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正常乳头,翻乳头,副乳头及其乳房的组织样本进行解剖学观察,对照,发现正常乳头由乳基,乳头本组成;翻乳头由乳基,不明显的乳头体组成;副乳头只有小突起。对各类乳腺做成切片观察,对照,发现正常乳头和翻乳头均有完整的乳腺,乳管,副乳头的乳腺,乳管不发达,且很稀少。  相似文献   

2.
国外报道乳头浸泡次氯酸钠溶液能使乳房新感染减少 50% 左右。为了验证这一措施的效果,我们于 2003年 4 5 月在桦川县横头山镇奶牛场采用 3% 的次氯酸 ~钠溶液浸泡乳头以控制乳房炎的发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现初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供试牛:选择该场三小场 61 头泌乳牛的 222 个乳头进行试验观察,另外 22 个乳头为瞎乳头。1.2 药液:3% 的次氯酸钠水溶液。1.3 乳头浸泡方法:在每次挤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液浸泡一下乳头(最好不超过 1m in,即乳头孔尚未完全关闭时进行),其目的是杀灭泌乳时新感染的细菌及其乳区周围的细菌。1.4 试验牛在试验前…  相似文献   

3.
任爱萍  胡永江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124-124,126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由于病原菌通过乳头管而引起的奶牛不同性质的炎症,多表现为乳房红肿、泌乳量减少,乳汁不能利用,严重时造成奶牛瞎乳头等,是造成奶牛养殖场(户)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一)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原因1.母猪选留与利用年限不当。误选乳房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留作种用,如乳头内翻,瞎乳头等,无效乳头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总泌乳量就会减少;错误地选择泌乳性能差的母本的后代留作种用,如杜洛克猪的泌乳能力相对较差,如果选择"杜、长、大"商品猪或泌乳性能差的母猪的后代留作种用,发生泌乳障碍几率大。  相似文献   

5.
羊乳房炎主要是指乳腺、乳池和乳头的局部炎症。其临床特征是乳房发热、红肿、疼痛,产奶量降低。多见于泌乳期的羊。本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某些病毒、真菌、霉形体等均可致病。链球菌在患羊群乳房的皮肤上随时能找到,它还能附着在乳房以外的器物上,可以通过挤奶人的手和器物造成传染。葡萄球菌更是到处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在乳房的皮肤上、健康羊的乳头管和乳池中找到。乳房的葡萄球菌感染多是从乳头管顺着泌乳管道上行发生的。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又经常存在于羊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发病,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条件突变或其他疾病等协同作用.才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用测SCC的方法,检测412头泌乳奶牛。检测的412头泌乳奶牛中有164头感染乳房炎,头阳性率高达39.81%(164/412)(P0.05);检测1 618个乳区,检出436个阳性乳区,乳区阳性率为26.95%(436/1 618)(P0.05);检测过程中发现30个瞎乳头,瞎乳头率为1.82%(30/1 648)。统计分析发现:该规模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率偏高;奶牛左前乳区、右前乳区、左后乳区、右后乳区的乳房炎感染率有递增的趋势,而前乳区的感染情况要比后乳区轻;乳脂率、非脂乳固体率和乳蛋白率与体细胞数有正相关关系,乳糖率和总固体率与体细胞数有负相关关系,尿素氮率与体细胞数的关系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7.
干奶药一般由广谱抗菌药物和专用长效抑菌因子(卡波姆等)以及能封闭乳头导管口的佐剂(经过加工后植物油等)组成.其原理就是使抗菌药物较长时间滞留在整个乳区,从而保证乳房内乳腺的健康,为重新泌乳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母猪乳房炎是哺乳母猪的常见病。主要是仔猪尖锐的牙龄咬伤或其他机械性损伤乳头皮肤引起感染 ,常发生于产后 5~ 30天内。采用“经乳头管注入氯霉素的”治疗 ,3~ 5日内可治愈 ,现介绍如下 :临床表现 :患猪乳房发红、肿大 ,触诊有坚实感 ,皮温增高 ,疼痛感明显 ,尖叫不安 ,泌乳量明显减少或完全停止 ,乳质变为水样 ,呈淡红色 ,常伴有脓液。患病母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体温增高可达 41℃。治疗 :(1)采横卧保定 ,用 0 1%高锰酸钾液洗净患区内污物 ,尽量挤尽乳房内分泌物 ,用酒精消毒乳头 ,乳头管 ,乳头管口 ;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插入灭菌乳…  相似文献   

