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目的】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探讨孵化期间歇性单色光刺激对肉仔鸡出雏后生产性能、胸肉化学成分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1 480枚爱拔益加(AA)鸡商品代受精蛋(蛋重65-70 g,平均重68 g)被随机分配到绿光组(560 nm,490枚)、蓝光组(480 nm,490枚)和黑暗组(对照组,500枚)3种不同处理的孵化器中,采用间歇光照(15 min开灯,15 min关灯),光照强度为15 lx。肉仔鸡出壳后,从每个处理组各选取120只公雏分配到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自由采食和饮水,统一采用30 lx日光灯补光,光照时间23L﹕1D。【结果】各处理组种蛋孵化率、肉仔鸡初生重及平均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黑暗组和蓝光组相比,胚胎期绿光刺激可显著增加肉仔鸡21和42 d体重(P<0.05)。42 d时,绿光组肉仔鸡的胸肌重和胸肌率均最高,分别较黑暗组提高了38.3 g和0.67%,较蓝光组提高了44.6 g和0.78%。整个生长期绿光组饲料转化率为1.81,显著优于黑暗组(1.88)和蓝光组(1.92,P<0.05)。各组肉仔鸡42 d胸肌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蓝光组胸肌24 h肉色b*值显著高于黑暗组和绿光组(P=0.05),而绿光处理组胸肌滴水损失(P=0.10)和蒸煮损失(P=0.07)均较黑暗组和蓝光组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孵化期15 lx间歇绿光刺激可促进肉仔鸡肌肉生长,提高胸肌产量并改善饲料转化率,对胸肌化学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但绿光组肉仔鸡胸肌系水力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光色对AA肉鸡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264羽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自由采食。光照强度15 lx,光照制度23h﹕1h(L﹕D)。【结果】试验前期(0~26 d),蓝绿光组体重始终高于红白光组(6.86%~10.75%,P<0.05),绿光组料肉比最低为1.8;试验后期(27~49 d),蓝光组体重最高,且在49日龄蓝光组体重比其它处理组体重高17.87%(P<0.05),胴体重、胸肌重、大腿重、小腿重和净膛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组(14.39%~19.86%,P<0.05),而料肉比最低,为2.12。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发现试验前期睾酮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21日龄时各处理组睾酮水平达到高峰;试验后期各组睾酮水平缓慢降低。但在试验前期,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而试验后期,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它光组高14.36%~28.77%(P<0.05)。【结论】在15 lx光照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采用绿光或蓝光照射,生长后期采用蓝光照射,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生产性能,这可能与蓝绿光能更有效地刺激睾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猪小肠抗菌肽对雏鸡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测定猪小肠抗菌肽对雏鸡生长指标的影响,在结构上初步探讨猪小肠抗菌肽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机理。【方法】选择体重基本一致的雏鸡60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在7、14、21、28、35、42日龄每只雏鸡分别肌肉注射猪小肠抗菌肽0.1ml(100 μg·ml-1);对照组,在相应日龄每只雏鸡分别肌肉注射灭菌生理用水0.1ml,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6周试验。在7日龄和49日龄,采用组织切片检测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黏膜厚度。【结果】试验组雏鸡平均日耗料量(29.82±1.05)g,对照组雏鸡平均日耗料量(28.85±0.79)g,二者无差异(P>0.05);试验组雏鸡平均日增重为(13.54±0.20)g,对照组雏鸡平均日增重为(11.10±0.19)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料重比为2.27±0.04,对照组料重比为2.60±0.05,二者差异极显著(P <0.01)。在49日龄,试验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及其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V/C)高于对照组鸡,二者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厚度与对照组鸡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猪小肠抗菌肽可改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结构,提高雏鸡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70头7日龄断奶的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分别饲喂添加0.0%、0.2%、0.4%、0.6%和0.8%精氨酸的日粮。试验开始后第7天和第14天,每个处理分别选取6头猪屠宰取样,检测胃肠指数、小肠组织形态以及小肠I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第7天,添加精氨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胃和小肠以及小肠绒毛的生长(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IL-2基因表达水平(P<0.05);试验第14天,添加0.6%和0.8%精氨酸显著提高仔猪小肠重量和长度(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也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结论】精氨酸能促进超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道发育,阻止肠绒毛萎缩,提高肠道IL-2基因表达水平,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粉状饲料中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85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分为5个处理,小麦分别通过2、4、6、8、10 mm 5种孔径的筛片粉碎成5种粉碎粒度,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饲粮为小麦-豆粕型。试验期42 d,分1~21 d和22~42 d两阶段。