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蚕种滞育卵浸酸冷藏再浸酸实用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育印浸酸冷藏再浸酸的实用孵化率与室温保护日数、初浸酸比重、冷藏日数和品种等有关系。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宜采用不同技术措施。一般说来室温保护20d内,初浸酸比重为1.085~1.094,冷藏50~60d,可得到90%以上的实用孵化率,满足秋种调节需要。  相似文献   

2.
不同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f2~7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30~110d,3~5℃)的蚕卵,经同一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结果】冷藏时间相同,库外保护时间短的冷藏浸酸种比库外保护时间长的发育快,而库外保护时间间隔越长,蚕种孵化整齐度越差。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提高明显,冷藏时间达到70d以上,其实用孵化率全部达到生产要求(90.0%以上);而且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孵化整齐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冷藏浸酸种的卵龄差过大、内库冷藏时间不足等容易出现孵化不整齐。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冷藏浸酸种补种,防止蚕种孵化不整齐。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和浸酸时间3个因素对两广二号原种短期冷藏浸酸及延期冷藏浸酸实用孵化率的影响,为调节蚕种供应期及广西家蚕原种短期冷藏浸酸处理过程中制定不同冷藏时间的蚕种入库和盐酸刺激量标准提供依据,也为改进当前的短期冷藏浸酸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两广二号原种4个亲本(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和7532×湘晖)为试验材料,按入库前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及浸酸时间3个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调查4个亲本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实用孵化率,筛选提高实用孵化率的最佳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孵化效果较好的亲本探讨延期冷藏适期.[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4个亲本在不同冷藏天数中均可找到各因素条件较好的最高实用孵化率处理组合,其中,芙蓉×932为48 h-30 d-6 min,932×芙蓉为48 h-30 d-5 min,湘晖×7532为48 h-30 d-7 min,7532×湘晖为64 h-40 d-6 min.短期冷藏孵化效果较好的两个亲本(芙蓉×932和湘晖×7532)延期冷藏试验区与对照区的实用孵化差异不显著(F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30天以内的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实用孵化率,对冷藏天数(A)、出库后接触高温度数(B)、接触高温时数(C)、浸渍盐酸的时间(D)等四个因素,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索了各因素对实用孵化率的效应。结果表明:A、B、D三因素对孵化率影响较大,C较小。四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生产实践中应重视综合条件的选择。各品种对因素水平组合的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东34、苏12两品种适应范围较广,浙农1号较窄,在本试验范围内没有一个因素水平组合能使东肥的孵化率达到满意程度。浙农1号的浸酸时间效应特别明显,因此在短期冷藏情况下适当延长浸酸时间是能够提高孵化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2~7 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30~110 d,3~5℃)的蚕卵,经同一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结果】冷藏时间相同,库外保护时间短的冷藏浸酸种比库外保护时间长的发育快,而库外保护时间间隔越长,蚕种孵化整齐度越差。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提高明显,冷藏时间达到70 d以上,其实用孵化率全部达到生产要求(90.0%以上);而且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孵化整齐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冷藏浸酸种的卵龄差过大、内库冷藏时间不足等容易出现孵化不整齐。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冷藏浸酸种补种,防止蚕种孵化不整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做好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5~60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100~175 d,3~5℃)的滞育卵,在同一时间以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实用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结果]蚕种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10~60 d时,蚕种实用孵化率为90 33%~97.33%,符合蚕种质量标准规定的实用孵化率在90.00%以上的要求.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5~60d的蚕种孵化并不在同一日内完成,其中,库外保护5~10 d的蚕种孵化比库外护时间更长( 15~60 d)的蚕种孵化时间相对早且集中,即库外保护时间越长,孵化时间相差程度越明显.[结论]库外保护时间长短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影响不明显,但对蚕种的孵化整齐度有影响,尤其是库外保护时间在10 d以内的蚕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浸酸关键要素(浓度、液温、时间)的变化对蚕种实用孵化率有一定的影响,盐酸的刺激量受盐酸浓度、浸酸液温及浸酸时间3个关键要素综合影响,3个关键要素间相互制约且各有其安全范围.本试验研究了3个关键要素对即时浸酸种的使用安全范围,分析得出3个关键要素中.蚕种对液温最为敏感,浸渍时间和盐酸浓度对蚕种的安全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90%.  相似文献   

9.