9.
乳房位于胸前部,在胸大肌肉和胸筋膜的表面,第2—6肋高度,成年女子成半球形,中央有乳头.乳头周围色素沉着区称乳晕。乳房由皮肤、乳腺和脂肪组织构成,乳腺被脂肪组织分隔成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都有一条排出乳汁的输乳管,输乳管呈放射状排列,开口于乳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乳品业的迅速发展、奶牛饲养头数的猛增,奶牛乳头管狭窄及闭锁也常有发生。以往奶牛患本病榨乳时,用乳导管放乳,既麻烦又容易造成乳头感染,引起乳腺炎,造成该乳叶报废。有的技术人员应用乳头管刮刀旋转刮掉乳头孔中增生的结缔组织小结,但也使乳头管周围的健康组织破坏严重,愈后不太理想。近年来,试用液氮冷冻治疗奶牛乳头管狭窄及闭锁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4.2.6乳头异常(nippleabnormalities):包括内翻乳头、瞎乳头、发育不全的小赘生乳头、距腹线过远的错位乳头。内翻乳头的乳头无法由乳房表面突出来,乳管向内,形成一个坑而阻止乳汁的正常流动。这种异常症状所牵涉到的基因数目还不清楚。在评估猪只腹下线时,若有乳头的尖端存在时,由松弛皮肤所包围的乳头,就不算是反转的乳头。瞎乳头(blindnipples)是指那些没有可见的乳头或乳管。由于损伤,特别是由引起割伤的地面所造成的瞎乳头并非由遗传因子所引起。4.2.7软阴茎综合症(limppenissyndrome)阴茎不能勃起。4.2.8怪尾(kinkytail)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奶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健康状况在奶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山西省奶牛场的514头泌乳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进行评分,并收集了该场2013年6月24日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牛只泌乳阶段、胎次、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四个因子对产奶量和体细胞数(SCC)的影响。经抽样分析发现,该牛场泌乳牛群乳头长度集中在4~6cm。乳头长度短于4cm的个体有22头(6.6%),最长乳头超过6cm的个体有53头(15.8%)。与乳头长度为4~6cm的牛只相比,乳头长度超过6cm或短于4cm的奶牛,其乳头末端健康状况显著下降(P<0.05)。该牛群乳头末端评分的均值为2.25分,参照文献评价乳头健康的标准,该场泌乳牛乳头健康状况良好。经对前后乳区的乳头末端损伤程度进行分析,表明奶牛后乳区乳头末端状况极显著好于前乳区(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对产奶量和SCC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乳头过长时奶牛平均SCC比正常个体高出5.8万个/mL。乳头有损伤的个体较乳头健康奶牛SCC的均值高出2.2万个/mL。评价牛群的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有助于了解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可为牛群管理提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14.
大乘牛场乳牛隐性乳房炎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大乘奶牛场88头泌乳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调查,其中个体阳性率为79.55%,乳区阳性率为41.00%,瞎乳区阳性率为3.69%,隐性乳房炎随胎次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且与产奶量呈负相关(r=-0.9852,p<0.01);左侧乳区阳性率显著高于右侧乳区(p<0.01)。治疗试验的的29头泌乳牛中用2.5%来苏儿进行乳头药浴,效果极其显著(p<),用盐酸左旋咪唑肌肉注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型乳房炎以治为本,杀灭病原菌和消除炎性症状。对乳房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对乳房炎的治疗仍是以抗生素为主,也有用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的。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等。常规的方法是将药液稀释成一定的容量,通过乳头管直接注入乳池,可以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为先挤净患区内的乳汁或分泌物,碘酊或酒精擦拭乳头管口及乳头,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插入,接到胶管的灭菌乳导管或去尖的注射针头,胶管的另一端接注射器,将药液徐徐注入乳池内,注毕抽出导管,以手指轻轻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奶牛乳头长度这一体型鉴定中的单项性状进行测定,旨在分析乳头长度的影响因素、乳头长度的世代间变化规律,以及乳头长度与泌乳性能、乳房炎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特征定义了乳头长度均值(Avg)、前乳区乳头长度均值(FTL)、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RTL)、前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差(MD)4个性状,Avg、FTL、RTL用于反映乳头长度,MD用于反映乳头长度均匀度。利用SAS9.4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前乳区乳头较后乳区乳头长0.85 cm,Avg、FTL、RTL在连续世代中呈下降趋势;随胎次升高,Avg、FTL、RTL呈上升趋势,而MD呈下降趋势,泌乳阶段仅对Avg、FTL、RTL存在显著影响;随着Avg增加,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分别存在上升和下降趋势,而MD仅对乳蛋白率影响显著,MD为0~0.5cm时,乳蛋白率达到最高;4.5~5.0cm的乳头长度均值所对应的奶牛个体在测定后1年内乳房炎发病概率相对最低。综上,通过科学选配和合适的管理手段控制奶牛乳头长度及其均匀度对牛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母羊患乳房炎,常由于哺乳前期及泌乳期,没有对乳头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或因羔羊吸乳时损伤了乳头及乳头孔堵塞,乳汁瘀结而变质,感染便由乳头上的小伤口通过乳腺管侵入乳腺小叶,或渗过淋巴侵入乳腺小叶的间隙组织而造成急性炎症。表现为乳腺肿胀、温热、疼痛,乳汁絮状物或脓汁,若贻误防治,会转为慢性创口流脓,导致母羊终身失去产乳能力。1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母羊哺乳及泌乳期,乳房充胀,加上产羔7~10天内阴道常有恶露排出,极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应特别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经常用肥皂水和温清水洗擦乳房,保持乳头和乳晕的皮肤清洁。羊圈…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病是由于病原菌通过乳头管而引起的奶牛不同性质的炎症,多表现为乳房红肿、泌乳量减少,乳汁不能利用,严重时造成奶牛瞎乳头等,是造成奶牛养殖场(户)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笔者所在地近年来奶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临床上遇到了很多此病例,通过对22例患牛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症状从22例患牛来看,患急性乳房炎的8例,表现为患牛乳房一叶或两叶肿胀增大,乳房局部皮肤发红,触诊有疼痛,产乳量  相似文献   

19.
在本研究中,以临床症状为根据,分析了15例(奶牛67.6%和水牛32.4%)乳头和乳房损伤。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67.6%),其中单一乳房疾病的发病率最高(70.7%)。乳房炎和其他乳头与乳房损伤的发生,随泌乳量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20.
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出现乳房内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出现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就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瞎奶),甚至因此而淘汰奶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头管闭阻是由于乳头管内壁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瘤状肉芽阻塞乳孔,造成挤不出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