【结果】结果表明: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平均阶段增重(BWG)和平均阶段采食量(FI)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麦粉碎粒度为8和10 mm时,肉鸡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养分利用率和AME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加,肉鸡21 d肌胃指数显著增加,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21d空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5),21 d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42 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21 d时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粉状饲粮中,小麦粉碎粒度增加,显著提高肉鸡料肉比;但可促进肌胃发育和空肠形态改善;增加空肠杯状细胞数量和空肠黏膜claudin1m RNA的表达,综合料肉比、空肠形态和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的结果考虑在肉鸡粉状饲粮中小麦通过6 mm筛片粉碎时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仔鸡肠道PepT1和b~(o,+)A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240只21d‘科宝’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6%CP组),18%(18%CP组)和20%(20%CP组)的3种饲粮,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2d测定肠道PepT1和b~(o,+)AT mRNA含量.【结果】16%CP组平均日增质量、氮利用率和代谢能值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PepT1mRNA表达以空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且空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b~(o,+)AT mRNA表达以回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空肠最低,而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05),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空肠(P0.05).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饲粮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和消化能值均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肉仔鸡小肠各肠段PepT1mRNA和b~(o,+)AT mRNA的表达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6%CP组PepT1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显著低于20%CP组(P0.05),其在空肠的表达显著低于18%CP组(P0.05).20%CP组b~(o,+)AT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显著高于16%CP组(P0.05).【结论】适宜的饲料粗蛋白质水平有利于PepT1和b~(o,+)AT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防御素AvBD13对雏鸡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雏鸡的饮水从1日龄添加AvBD13(1 μg?ml-1),分别于1、4、7、10、17日龄随机采集雏鸡的血液、脾脏、法氏囊、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分别采用MTT方法、ELISA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血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器官、肠道的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vBD13明显提高了4~10日龄雏鸡血清中IgG和10~17日龄雏鸡血清中IgM含量(P<0.05),提高了4~7日龄雏鸡脾脏红髓和法氏囊中IgG和IgM生成细胞数量(P<0.05)。AvBD13组雏鸡肠道的IgG和IgM生成细胞的数量在4~10日龄高于对照组雏鸡,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仅盲肠扁桃体的IgA生成细胞数量在4日龄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结论】雏鸡口服AvBD13能够明显提高其系统体液免疫,对肠道黏膜体液免疫提高较小,AvBD13对免疫器官和局部黏膜免疫组织具有一定的选择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犬小肠组织形态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岁龄的比格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中药恢复组。对照组犬饲喂基础饲粮;脾虚组、自然恢复组、中药恢复组犬每天以6 mL/kg番泻叶灌喂造模。第7天,将脾虚组犬解剖采样,中药恢复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加味四君子汤,自然恢复组饲喂基础饲粮。第14天,全部犬解剖采样。采集犬十二指肠、空肠中段、回肠进行HE染色,测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计算V/C值;检测小肠EGF蛋白表达量以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犬小肠出现弥漫性的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黏液渗出;小肠绒毛稀疏、变短;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降低(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回肠V/C值显著降低(P0.05),空肠V/C值极显著降低(P0.01);小肠EGF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中药恢复组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够使番泻叶诱导犬脾虚证的小肠组织形态、EGF蛋白表达量以及mRNA相对表达量恢复正常,对犬脾虚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的作用机理,确定其添加效果与使用方法;同时,为果胶酶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用1日龄同批孵化、健康肉鸡2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水平的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49%的果胶酶;3组添加0.168%纤维素酶;4组添加0.15%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配合而成的复合酶。【结果】果胶酶组肉鸡。显著提高对磷(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蛋氨酸(Met)、赖氨酸(Lys)、胱氨酸(Cys)、苏氨酸(Thr)和异亮氨酸(Ile)的利用率(P<0.05),极显著提高粗蛋白(CP)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果胶酶组28日龄时十二指肠、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的脂肪酶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49日龄时胰腺的淀粉酶及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和空肠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空肠的绒毛高度、降低肠壁厚度(P<0.05);果胶酶组显著降低49日龄的尿酸、尿素氮水平(P<0.05);显著提高的血糖水平(P<0.05);显著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49日龄时的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和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新培育的京红蛋鸡(0—4周龄)饲粮蛋氨酸需要量。