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我场于1986年10月栏存中国黑白花奶牛78头,其中有成年牛(2.5岁以上)48头,育成牛(1—2.5头)13头,饲养在大牛舍,犊牛舍有犊牛(1岁以下)17头。成年牛、育成牛的主要草料是玉米、稻草、麸皮、青玉米杆,青草少量。犊牛主要饲料是牛奶、黄豆、玉米、麸皮,青草较多。三者都只添加贝壳粉、兽用盐。从1986年10月22日发现大牛舍54号奶牛不食不饮,行走不稳,精神沉郁,心动过速,呼吸迫促,体温不高的症状到11月9日共发现19头奶牛表现出相同症状。  相似文献   

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弓形虫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7月,临沂市某家庭式小奶牛场发生了以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怀孕母牛流产等为主的疾病。14头成年奶牛有9头发病,7头犊牛全部发病;死亡3头,其中成年怀孕牛1头,犊牛2头。总发病率为76%,病死率为19%。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与弓形虫的混合感染,并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记载,我县牛羊布病检出率高,奶牛阳性率为8.89%,黄牛阳性率为6.63%,羊阳性率为3.18%,对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我站于1990年5—9月对川口地区和全县20个乡(镇)的1514头(只)牛、羊进行了布病监测,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被检动物:①奶牛(奶样):川口地区个体和集体的成年奶牛492头,舍饲饲养,受检奶样均为当天送交奶粉厂的新鲜牛奶。②犊牛和种公羊:全县公路沿线的20个乡(镇)的1—3岁犊牛499头(未免疫)和  相似文献   

4.
无锡市奶牛的寄生虫感染和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对无锡市4个奶牛场的171头奶牛(成年牛127头,犊牛44头)进行了寄生虫病原学调查,包括粪检和血清学检查,查出110头寄生虫阳性牛,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某奶牛场饲养的29头乳牛中有17头发生了以高烧不退、流产、死胎、拉稀、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疾病。共死亡3头,其中成年乳牛1头,犊牛2头,发病率为58.6%,死亡率为17.6%,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综合诊断分析,确诊为乳牛弓形虫病,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增加奶牛每天挤奶次数美国佐治亚州的农业专家研究出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新方法,就是增加奶牛每天的挤奶次数,即从每天挤奶2次提高到3次。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成年奶牛(产过多头犊牛的)的产奶量平均提高17%,而仅产过1头犊牛的奶牛产奶量则能提高22%。每天挤奶3次的奶牛,在300天左右的哺乳期间多消耗饲料90公斤。按此计算,多开支1美元的饲料费用,就能多生产价值2.6美元的牛奶。二、奶牛在产奶期要加喂食盐美国畜牧兽医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在产奶期内体内氯离子的摄入量比平时明显增加。当氯离子缺乏时,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农牧良种场是从1975年开始,由养马改养奶牛的,至今已整整20多年的历史了,截止1995年10月底,存栏奶牛760头,其中产奶牛400头、育成牛、犊牛360头;杨陵奶牛分场,存栏奶牛150头,产奶牛80头已年头均产奶量达到6500千克以上。随着我场奶牛群的不断扩大,给我们这些畜牧兽医工作者提出了不少新课题。其中,如何防治奶牛创伤性心包炎,保证奶牛业顺利发展已成为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1奶牛死亡情况从1976年起的20年中,共死亡淘汰成年奶牛86头,其中因铁器污染息创伤性心包炎引头.占死亡、淘汰成年奶牛数的36.05%,每头牛平均按500…  相似文献   

8.
畜主张洪,家住长寿县凤城镇五一黄金村养牛小区。已养牛八年,其饲养的品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共有奶牛15头:成年母牛10头含干奶牛2头、产奶牛8头;后备奶牛5头含犊牛2头、育成牛3头。日产鲜奶115公斤,所产奶全部交天友乳品公司,售价为1.98元/公斤。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下旬,我区二道江乡二组任××个体饲养的17头奶牛,放牧时因奶牛误食走马芹,引起奶牛急性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诊断为走马芹中毒。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奶牛17头,其中成年奶牛11头,育成牛4头,犊牛2头。常规免疫,牛健康...  相似文献   

