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1998年我们承担了省、市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高产高效项目示范区”建设任务,分别在沛县龙固、杨屯两个乡镇实施。示范区面积373.33ha,收获鱼近322.89万kg,蟹7.656万kg,综合平均水产品产量为8850kg/ha,收入为30375元/ha,效果非常显著。示范区主养异育银鲫250ha,主养团头鲂近53ha,鱼蟹混养70.4ha,异育银鲫团头鲂平均产量10245kg/ha,平均收入27645元/ha,分别完成下达指标的105%和122.9%;河蟹平均产量1087.5kg/ha,收入为42067.5  相似文献   

2.
采取青鱼与搭配鱼重量80∶20池塘成鱼养殖法,投放120~150 g/尾青鱼种,经263 d的精心饲养,出池成鱼规格达到1 545 g/尾,产量为900.8 kg/667 m2,出池比例达81.2%,净增10.3倍,成活率92.5%,总产成鱼1 109.5 kg/667 m2,投入产出比1∶2.29.  相似文献   

3.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为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通过5个月养殖,1号池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淡水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淡水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3~4倍。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贵州省铜仁地区某水产试验渔场的一口0.3 hm2的池塘开展罗氏沼虾养殖试验.经过143 d的养殖,平均产量为1 066.65 kg/hm2,利润为32 340元/hm2.  相似文献   

5.
2008年笔者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进行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推广,实验面积1hm2,投入大规格纯野生黄颡鱼苗种,每公顷投入3.75万尾,成活率达80%,产量达3600kg,上市规格基本为0.150kg,市场价格达30元/kg,投入产出比是1:1.9。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清水江鲤杂交改良子一代的生产性能,以清水江土著鲤作为对照,开展池塘饲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1)生长速度:试验组日增重为4.52g/尾,比对照组(2.7g/尾)提高67.41%。(2)产量:试验组平均产量为1435.7kg/667m2,比对照组(795.4kg/667m2)提高80.50%。(3)效益:试验组净产值为16058.0元/667m2,比对照组(8901.9元/667m2)提高80.40%。(4)投产比:试验组投产比为1∶1.59,比对照组(1∶1.37)提高16.06%。结论:清水江鲤杂交改良子一代池塘饲养比清水江土著鲤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4口而积均为2668m2的池塘中进行了黄颡鱼不同放养方式的试验,1号和2号池于春节放养隔年鱼种,3号和4号池放养夏花鱼种.各池单位产量、产值、纯利分别为:1号池311.3kg、9338元、3620元/667m2;2号池300.5kg、9015元、3378元/667m2;3号池282.3kg、6774元、2949元/667m2;4号池274.3kg、6582元、2575元/667m2.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黄颡鱼不同放养方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4口面积均为2668m2的池塘中进行了黄颡鱼不同放养方式的试验,1号和2号池于春节放养隔年鱼种,3号和4号池放养夏花鱼种.各池单位产量、产值、纯利分别为:1号池311.3 kg、9338元、3620元/667m2;2号池300.5 kg、9015元、3 378元/667m2;3号池282.3 kg、6774元、2949元/667 m2;4号池274.3kg、6582元、2575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鱼类暴发性疾病与池塘主要水化因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市水产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鱼产量由过去的1500~3000kg/hm2提高到现在的15000~22500kg/hm2,养殖品种也由过去的单一草、链、鲤鱼养殖发展为多品种混养,常规鱼类与名特优新品种混养;饲喂方式由打草投喂改为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然而在夺取养殖高产的同时,2004年却伴随着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发病鱼类主要是草、链、鲫鱼,其次是黄颡鱼、斑点叉尾鱼回。主要症状为体表、鳃盖、鳍条、内脏充血,其发病率、死亡率在我市冷水滩区城郊附近的一些池塘高达80%,属历史罕见,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在该病流行期间(5~8月),笔…  相似文献   