【方法】选取30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京红蛋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5个处理,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0.3%、0.4%、0.5%和0.6%,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期28 d。在14 d随机从每个重复选2只鸡空腹12 h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计算免疫指数;在28 d随机从每个重复选2只鸡空腹12 h屠宰,分别取免疫和消化器官,计算相应指数。【结果】(1)饲粮蛋氨酸水平未见显著影响雏鸡采食量(P>0.05),但显著影响其增重(P<0.05),其中0.4% Met组鸡增重最大,且该组雏鸡ADG为8.31 g•d-1,显著高于0.2%、0.5%和0.6% Met组(P<0.05),且呈二次曲线升高趋势;显著影响料重比(P<0.05),其中0.5% Met组最佳(2.13﹕1),显著低于0.2%和0.3% Met组(P<0.05),呈二次曲线趋势降低;显著影响体重,且呈现二次曲线升高,0.4% Met组体重为268.70g,显著高于0.2%、0.5%和0.6% Met组(P<0.05);群体均匀度也呈现二次曲线升高,0.5% Met组最佳(85.19%),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2)14 d,饲粮蛋氨酸水平未显著影响雏鸡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影响脾脏指数(P<0.05),0.4% Met组最大;28 d,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均随饲粮M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0.4% Met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最大,0.5% Met组胸腺指数最大。(3)饲粮Met水平未显著影响胰腺指数和十二指肠相对长度(P>0.05),显著影响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指数和空肠回肠长度指数(P<0.05)。随饲粮蛋氨酸水平升高,胰腺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指数和空肠、回肠长度指数均呈先降后升趋势。0.3% Met组十二指肠指数显著低于0.2%、0.5%和0.6% Met组(P<0.05);0.4% Met组的空肠指数显著低于其他Met组(P<0.05),0.5% Met组的空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0.2%、0.3%和0.6% Met组(P<0.05);0.4% Met组的回肠指数显著低于0.6% Met组(P<0.05),0.3% Met组的回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0.2%、0.5%和0.6% Met组(P<0.05)。(4)饲粮Met水平显著影响鸡血清尿素氮、尿酸和碱性磷酸酶水平(P<0.05),其中0.6% Met组的雏鸡血清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0.2%、0.4%和0.5% Met组(P<0.05),且0.5% Met组血清尿素氮最低、碱性磷酸酶水平最高(P<0.05);0.6% Met组尿酸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饲粮Met水平未见显著影响鸡血清白蛋白、总蛋白(P>0.05)。5)通过对鸡体重和料重比二次曲线拟合得出饲粮Met最佳剂量为0.466%和0.507%,平均0.487%。【结论】综合鸡群增重、料重比、群体均匀度等经济指标、免疫指标、消化系统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推荐0—4周龄京红蛋鸡饲粮蛋氨酸需要量为0.4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断奶日龄和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对6月龄陕北白绒羔羊小肠形态发育和小肠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间接阐明陕北白绒山羊最佳断奶日龄和饲养标准,为两年三胎体系中羔羊早期断奶和日粮配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4日龄左右健康、体重相近((10.73±1.03)kg)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5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试验Ⅰ、Ⅱ、Ⅲ组羔羊分别于90、75、60日龄断奶,断奶后饲喂标准日粮;试验Ⅳ、Ⅴ、Ⅵ组羔羊均于60日龄断奶,断奶后分别饲喂消化能和粗蛋白水平为标准日粮85%、115%、130%的试验日粮。试验羊饲喂至6月龄,试验期间测定羔羊体重和采食量。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只羊进行屠宰(屠宰前未禁食),分别采集十二指肠中上部、空肠中段、回肠末端组织样品2 cm 2,制成石蜡切片观察小肠形态;采集小肠各段食糜用于测定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1)断奶日龄影响4—6月龄羔羊生长,Ⅲ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2)断奶日龄影响6月龄羔羊小肠的组织形态,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和空肠绒毛表面积Ⅲ组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回肠绒毛宽度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3)断奶日龄影响小肠内消化酶的活性,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脂肪酶活、空肠和回肠中的糜蛋白酶活性Ⅲ组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4)日粮营养水平影响小肠组织形态,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绒毛表面积和空肠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以及回肠的绒毛高度、V/C等指标Ⅴ和Ⅵ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5)日粮营养水平影响小肠内消化酶的活性,十二指肠中糜蛋白酶活、胰蛋白酶活性V组和VI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空肠中糜蛋白酶活和回肠中胰蛋白酶活V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就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小肠形态发育以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等指标而言,60日龄断奶最佳;4—6月龄断奶羔羊日粮消化能和蛋白水平按现行饲养标准的1.15倍设置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罗伊氏乳酸杆菌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有益乳酸杆菌,研究表明,口服罗伊氏乳酸杆菌能显著降低腹泻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研究罗伊氏乳酸杆菌I5007(Lactobacillus reuteri I5007)对新生仔猪肠绒毛发育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9窝1日龄的杜×长×大初生仔猪,每窝挑选8头体重相近、出生状况良好的仔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3窝仔猪。即:对照组(灌服0.1%无菌蛋白胨溶液),前4日龄灌服组(1-4 d,每日每头灌服活菌总数为1.2×1010 CFU 的L. reuteri I5007)和隔4日龄灌服组(1、5、9、13、17和21 d灌服,灌服剂量同前4日龄灌服组)。试验期21 d,试验期间仔猪由各自母猪哺乳饲喂。