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忠 《科学养鱼》2006,(10):43-43
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我地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日本的鲤鱼是从中国引入的,日本人在长期饲养中发现鲤鱼经过变异形成斑斓的体色。在十九世纪初,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的水池中养殖,以供观赏,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鲤”。日本人根据鲤鱼容易变异这一特点,采取人工选择、交配、培育等多种方法,选育出许多新品种。1906年引进德国的无鳞“草鲤”和“镜鲤”,与日本原有的锦鲤杂交,选育出品种繁多的锦鲤。可以说“锦鲤”是日本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品,被誉为日本的“国鱼”。“锦鲤”被日本人视为和平、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吴旭东  于小妹 《内陆水产》2002,27(11):45-46
日本锦鲤,简称锦鲤,是经过多代选择,人工育成的即可观赏又可食用的鲤鱼变种,是大型广温性、高贵的观赏鱼类。最早于公元1804~1829年间,日本贵族开始选择培育锦鲤,因此锦鲤又叫“贵族鱼”。又因日本人极喜爱锦鲤,所以又称之为“国鱼”。现今已有100多个品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年交易量极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档观赏锦鲤的需求量增大,锦鲤养殖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我所设立了日本锦鲤的繁殖课题,经1995~1996年连续试验,获得成功,产品行销区内外。1设施与材料…  相似文献   

4.
王爱敏 《内陆水产》2001,26(6):39-41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1 亲鱼选择1.1 锦鲤的雌雄鉴别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1.2 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锦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锦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发生色变,根据红鲤容易变异的特点,经过选种,人工改良,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初称“色鲤”、“花鲤”,后改称“锦鲤”。日本饲养锦鲤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培养出100多个品种的各色锦鲤。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使者的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一、生物学特性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是广温性鱼类。适水温度5~30…  相似文献   

6.
锦鲤是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变异品种,它最早产生于日本,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养殖历史,故是日本的“国鱼”。随着鱼类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锦鲤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中红白锦鲤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日本锦鲤。  相似文献   

7.
孙建民  梁绍昌 《水利渔业》1987,(1):47-48,37
锦鲤以其艳丽的体色、美丽的斑纹、雄健的泳姿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风糜日本和港澳,行销欧美。锦鲤是指身体上有色彩、有斑纹的可供观赏的那些鲤鱼。在我国,很早就有庭院和庙宇饲养红色鲤鱼的记载。最近一百六十多年来,日本各地广泛进行了观赏鲤鱼的杂交培育,  相似文献   

8.
锦锂系由鲤鱼突变并经人工选育而成,鲤鱼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但锦鲤是日本人民从十八世纪起逐渐选育出来的。由于其雍容华贵、色彩斑澜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喜欢。称之为“水中的活宝石”,日本、台湾、东南亚和欧洲等很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锦鲤养殖、赏析、贸易等热潮,使锦鲤已成为世界性的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9.
李世华 《科学养鱼》2012,(10):78-79
杂交锦鲤就是日本锦鲤和当地黄河鲤鱼的杂交种,它既有日本锦鲤华丽的体色,又有当地黄河鲤鱼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细嫩的特点,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美食之功效,非常适合在垂钓池放养,深受养殖户喜爱。永靖县渔业站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繁育推广,摸索出一套完整而详尽的杂交锦鲤人工催情孵化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一、池塘选择孵化用池塘要求在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给排水  相似文献   

10.
锦鲤是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变异品种,它最早产生于日本,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养殖历史,故是日本的“国鱼”。随着鱼类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锦鲤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中红白锦鲤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日本锦鲤。1红白锦鲤的由来发现红白锦鲤是在1804~1829年间。它是由鲤鱼受精卵在特定  相似文献   

11.
日本锦鲤体态优雅高贵,有大正三色,红白锦鲤等品系,隶属鲤形目、鲤科、鲤鱼属,为鲤鱼的变种,原产于我国,16世纪传入日本,经日本人数百年选育,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随着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本文着重介绍日本锦鲤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其色彩艳丽多姿,花纹千变万化,体型健美有力,堪称“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鲤鱼基本一样。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经我国传入日本,经日本人的长期人工选育,改良为现在观赏用的锦鲤。据史料记载,大约1804~1829年,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于池中供观赏,早期的锦鲤被称为“色鲤”、“花鲤”。因“色”、“花”等字眼被日本人认为涵意过于暖昧软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适合时局,因此才改称为“锦鲤”。由于锦鲤个性刚强有力,游姿雄健,即使被置…  相似文献   