生物测定虫种——小菜蛾的人工饲养及冷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 ̄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 ̄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 ̄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 ̄90%。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两广二号蚕种孵化不齐的问题,探索改善其孵化效果的特殊处理方式。该试验调查了两广二号孵化不齐蚕种浸酸前、后采取中间感温不同时限条件下点青整齐度和实用孵化率情况。结果表明:浸酸前后采取中间感温对蚕卵缩小卵龄开差均有明显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中间感温时限越长,蚕卵点青整齐度和实用孵化率越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分析和探讨,认为浴种后的保护温度不当、散卵浴消加速胚子活性化、不同蚕品种自身抵抗低温能力不同及蚕种保护阶段的温湿度和技术处理不当是影响春制越年蚕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加强蚕种的保护工作、适当推迟浴种时间、加强浴种后的蚕种冷藏保护工作、严格技术操作,减轻蚕卵摩擦、加强蚕种的出库技术处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春制越年蚕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油潭本龙眼果实经浸S、熏S、特克多+乙磷铝3种防腐剂处理,然后用0.03mm厚的PE袋包装于3℃下贮藏,贮藏46d后又采取逐渐升温(3→5℃、8h→10℃、8h→室温)、加抗氧化剂、直接出库3种出库方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龙眼果实呼吸强度明显下降,但冷藏出库后呼吸强度显著上升;冷藏期果实果皮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增加,出库后继续增大.采取逐渐升温或加抗氧化剂出库的冷藏果,在常温下仍可保持货架寿命32h,其中又以熏S处理的效果为好,果皮基本保护原色,果肉风味良好,不掉粒;熏S处理用加抗氧化剂出库的果实在常温下78h,商品率仍达100%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春制越年家蚕卵丝乙胚子冷藏处理后,其实用孵化率〉92.3%蚁蚕绝食致半数时数≥110h,不良卵发生率〈10%,发病率〈8.6%,茧质优良,产量平稳,在有效冷藏期限内随时出库催青饲育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蚕种的质量不仅取决于饲育期的气象条件和饲育制种技术,而且与蚕种保护阶段的温湿度和技术处理紧密相关。实践证明,成绩优良的蚕种,若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处理不当,易造成死卵增加,孵化率下降,甚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蚕种保护主要指春用种的保护,其实质就是对蚕卵越年性的管理,其要领就是根据蚕卵不同时期的生理特性,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保护,从而使蚕种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及其耐冷藏时间相协调,并使各粒卵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漂白粉、盐酸、甲醛等药物进行天蚕卵面消毒,调查孵化率及1—5龄蚕的发病率。发现药物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药物中,不同浓度和不同的浸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用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5min,不仅孵化率高,而且发病率低。有效氯漂白粉液1.5%的浓度浸5min或0.4%的浓度浸10min以上,对孵化率有严重的影响,且不同地区的天蚕卵差异很大。如漂白粉液的有效氯浓度低于0.2%或浸药时间少于3min,消毒不彻底。脱药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因蚕卵产地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延长冷藏龙眼果实货架寿命的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油潭本龙眼果实经浸S、熏S、特克多+乙磷铝3种防腐剂处理,然后用0.03mm厚的PE袋包装于3℃下贮藏,贮藏46d后又采取逐渐升温(3→5℃、8h→10℃、8h→室温)、加抗氧化剂、直接出库3种出库方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龙眼果实呼吸强度明显下降,但冷藏出库后呼吸强度显著上升;冷藏期果实果皮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增加,出库后继续增大。采取逐渐升温或加抗氧化剂出库的冷藏果,在常温下仍可保持货架寿命32h,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春制越年家蚕卵乙胚子冷藏处理后的F1杂交家蚕种,其实用孵化率>92.3%,蚁蚕绝食致死半数时数≥110h,不良卵发生率<10%,发病率<8.6%,茧质优良,产量平稳。在有效冷藏期限内随时出库催青饲育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实际生产中,蚕种出库催青后,往往会发生延迟收蚁的情况,例如春期催青中遇到晚霜、冰雹、干旱等,使桑树生长缓慢,需要延迟收蚁。可通过适当降低催青温度,或将蚕种冷藏抑制,以达到延迟收蚁的目的。但蚕种耐冷藏的时间因胚子发育的不同时期而异,一般来讲,活性化了的蚕种最耐长期冷藏的时期是在还没有完全开始发育的甲胚子时期,以后随着胚子发育的进展变得不耐冷藏,尤其是过了丙2以后的胚子格外弱。现将催青期蚕卵及蚁蚕冷藏的时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天蚕卵面浴消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漂白粉、盐酸、甲醛等不同的药物以及同一药物不同的浓度、不同的浸药时间和脱药时间等进行天蚕卵面浴消,调查孵化率及1~5龄蚕的发病率。发现药物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但同一药物,不同浓度或不同的浸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用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5min,不仅孵化率高,而且发病率低。1.5%有效氯漂白粉液浸5min或者用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10min以上,对孵化率有严重影响,且不同地区的天蚕卵差异很大,如用0.2%以下的氯漂白粉液浸药时间少于3min,消毒不彻底。脱药时间长短对孵化率的影响因产卵地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雁鹅种蛋采用自然孵化,单机孵化,鸡鹅蛋同机孵化,与10d前鸡鹅蛋同机孵化10d后转入单机孵化4种方法。结果自然孵化效果最好,孵化率81.20%;10d前鸡鹅同机,10d后转入单机孵化孵化率次之,76.4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单机孵化孵化率71.78%,鸡鹅蛋同机孵化效果最差,孵化率只有4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