于试验第7、14和21 天,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空腹称重、麻醉和屠宰,截取相同位置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测定其肠绒毛形态,并测定试验结束时(21 d)空肠和回肠二糖酶活性和紧密连接(TJ)蛋白的表达。【结果】灌服L. reuteri I5007对仔猪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不同阶段仔猪的肠道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 d时,隔4日龄灌服组与对照组相比,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杯状细胞数和回肠杯状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前4日龄灌服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杯状细胞数和回肠杯状细胞数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5),但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14 d时,隔4日龄灌服组仔猪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杯状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4日龄灌服组仔猪的回肠杯状细胞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却低于隔4日龄灌服组(P<0.05);21 d时,隔4日龄灌服组显著提高了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P<0.05),前4日龄灌服组与对照组相比,仅提高了回肠杯状细胞数(P<0.05),反而降低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另外,前4日龄灌服组仔猪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隔4日龄灌服组仔猪(P<0.05),但其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隔4日龄灌服组仔猪(P<0.05)。在二糖酶活性上,隔4日龄灌服组仔猪空肠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4日龄灌服组仅提高了仔猪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5),且该组空肠蔗糖酶活性和麦芽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隔4日龄灌服组(P<0.05)。隔4日龄灌服组对仔猪空肠和回肠的3种TJ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均有显著的促表达作用(P<0.05),前4日龄灌服组仔猪空肠Claudin-1、ZO-1和回肠Claudin-1的表达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空肠Occludin显著低于隔4日龄灌服组(P<0.05),且其回肠Claudin-1(P = 0.1)和ZO-1(P = 0.1)相比于隔4日龄灌服组也有降低的趋势。【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新生仔猪隔4日龄灌服L. reuteri I5007(1.2×1010 CFU/头/日),能有效促进仔猪肠绒毛发育,提高空肠二糖酶活性,促进仔猪肠上皮细胞TJ蛋白的表达,在改善新生仔猪的肠黏膜屏障功能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猪增生性肠炎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PCR检验阳性猪(获得胞内劳森氏菌特异性扩增产物)与阴性猪(无胞内劳森氏菌特异性扩增产物)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猪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上皮内每100个柱状细胞间淋巴细胞的数量同比阴性猪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concentrate of 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GAP)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鸡225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15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GAP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GAP),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0%和0.20%的GAP可显著增加肉鸡肠绒毛高度(P0.05),降低隐窝深度(P0.05),提高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0%和0.20%GAP显著升高小肠各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3)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4)同一日龄各试验组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递减,而杯状细胞则呈递增趋势。以上结果提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GAP可显著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屏障结构,促进肉鸡健康生长。其中以0.10%GAP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沂蒙黑山羊羔小肠发育、菌群多样性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双胎沂蒙黑山羊羔羊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中,对照组(Ⅰ组)羔羊随母哺乳至75日龄,试验组(Ⅱ组)于10日龄断奶后饲喂代乳粉。分别于试验的第10、15、25、45和75 天称羔羊活体重以及屠宰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重量,并收集各肠段内容物、黏膜组织样品。采用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小肠菌群定植规律及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Ⅱ组羔羊45 d时平均日增重和空肠、回肠重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75 d时平均日增重和回肠重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十二指肠在45和75 d、空肠在15 d及回肠在10 d时两组间菌群变化较为明显,二者菌群多样性指数回肠最高,其次空肠、十二指肠;两组各肠段优势菌群均为溶淀粉乳杆菌和普雷沃氏菌属,但随着日龄增加,Ⅰ组各肠段益生菌属总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Ⅱ组却与此相反。Ⅱ组在10 d时SGLT-1和GLUT-2基因mRNA表达量最低,而25 d后Ⅱ组表达量均高于Ⅰ组,且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基因表达量呈现肠段部位间差异,其中SGLT-1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空肠最大,十二指肠最低,而GLUT-2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十二指肠最大,回肠最低。