13.
锦鲤是游姿高雅、体形优美,身上带有艳丽色彩和灿烂斑纹的、具有高观赏价值的鲤鱼。 锦鲤是日本人培育出来的。然而日本原来并没有鲤鱼,大约一千年以前作为食用鱼的优良品种。鲤鱼才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在日本文化、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中部山区山古志村附近的二十几个村庄(现在的小千古市),人们发现了一种淡红色的鲤鱼,  相似文献   

14.
彭绍臣 《内陆水产》2001,26(11):39-40
锦鲤又称“绯鲤”、“日本锦鲤”,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大型观赏鱼之一,人们习惯用它来点缀公园、庭院。其实锦鲤除观赏外,还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的优质食用鱼。我场2000年引进锦鲤(亲本)10组,自繁自育苗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锦鲤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1.1外形及分类锦鲤体型和鲤鱼相似,体侧扁呈纺垂形,体表覆盖鳞片,体色绚丽多彩。不同品种的花纹、色彩不同。口角有吻须两对。躯干上生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属鲤科、鲤属,根据色彩、斑纹等分布情况,锦鲤又…  相似文献   

15.
林干云 《水产养殖》2004,25(6):23-25
日本锦鲤体态优雅高贵,有大正三色、红白锦鲤等品系,为鲤鱼的变种,经过人工长期的筛选改良,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随着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质调控不好,或鱼体经运输、捕捞擦伤,很容易在短期内引起大量死亡。本人在近几年指导养殖日本锦鲤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锦鲤是鲤鱼的变种 ,其色彩斑烂、神态雍容华贵 ,极具观赏价值。相传 1 0 0 0多年以前 ,我国的鲤鱼经朝鲜传入日本。大约在 1 8世纪初 ,日本新泻县山古老村的养鲤人为保护鲤鱼安全过冬 ,将鲤移置在屋檐下饲养。在漫长的冬季里冰水断断续续滴入养鱼的盛器中 ,低温刺激了亲鲤的生殖腺 ,引起了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 ,使子代出现了绯黄、浅黄等色彩上的变化 ,当时称之为“花鲤”;后来又经过百余年不断选择 ,精心组配 ,反复杂交 ,获得了“大正”、“昭和”、“银鳞”、“黄金鲤”、“皮光鲤”等多种品系。因外观华丽 ,被称为锦鲤 ;又因源于日本 …  相似文献   

17.
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是由鲤鱼变异而来。一百多年以前由日本人发现这种变种鲤鱼,经过人工改良为绯鲤,初期称为“色鲤”、“花鲤”,二战以后始为“锦鲤”。 锦鲤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它以雄健的躯干、光润的色泽、边缘清晰的图案件以及鱼体上特有的花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锦鲤之间的变异性很大,品种特征和稳定性不如其他动物那样稳定,因此,给锦鲤质量高低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评价锦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金万昆 《淡水渔业》2005,35(1):10-12
墨龙鲤是由几个锦鲤品种混合交配繁殖,将其后代中出现的4尾黑色个体留下建立自交系,再从自交系繁殖的黑色个体后代中采用混合选择技术逐代选育至F-6,而育成的一个鲤鱼新品种.墨龙鲤体披全鳞,全身(包括各鳍)均为黑色,腹部灰白色,体纺锤型,稍粗短,可食用也可观赏,已试验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欢迎.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其养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锦鲤的体色、鳞被和体型等表现极为多样,尤以体色和斑纹变异大.在分类学上锦鲤与鲤鱼属同一种,但其色彩花纹已有十三个品系百余个品种,如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别光锦鲤、乌鲤、浅黄及秋翠、衣锦鲤变种、黄金鲤、光写锦鲤、金银鳞锦鲤、丹顶锦鲤等.日本对锦鲤体色、斑纹、体型、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至今还未选育出一个体色遗传相对稳定的品种.我国对锦鲤的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黑色鲤鱼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选育的墨龙鲤是经连续6代定向选育的一个食用、观赏两用的新品种,其黑体色遗传稳定性达87%以上.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早在300多年前的清代,江门就已培育出颇有观赏价值的变种鲤鱼——红鲤,是典型的锦鲤祖宗。上个世纪80年代,江门达兴锦鲤场从日本引进锦鲤进行培育,江门养殖高档观赏鱼的序幕真正拉开。然而,江门锦鲤产业的迅猛发展则是发生在近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20.
锦鲤的人工繁殖试验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锦鲤隶属鲤形目、鲤科、鲤鱼属,为鲤鱼的变种,原产于我国,后传入日本。日本锦鲤是一种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体的较大型观赏鱼类,素有“水中瑰宝”之美誉,由于体色艳丽,游姿潇洒,斑纹华丽,风度雄健,且易于饲养,越来越受观赏鱼爱好者喜爱,已成为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