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腹泻、排黒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因此,通  相似文献   

2.
家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乳后至成年的家兔.该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排出灰褐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7年10月至12月,我处接诊了40余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确诊为魏氏梭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疾病.以泻出大量水样粪便,导致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病,以家兔急性水泻为特征,发病兔致死率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即使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兔场也有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其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以及含有本菌的土壤、饲料、蔬菜、污水、人畜肠道内以及粪便都常含有。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兔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5年4月。我县近郊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兔突然发病、死亡.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等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造成大量死亡,经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6.
邢兰君 《油气储运》2011,(15):20-21
长毛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兔群发病后,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A型魏氏梭菌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特征。兔场一旦感染此病,其发病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高达100%,严重危害着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 A 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㈠临床诊断2004 年4月上旬,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内,所养的獭兔中发现一种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病症。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因调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兔 A 型魏氏梭菌病。㈡流行特点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蔬菜、饲料、污水、动物的乳汁、粪便和健康动物的肠管中。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含有病原菌的土壤和水源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是家兔常见病,以3月龄以内的仔兔、幼兔较多,1.5~3.0月龄幼兔病发率和死亡率高,给养兔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魏氏梭菌病由魏氏梭菌引起,一年四季发生,大小家兔均易感染且病程短,体温无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胃溃疡,胃黏膜脱落,肠道鼓气,积水,大肠浆膜出血、肠黏膜炎或坏死等,抓起病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在  相似文献   

10.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家兔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易感,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常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A、B两兔场暴发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病因的调查分析和治疗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该病诱因是饲料营养失调,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速成后肠碳水化合物过度负荷所致。长途运输、饲料更换、冷潮刺激等也是该病的诱因。(2)该病死因主要是由于魏氏梭菌外毒素导致神经系统中毒、肠道粘膜严重损伤和极度脱水所致。(3)该病主要症状是急性水样腹泻,体温正常或偏低。病变主要是肓肠出血和胃粘膜溃疡。(4)采取大剂量口服青、链霉素、补液、解毒和收敛等综合措施,可控制病情发展,并使轻症群治愈率76.67%,重症群52.63%,病危群9.38%。  相似文献   

12.
兔产气荚膜梭菌病又称兔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3.
家兔猝死细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家兔猝死的疾病主要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魏氏梭菌性肠炎)、大肠杆菌病、副伤寒、球虫病等。要善于从相似症状中看出细微差别,从中找到真正的致死原因。从猝死特点看如果家兔突发惊厥、蹦跳、倒地抽搐,在鸣叫或惨叫声中死去,可能是得了兔瘟或球  相似文献   

14.
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魏氏梭菌病是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A型魏氏梭菌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其中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A).如果要生产优质高效的A型魏氏梭菌疫苗,就必须培养出含大量活性的α毒素菌苗.试验采用A型魏氏梭菌菌种,按照不同比例、不同代次菌种接种及培养基中加入糊精、蛋白胨、硫乙醇酸盐物质等方法,对所产生的A型产气荚膜毒素量、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拓宽了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对临床A型魏氏梭菌菌苗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一定地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灭活菌苗在防制兔魏氏梭菌病中的应用试验鲁承,鞠玉琳,李太元(延边农学院)(龙井市制药厂)(延边农学院)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免的一种急性死亡的消化道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急性水样腹泻,有腥臭味,致死率极高。是家兔尤其是长毛兔、獭兔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6.
<正>兔梭菌性腹泻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兔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泄物腥臭和迅速死亡为特征。一、流行病学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该病均易感,但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或损伤的黏膜感染,发病诱因有饲养管理不当、青饲料短缺、粗纤维含量低、饲喂高蛋白饲料或长途运输、天气骤变  相似文献   

17.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0-41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兔。病菌可随病兔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9.
珍珠长毛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与兔瘟、兔魏氏梭菌病、球虫病混合感染。由于该病发病快,病程短,一旦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大批病兔急性死亡,对养兔业危害很大。2006年9月2日,灵武市某珍珠长毛兔场86只长毛兔突然发生兔巴氏杆菌病,一周内相继死亡8只,后经诊治,治愈73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家兔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魏氏梭菌,病兔以急性腹泻为特征,故又称魏氏梭菌泻痢。1~3月龄幼兔最易发病,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喂饲适当,加强管理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特别是单一、过多喂饲稻谷、小麦、甘薯等高淀粉低纤维饲料时更易发病。因此,要适当搭配青饲料、粗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