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辣椒疫病属土传病害,夏季高温,灌水次数多及大水漫灌,易发生此病.随着大棚辣椒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范勇  安进 《新疆农业科学》1990,(3):122-122,121
<正>辣椒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新疆从1980年起普遍发生,造成辣椒大面积死亡,尤以1986和1987年损失惨重。几年来各地采取了许多防治办法,如轮作倒茬、高垄栽培、控制灌水、药剂灌根、套种遮荫、选用耐病品种等,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延缓了辣椒发病死亡。但这些方法在昌吉地区一般只能使辣椒正常生长到8月上旬。 辣椒疫病主要是由疫霉菌引起,残存在土壤中的病菌借水传播。要预防和控制辣椒疫病,关键在于解决好灌水问题。为此,我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包括疫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原因、条件及防治方法.其中防治方法主要介绍了合理轮作、培育无病苗、科学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及药剂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病属土传病害,病菌主要靠雨水、灌水传播,是温泉县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在露地辣椒和设施辣椒栽培中普遍发生.发病时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  相似文献   

5.
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一种真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翌年环境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染根颈和茎基部,或产生游动孢子,经灌水传播,从辣椒气孔、伤口和表皮侵入,多在积水处形成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6.
经多点调查,掌握了辣椒疫病发病因素与温湿度、灌水方式、品种、前作、苗床带菌、土地平整程度和栽植方式有关.阴雨时间长,光照不足,棚室内湿度过大,滴水多,辣椒株体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的扩展与侵染.加之病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病害易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农业措施对辣椒疫病的生态控制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多年对不同农业栽培措施下辣椒疫病发生情况的观察和研究,表明起垄覆膜栽培,轮作倒茬、合理套作以及控制灌水等对辣椒疫病具有明显的生态控制效应,是防治辣椒疫的有效措施,在重病区进行的起垄覆膜轮作倒茬、浅灌控水主要内容的农业措施防病示范,获明显防病、增产效果,田间病体率比常规撒和低了73.9%,产量提高了13.0%。  相似文献   

8.
1.辣椒疫病症状 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辣椒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真菌侵染所致,辣椒疫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秆和果实.  相似文献   

9.
一、病源及发病条件 辣椒疫病又称为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里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入寄主,在病株上,病源体产生孢子囊借助雨水或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降雨次数多或浇水次数多,灌水量大,土壤积水或地面潮湿,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可形成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迅猛异常的毁灭性病害,定植密度过大,行、株间透光透风不良,田间积水,发病重.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相比具有节水、省肥、增产、便于农事操作等优势。通过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定额154 m~3/667 m~2。定植水2 m~3/667 m~2;定植至始花期灌水定额6 m~3/667 m~2.次,灌水周期20~30 d,灌水2~3次;始花期至门椒成熟灌水定额10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3~4次;采收期灌水定额12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7~8次。大棚辣椒膜下滴灌较好的施肥方法是泵前施肥法。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病抗性相关的共显性RGA STS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辣椒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halogues)(RGA2)设计1对特异引物,对高抗辣椒疫病品种CM334和极感疫病品种Early Calwonder(EC)进行多态性扩增,开发出共显性的RGA-STS1200标记.利用STS1200标记在具有不同疫霉菌生理小种抗性的辣椒材料CM334、PBC459、PBC137-1和对辣椒疫霉菌3个生理小种都不具抗性的辣椒材料EC、茄门和B2间进行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由3个辣椒疫病抗性材料所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一致,而由3个感辣椒疫病品种所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一致.说明STS1200标记可用于鉴定辣椒疫病抗、感材料.同时,利用共显性的RGA-STS1200标记在苗期及时剔除CM334和EC正反杂交所得F1代假杂种,进一步构建用于辣椒疫病抗性研究用的F2代分离群体.这是少数报道利用RGA-STS标记对辣椒疫病抗性进行鉴定,也是第一次利用RGA-STS标记对作物种子真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是我市辣椒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长期以来给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市示范推广了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防效,有效的扼止了辣椒疫病的发生蔓延.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俗称黑痉病,是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随着辣椒种植面积扩大,辣椒疫病发生日趋严重,重则完全绝收,极大地影响了种植农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病虫害是制约辣椒丰产的一大障碍。辣椒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疮痂病、病毒病、黄萎病、疫病、炭疽病、软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绵疫病等10种。一、病毒病1.症状。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皱缩、蕨叶状;或呈叶脉失绿变黄的花叶;果实有凹陷褐色条斑。2.防治。清除辣椒地周围杂草。全生育期都要重视防蚜虫。发病前要用20%病毒A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苗,秋茬辣椒还要特别注意遮阴防雨及前期灌水降温。二、黄萎病1.症状。是危害棚室较严重的病害。病菌在土壤里从根部伤口侵入。植株半边叶片中午天热时萎蔫,逐渐变黄。也有整株萎蔫枯黄而死,维管束褐色的。  相似文献   

15.
吴强 《甘肃农业》2011,(5):82-83
疫病是目前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辣椒生产,了解辣椒疫病初侵染病原的源头,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意义重大。通过对辣椒疫病越冬病残体、土壤、种子带菌情况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发现辣椒疫病病原的主要越冬场所是植株病残体和上年辣椒疫病重病地块土壤,干种子经消毒后没有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由于焉耆地区陆地辣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多年连作,致使辣椒疫病发生严重,使产量损失20~30%,高的可达75%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6):885-888
近年来,辣椒疫病在我国迅速传播而且为害较为严重,成为了影响辣椒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如何有效防治疫病成为辣椒生产的关键。就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以及国内外对辣椒疫病抗性的研究情况进行阐述,以期为辣椒疫病的防治以及选育抗疫病辣椒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近年来由于出口韩国等国家腌制辣椒、干椒,种子数量不断增加,露地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只有正确防治辣椒疫病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内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目前,在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公次于白菜,居蔬菜作物第二位,而其产值和效益则高于白菜而雄居于蔬菜作物之首.辣椒茎叶、果实均可发生疫病.辣椒疫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  相似文献   

20.
辣椒的根部病害常造成辣椒的死苗,严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收.辣椒的根部病害主要有三种,即辣椒的疫病、根腐病和青枯病.据我们调查,在辣椒根部病害中,疫病占80%、根腐病占5%、青枯病占15%~20%,而从近年的发病趋势看,青枯病所占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