻株抗病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稻穗瘟药剂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3)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一种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较多,而经过床土调酸后,土壤中的硅含量大大降低,无法满足水稻秧苗对硅元素需求,秧苗期喷施硅元素,直接能被吸收,能改善秧苗的生育性状,有利于培育壮秧。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喷施融地美后,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增强,叶瘟病发病率比对照低2.31~3.77个百分点,穗颈瘟发病率比对照低2.78~3.89个百分点,增产5.23%~9.30%。  相似文献   

18.
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  相似文献   

19.
大多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菌核病、病毒病、赤枯病、黑粉病、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稻螟蛉、稻蝗等. 一、水稻病害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在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的同时,会明显增加每穗的空秕粒数。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叶瘟加重,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用磷、钾肥能提高水稻抗叶瘟的能力。当地种植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336 kg/hm2,普钙825 kg/hm2,氯化钾180 kg/hm2,最佳施肥的水稻产量为9 8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