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麦系列品种在黄淮麦区的表现与新麦18号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育种成绩突出,科研成果累累。从新麦9号2000年应用于生产以后,又连续推出新麦 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品种, 共育成省审小麦新品种6个,国审小麦新品种4个,形成了新麦系列品种,实现了半冬性与弱春性,早熟与中熟,中筋与强筋的品种配套推广,被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黄淮麦区的千家万户种植利用,年种植面积超过 2000万亩。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2003年先后育成GS新麦9号(豫麦69号)、GS新麦11、新麦12、GS新麦13、新麦16、新麦18等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种6个,在国家、省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6个品种全部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其中新麦9号、新麦11、新麦13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实现了半冬性与弱春性、早熟与中熟、中筋与强筋、旱地与水地品种类型上的配套.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包括67个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和7个弱筋小麦品种。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67个):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藁优5218、中麦578、郑麦7698、西农511、周麦36号、郑麦379、西农979、郑麦119、郑麦583、囤麦257、郑麦101、烟农999、郑麦158、丰德存麦21、郑麦369、怀川916、西农20、  相似文献   

4.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产业化经营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一个集高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是国家跨越计划的核心品种。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经专家现场品质鉴评:郑麦366居我国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之首,达到了国标一级强筋麦的标准,其综合指标已赶上或超过了美麦和加麦。2005—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属于一个强筋、高产、抗病、矮秆、抗冻、早熟的新品种,不但高产潜力大,品质优良,而且不同年际间的品质指标稳定。不但得到了广大农民认可,而且还深受广大粮食经销商、面粉厂和食品厂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19日,农业部全国农技术中心科技年新品种展示活动暨新麦26观摩产销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我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被列为黄淮冬麦区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6.
三年多点区试表明,新麦26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好,比对照新麦18平均增产1.94%,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0.45%,两年区试混合样化验面粉稳定时间平均27.3min。分蘖力较强,穗粒数多,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1级标准,是一个适合黄淮南片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7.
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郑麦379、百农4199、百农207、西农511、新麦26、周麦36号、郑麦1860、中麦578、平安11号、丰德存麦5号)进行评价,针对北部麦区、中南麦区、东部麦区、南部麦区、旱作麦区提出2021—2022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针对北部强筋麦区,中南部强筋、中强筋麦区,豫南沿淮弱筋麦区提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与布局意见,以期为全省小麦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9.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近期召开的小麦种业论坛暨2018年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上,与会代表赴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核心试验基地进行现场观摩,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李豪圣研究员进行新品种(系)介绍。济麦22、鲁原502作为山东夏粮增收的功勋品种分别以2017年秋播1323.9万亩和1296.5万亩继续位列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的前两位,新审定品种中强筋品种济麦23、强筋品种济麦229和旱地品种济麦262近两年在生产上经受了冻害、干旱等考验,表现突出。特别是济麦229成熟期较济麦  相似文献   

11.
李璐 《种业导刊》2012,(10):14-16
对国审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号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新麦26号品质性状属双亲互补且超亲遗传,年际间品质性状稳定,在产量与品质两个负相关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最后指出新麦26号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1999年河南省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对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这些小麦品种中中筋粉品种占75%以上;强筋粉品种约占20%;弱筋粉品种不足5%。②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47,14号,宛798,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豫麦50,60号等品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广泛种植。③郑州9023、小偃54、漯育麦、陕优225、高优503等一年初步测定达强筋粉品种标准,洛旱2号达弱筋粉品种标准。④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的物理特性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等受  相似文献   

14.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累加了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2008年、2009年国家区试混合样化验,品质名列参试品种第1位,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是本院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一次重大突破。于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10007),并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新麦26号品种介绍  相似文献   

15.
《种业导刊》2010,(6):33-34
1优质强筋高产抗病矮秆小麦新品种郑麦36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3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豫麦47/PH82-2-2,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030506.9。2005—06全国推荐的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选用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扬麦10号、弱筋小麦宁麦9号,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均呈“高—低—高”的趋势,强筋小麦整个灌浆期合成和积累蛋白质的能力较强,中筋小麦在灌浆中后期蛋白质合成与积累能力高于弱筋小麦。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在灌浆过  相似文献   

17.
新春21号是新疆兵团农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以高蛋白小麦NS-23-3为父本,946为母本,杂交后,经南繁加代、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新审麦200607。是我区第一个自己培育的优势强筋小麦新品种,为新疆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供了优势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9.
藁优9618是藁城市农科所以自育高产抗刹麦雨材料8515为母本,以自育强筋专用小麦品种890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采用分步定标品质分析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20.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小麦籽粒HMW-GS及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和切胶比色进行亚基定量,研究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小麦强筋品种豫麦34和弱筋品种扬麦9号籽粒HMW-GS和G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的干旱处理和豫麦34淹水处理在花后10 d籽粒HMW-GS形成,两品种对照和扬麦9号淹水处理在花后15 d籽粒HMW-GS形成,说明花后干旱提早了小麦籽粒HMW-GS的起始形成。干旱促进了小麦籽粒HMW-GS早期积累,但对后期积累不利,使快速积累期缩短,渍水处理更明显缩短籽粒HMW-GS快速积累期。两品种成熟期总HMW-GS和GMP含量表现为对照>干旱>渍水,且豫麦34各处理大于扬麦9号的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