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试验在蕨莱的不同生育期对其温度、水分、光照采用不同水平的处理,通过分析得到适合蕨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蕨菜的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蕨菜S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澍晖 《特产研究》2004,26(3):1-3,31
以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蕨菜人工种苗和野生蕨菜为试材,比较了人工异地栽培蕨菜和野生蕨菜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是不相同的。从出苗期到孢子产生期酶带数逐渐减少,酶活性逐渐降低。人工异地栽培蕨菜和野生蕨菜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国内食用量很大,出日需要量也逐渐增长,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让蕨菜由野生状态转入栽培植物已是当务之急。现将蕨菜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蕨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越来越受到食品和医疗保健行业的认可和重视,随着需求量的加大,可对蕨菜进行人工孢子繁殖,以保护蕨类的野生资源,提高繁殖系数,扩大蕨菜的栽培面积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就蕨菜孢子繁殖技术及繁育过程中环境因子和辅助生长物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实现蕨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栽培指的是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野生蕨菜引入保护地进行栽培后,促进了蕨菜早生快发,增加了采收次数,并且大部分生物量和生长指标得到增加和改善,大大提高了蕨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蕨菜的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其优势和前景,以期进一步提高蕨菜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蕨菜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蕨菜孢子采集、主要生长阶段的生态指标、形态指标和播孢方式方法、播孢后管理、孢子体壮苗培育等孢子苗繁育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出一套大棚蕨菜孢子规模化育苗技术体系,实现了当年播孢、当年培育、当年出圃的目标,可为蕨菜人工栽培提供种苗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蕨菜驯化栽培及孢子繁殖过程中,利用扫描电镜,实物拍照及徒手切片等方法,观察了蕨菜各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初步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蕨菜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蕨菜又称龙爪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气候冷凉,山场资源丰富,野生蕨菜生产繁盛,但长时间的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蕨菜的繁殖遭到破坏,因此蕨菜的人工栽培成为一项一次投资收益多年的长效项目。  相似文献   

9.
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国内食用量很大,出口需要量也逐渐增长,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让蕨菜由野生状态转入栽培植物已是当务之急。现将蕨菜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蕨菜的特征与特性蕨菜属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幼嫩的叶芽供食用,  相似文献   

10.
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是当务之急。现将蕨菜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蕨菜的特征特性蕨菜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幼嫩的叶芽供食用。其根状茎细长,在地下20~30厘米处匍匐延伸。蕨菜的抗逆性很强,适应性很广,喜欢湿润、凉爽的气候条件,要求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对光照不敏感,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干旱。具体生长节律为5月中下旬出苗至6月中下旬结束。出苗后7~10天为嫩茎伸直生长期,之后进入展叶期,经40~50天,至8月中旬展叶结束,生…  相似文献   

11.
蕨菜的营养价值高,国内食用量大,出口量也逐渐增加,目前仅靠野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遂昌县许多农户看好蕨菜种植这一市场前景,大力发展人工栽培.笔者将蕨菜的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野生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蕨菜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我们对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表明蕨菜人工栽培必须做好选地、采根、栽植、肥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效果良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干蕨菜的简易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的简易加工浙江萧山市气象局倪正奎蕨菜营养非常丰富,经检测每百克鲜品中含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糖10克,还富含钙、磷、铁、维生素C及大量纤维素等。蕨菜主要生长在山谷坡地中,故无化肥、农药污染。据悉,一袋500克装的干蕨菜在欧美市场上可卖2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蕨菜的营养价值和用途,并重点阐述了蕨菜的加工技术和人工引栽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野生蕨菜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食疗效果好。传统的分株繁育法,即对生态造成破坏,繁育数量又受到限制,采用蕨菜孢子人工繁育技术,是解决蕨菜蕨菜产业发展种苗不足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本文系统阐述了蕨菜孢子繁育过程,针对蕨菜孢子不同发育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蕨菜的植物特性,并介绍了人工栽培技术,为种植蕨菜的农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蕨菜营养丰富,其春季嫩芽为传统著名的山野菜,民间食用历史悠久。野生蕨菜清脆鲜嫩,淡香味美,不受浊气、农药、粪肥的污染,又兼药效,在民间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采集,野生蕨菜资源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数量锐减,品质也大幅度下降。推广蕨菜人工栽培技术,开展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发挥林区可利用的林地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著名的山野菜,长久以来,蕨菜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目前虽然蕨菜的栽培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但由于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野生蕨菜被过度采集,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却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蕨菜资源,本文在总结野生蕨菜人工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蕨菜产业  相似文献   

19.
蕨菜本为野生蔬菜,被誉为"山菜之王”,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的浅山荒坡或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春夏季生长茂盛.我区境内野生蕨菜资源十分丰富,每年4、5、6月份都有老百姓上山采摘数量很多的蕨菜供应市场.它一方面为市场增添了花色品种,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得到一定的收入.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做到提早批量上市,我们从1998年开始,探索野生蕨菜中棚人工栽培方法,现已获得成功.其上市期比野生提早30~35天,不仅品质优,且产量高,效益好,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蕨菜是我省野生蔬菜之一,配置合理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人工驯化和栽培,有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及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