10.
1984年8月—10月山丹军马总场二场三队的四个牦牛群中有两个毗邻牛群发生都柏林沙门氏杆菌病。两群共有成年牛300头,犊牛130头,发病35头,发病率为8.1%(其中成年牛占0.72%),死亡15头(成年牛100%死亡,犊牛死亡率37.5%),致死率为4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球虫病是球虫寄生在牛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上皮细胞内的寄生虫病。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犊牛,常以季节性地方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发生。2006年5月,铁岭县阿吉镇魏家村奶牛饲养小区李某饲养的18头奶牛中有4头成年母牛和8头犊牛先后出现以排稀便、血便为主的疾病。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2.
某奶牛养殖小区,饲养成年母牛500头,后备母牛150头,犊牛240头.由于犊牛饲养管理较粗放,常年发生部分犊牛顽同性腹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临床跟踪调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目前该奶牛养殖小区犊牛顽固性腹泻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1991年8月27日到9月24日,奶牛流行热病在我场蔓延了29天。全场先后共有11头成年母发病(犊牛、育成年、青年牛未见感染),占成年母牛总数的12%,经过治疗全部病愈,且泌乳量大部分回升到原水平。  相似文献   

14.
奶牛球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球虫病的病原寄生在牛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内,在多雨季节,长期在低洼、多沼泽的草甸上放牧,或牛舍潮湿,均极易引起此类疾病的发生。常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犊牛。克东县玉岗镇北兴村奶牛养殖小区王某饲养的22头奶牛,于2005年6月,有9头成年母牛和5头犊牛陆续发生以血便为主症的疾病,到8月10日,死亡1头。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药复方在牛病毒性腹泻中的治疗效果,从贵州某养殖场2021年3—8月接收的患病毒性腹泻病牛中随机抽取50头成年牛和50头犊牛,将成年牛及犊牛各均分成2组,每组各25头.对照组病牛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病牛使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15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6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试验组成年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犊牛治愈头数为12头,显效头数为8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犊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试验组犊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使用中药复方能有效提高成年牛及犊牛的治疗总有效率,可广泛应用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月,湖南省岳阳市长炼奶牛场发生一种以严重腹泻为典型特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严重腹泻,传播迅速,成年母牛发病率极高,乳产量明显下降。临床诊断为奶牛冬痢,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有中国荷斯坦奶牛156头,发病102头,发病率为65.4%,其中成年母牛发病90头,占总发病的88.2%,育成牛发病12头,占总发病的11.8%,犊牛未发病。2临诊症状发病突然。典型症状是腹泻,病牛排出水样稀便,色呈棕色,有的内含未消化的饲料。有的粪便带有鲜红或暗红血液或血凝块。有腥臭味,…  相似文献   

17.
奶牛寄生虫病是危害奶牛较重的疾病之一。4年来我们对井口农场奶牛粪检和肝功检查的结果表明,井口农场3岁以上的成年母牛肝片形吸虫感染率为100%,1—2岁育成牛为32%。1982年诊断奶牛肝片形吸虫病及肝损伤情况表明,受检500头奶牛,其中有287头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占57.4%。1984年6月29日,解剖1头5月龄淘汰犊牛,在其胃肠道中找到多种线虫108条。因此,驱除奶牛体内寄生虫是保障奶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2月28日上午11时许,笔者接到奥科乳业农场主许某的电话,称其场内多头奶牛突患疾病,到目前已死亡6头成年母牛和15头犊牛,另有30多头正在发病且不断有新病例增加。接到电话后,笔者随即驱车前去诊治。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月与1983年9月对500头屠宰牛心脏检查肉孢子虫的结果:250头肉牛的146(56%)与50头奶牛的40(80%)有感染。这些阳性中中,感染牛猫肉孢子虫(Sarco-cysfis hirsuta)的肉牛89.7%,奶牛为62.5%;感梁中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肉牛与奶牛分别为21.4与26.3%;感染枯氏肉孢子虫的分别为8.9与11.2%。200头肉犊牛未发现肉孢子虫目的属种。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某奶牛场共有大小奶牛320头,2012年2月初,有1头犊牛突然发病,高烧不退,并迅速传染其他奶牛。1周内,10头成年奶牛发病,3头犊牛发病,1头死亡。据畜主反映,发病初期,当地兽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治疗,收效甚微,病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