10.
在1000m2池塘里进行高密度主养泥鳅试验,放养殖密度为150g/m2(87.2ind/m2),放养规格(体长)5.4±0.3,平均体重1.72g/ind,经过近6个月饲养,成活率92.0%,平均规格19.6±2.3g,产量1575kg,总产值12775yan,利润5035.5yan,成本利润率65.1%,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黄南地区青引2号燕麦播种量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南地区田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青引2号燕麦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量为262.5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3305kg/hm^2,播种量为300kg/hm^2时,于草产量最高为12901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金草鱼泉水池塘养殖模式,为金草鱼养殖提供借鉴依据,通过开展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和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对金草鱼泉水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产量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比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每公顷产鱼高出2682kg,每公顷纯收入高出30460.5元,经济效益可观,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模式更符合黄土高原沟壑区池塘养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是在池塘常规养鱼的同时进行的,具有操作简单、基础设施投资少、捕捞方便、经济效益好、不影响池鱼产量等优点。该养殖方式已在湖南沅江市推广多年,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部分养殖户平均每m^2网箱养鳝产量、纯利分别在6~7kg、110~130元左右。但由于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一些养殖户对其关键技术把握不准,管理不够规范,以致产量不高,影响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项目组于2008~2010年在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饲用灰萝卜的区域试验,2008~2009年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2009~2010年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结果显示,9月上中旬播种的饲用灰萝卜的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块根产量及入土深度均高于10月下旬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的是花溪灰萝卜,2008~2009年每667m2产量为5 850kg,2009~2010年每667m2产量为5 970kg;种子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8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5kg,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9kg;块根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10kg,而2009年播种的则达到1 100kg。因此,花溪灰萝卜在生产中更有利于推广,从而更好地弥补了农村冬季青饲料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项目组于2008~2010年在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饲用灰萝卜的区域试验,2008~2009年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2009~2010年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结果显示,9月上中旬播种的饲用灰萝卜的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块根产量及入土深度均高于10月下旬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的是花溪灰萝卜,2008~2009年每667m。产量为5850kg,2009~2010年每667m^2产量为5970kg;种子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8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5kg,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9kg;块根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10kg,而2009年播种的则达到1100kg。因此,花溪灰萝卜在生产中更有利于推广,从而更好地弥补了农村冬季青饲料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对8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从生育期、产草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多花黑麦草产量最高,其干物质产量为19 397 kg/hm2;蓝天堂产量次之,其干物质产量为18 242 kg/hm2;特优多花黑麦草产量最低,其干物质产量为14 770 kg/hm2。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品种之间产量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威宁芜菁甘蓝标准化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威宁芜菁甘蓝块根、茎叶产量、种子经济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尿素)和有机肥对芜菁甘蓝叶片产量影响较大,硫酸钾和过磷酸钙对芜菁甘蓝块根产量和总产量影响较大;块根最佳施肥量为:尿素749.6 kg/hm2、硫酸钾749.6 kg/hm2、过磷酸钙1 000 kg/hm2、有机肥22 489.2 kg/hm2,芜菁甘蓝的产量最高为:块根达70 536.0 kg/hm2,叶片19 009.5 kg/hm2,总产量89 545.5 kg/hm2;过磷酸钙对种子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芜菁甘蓝种子最佳施肥量为尿素749.6 kg/hm2、硫酸钾749.6 kg/hm2、过磷酸钙2 000 kg/hm2、有机肥22 489.2 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1 797.5 kg/hm2;影响种子产量的经济性状是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种子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古特大黄“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唐古特大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唐古特大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NPKPNK;两两互作对唐古特大黄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为NPPKNK、PKNPNK。除高氮处理(N3P2K2)外,其余施肥处理条件下唐古特大黄总蒽醌含量均优于《中国药典》标准,总灰分及水分均达标。唐古特大黄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均典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施肥量同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获得唐古特大黄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氮74.06kg/hm2,磷55.07kg/hm2,钾36.56kg/hm2,产量可达12384.3kg/hm2。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氮73.33kg/hm2、磷54.58kg/hm2、钾36.37kg/hm2,产量为12012.6kg/hm2,经济效益为196126.0元/hm2。  相似文献   

19.
对8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从生育期、产草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多花黑麦草l产量最高,其干物质产量为19397kg/hm^2;蓝天堂产量次之,其干物质产量为18242kg/hm^2;特优多花黑麦草产量最低,其干物质产量为14770kg/hm^2。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品种之间产量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在5口池中设置19口面积均为8m^2的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在3口面积均为4002m^2的塘中培育大规格鱼种,采取健康养殖方法,取得成功。结果为:19口网箱放苗38万尾,经25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29.67万尾,平均体长2~3cm、成活率78.1%;3口育种试验塘放夏花鱼种28.26万尾,经150d培育,共产斑点叉尾鮰鱼种239530尾、11214kg,成活率84.7%,个体均重46.8g,每667m^2平均产量623kg、每667m^2利润3063元,投入产出比1:1.59。本文探讨了斑点又尾鮰苗种高产健康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