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定西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笔者就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借鉴。(一)抓好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求和市场需求,按照加工企业和专业市场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全市马铃薯、药材、畜草产品等深加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发挥产地优势,指导县区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项目支撑原则,加强农产品开发项目库建设,论证和筛选一批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向外推介,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办厂;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实现达产达标、带动支柱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和促进龙头企业之间主动联合,组建大集团,拓宽加工领域和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创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视畜草产业龙头企业的创建。目前,畜草业在全市发展势头很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岷县等南部地区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已形成一定规模,北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种植优质牧草的潜力还很大,应重视畜草产业精深加工企业的创建,促进畜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娣 《现代农业》2012,(11):52-53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着力加强龙头企业"五大"能力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一、加强技改扩能,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缓解农产品销售难,帮助农民致富增加收入,联系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如今已成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推动农业的一个主要抓手,成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农业进入新阶段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近几年,各地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各地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沧州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6.
刘丽 《农家顾问》2015,(2):14-1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本文旨在通过对龙头带动性组织的利益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通过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由家庭经营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积极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头牵引”作用。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市场中最强劲的竞争主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加入WTO后,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各地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农业科技园区是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定位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01年,天津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105个,其中市农委认定的农业科技园区7个,这些园区在推动天津市…  相似文献   

9.
我区农业生产经营已呈现产业化经营趋势,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形式,把千家万户农民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水平.闽东农业要跨新台阶,产业化经营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云南农民增收与龙头企业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云南省龙头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对龙头企业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薄弱环节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我省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还多是一些小打小闹、生产水平较低的小企业,很难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更无能力和资金向农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实现"四个新进展":一是要在增强发展动力上有新进展,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市场带动和科技推动作用;二是要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有新进展,培育更多的优势企业群体,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优势区域布局的紧密结合;三是要在完善…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进入创新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新华社2017年5月31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这一意见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意见提出了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和坚持落地见效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主要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1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意见》提出了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平舆县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提出了今后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强化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基础;建立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营形式,作为政府部门,倡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必要的,因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更是事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件产业化问题的判断和决策是否正确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和发展农村经济,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我们怎样在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呢?  相似文献   

19.
洛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2002年全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27郾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52万户,有192郾5万农民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占农村总人口的40郾8%,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户均达2827元。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的投入,它在带动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同时,将具有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系列化的特点也带到了农业生产中来,从而大大提升我国农业的自身技术水平,服务于农业生产,达到农业、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农机工作中的应用用1.1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进行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