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国庆  李平安 《种子科技》2003,21(6):366-366
长6878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抗旱、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19),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节水高产、广泛适应性的旱地主干推广新品种。1产量表现1.1国家试验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37.4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6.5%,增产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平均亩产325.0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23.4%,增产极显著,居7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7.8kg,比西峰20号增产29.6%,8个区组中有7个区组…  相似文献   

4.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6-2007、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846.5kg/hm2和7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在2008-2009年度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该品种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贾志安 《中国种业》2020,(11):54-55
摘要: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温度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发育,是我国小麦高产区域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优势生产区,同时还是黄淮区域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在品种利用上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技术指导到位,小麦生产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增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整个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河南省作为全国的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要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必须研究各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必须合理安排品种的布局和搭配,  相似文献   

7.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亿kg以上,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了解2004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品种利用情况,搞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为各地合理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省种子管理站于5月下旬组织部分小麦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对大田生产、新品种展示田及国家、省品种试验田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召开各市种子站长座谈会议,对200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和种子生产形势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8.
从"8901"失宠看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月芳 《种子科技》2003,21(6):330-331
“8901”小麦曾经被评为我国优质小麦中的知名品牌。2001年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对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5个小麦生产省的122个优质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02年在全国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上,与会专家对国内外优质小麦进行评比,结果“8901”以低于第一名美麦1号1分的成绩排名第二。该品种1999年起步,以后连续两年热销,农民种1亩就能增收120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可到了2002年“8901”突然失宠,其售价竟然跌到了普通小麦水平。从起步辉煌到失落仅四个年头,…  相似文献   

9.
河南小麦新品种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代  常明娟  汪大伟 《种子》2017,(8):99-101
分析了2007-2016年河南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近10年有23家育种单位的40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6.67 hm2,其中,7家育种单位的13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40个小麦品种的总种植面积约占当年河南省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0%,多数品种来自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市属农科院,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春性品种是郑麦9023,矮抗58是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半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是利用主体;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国审品种占绝大多数;省、市农科院是目前河南主推小麦品种的选育主体.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5-1999年间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汇总和全国小麦长江中上游冬科组区域试验贵阳试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近几年新育成品种(系)在持续增产的基础上,成熟期显著提前,抗白粉病性较强,品质育种方面也有较大突破,不足的是育成的多数品种地域性较强,贵州省小麦品种今后一段时间在加强高产,抗性研究的基础上,应重视选择适宜多种生态类型的品种,确保增产,稳产,同时,加强品质育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