【结论】饲喂代乳粉在第25 天时可促进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空肠、回肠有益菌提前定植,并通过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而引起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改变,进而影响羔羊后期肠道组织及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黄淮白山羊肠道黏膜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分布特点,取成年健康黄淮白山羊3头,经麻醉后颈静脉放血致死,立即取小肠和大肠各3段,投入到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72 h,制作组织切片,经HE和PAS染色后,观察黄淮白山羊小肠和大肠黏膜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黄淮白山羊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固有层分布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回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呈低柱状,黏膜下层中含大量的集合淋巴小结,盲肠、结肠和直肠的上皮细胞呈低柱状,大肠腺发达,腺体间弥散着淋巴细胞,直肠的固有层中可见淋巴小结,上皮之间的杯状细胞呈顶浆分泌的形式分泌黏多糖。黄淮白山羊小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多糖以中性为主,大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多糖以酸性为主。大肠三段杯状细胞数量极显著(P<0.01)高于小肠杯状细胞,大肠中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盲肠和直肠,小肠中回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因此,黄淮白山羊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细胞由高柱状逐渐向低柱状变化,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肠,在结肠中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肠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以白头翁、黄芪、黄连、党参、大黄等药材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肠道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Rose308肉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Ⅱ组、Ⅲ组、Ⅳ组均使得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2)Ⅳ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均得到提高,21 d和42 d时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92%(P0.05)、9.01%(P0.05)和23.04(P0.01)、8.52(P0.05);(3)Ⅳ组可降低42 d时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80%(P0.05)和10.28(P0.05);(4)Ⅳ组十二指肠和空肠V/C值均得到提高,21 d和42 d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2.22%(P0.01)、11.58%(P0.05)和32.02%(P0.01)、15.44%(P0.01);(5)各组肠壁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肉鸡日粮中添加此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V/C值,改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促进肉鸡健康生产,其中1%~1.5%添加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锌(硫酸锌)常铜(纳米氧化铜)日粮对鸡脏器组织铜锌含量的影响,探讨Zn2+与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吸收时的互作关系。【方法】选取1日龄SPF白莱航蛋用公雏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1);2—4组为高锌组,以ZnSO4•7H2O的形式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锌250、500和1 000 mg•kg-1。【结果】日粮添加锌250—1 000 mg•kg-1,受试鸡肝、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锌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鸡十二指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添加锌1 000 mg•kg-1时,空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分别为:250和500 mg•kg-1,P<0.01)。试验至42 d,日粮添加锌500和1 000 mg•kg-1时,鸡肝脏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为:250 mg•kg-1,P<0.01)。日粮锌水平与鸡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和腺胃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空肠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肝脏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腺胃和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十二指肠、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日粮添加高水平硫酸锌没有拮抗鸡对纳米氧化铜的消化吸收,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可能是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热应激环境下蛋鸡肠道菌群结构、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机理。【方法】试验选择16周龄济宁百日鸡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1)℃;Ⅰ)和热应激((38±1)℃)组,各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持续14 d。采用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手段,分析热应激2(Ⅱ)、7(Ⅲ)、14 d(Ⅳ)时,对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和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y+LAT1、CATl mRNA基因表达的相对丰度变化规律。【结果】热应激7 d开始各肠段菌群多样性较为丰富,热应激7、14 d时空肠和回肠部位敏感乳杆菌(Lactobacillus agilis),回肠部位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和不可培养的拟杆菌属(uncultured Bacteroidales bacterium)均末检测到;而热应激不同时间段空肠和回肠部位可检测到不可培养细菌、溃疡拟杆菌(Bacteroides helcogenes)、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s ovatus)、索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空肠和回肠部位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而空肠和回肠Ⅲ组的rBAT、y+LAT1 mRNA表达丰度均最低,空肠在各热应激时段表达丰度变化幅度最大(P<0.05),回肠的CAT1 mRNA表达丰度在Ⅲ、Ⅳ组与Ⅰ组比较影响更明显(P<0.01)。【结论】热应激对空肠和回肠部位微生物菌群影响较为明显,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可导致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