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鱼体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多数鱼类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必须从食物中获取Vc。Vc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和免疫调节因子,在提高鱼体免疫力、抗病力和缓解应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在鱼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免疫等生命活动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维生素在鱼体内却不能合成,或者合成不足;鱼类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来维持生存、生长、繁殖和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 维生素分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维生素C、维生素Bc、维生素H、泛酸、尼克酸、胆碱、肌醇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对于维生素,虽然鱼体需要量不多,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不同于氨基酸、糖类,其需要量甚微,而且鱼虾自身基本不能合成,主要从饲料中摄入。维生素是维持鱼体生长发育、促进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鱼类因维生素的缺乏而产生的症状,因鱼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氨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花鲈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组织中维生素E积累量和免疫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维生素E水平(0.6、24.7、49.0、98.8、198.2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对花鲈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每个水平含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10.1 g左右的花鲈20尾.饲养试验在海水网箱(1.5 m×1.0 m×1.0 m)中进行.结果表明: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E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低于维生素E添加组,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由0.6提高到49.0 mg/kg时,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为60.5 mg/kg左右;对鱼体生物学指标的分析表明,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49 mg/kg时能显著影响鱼体的肝体比指数,鱼体水分、粗脂肪不受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对鱼体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显著;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由0.6提高到49.0 mg/kg时,花鲈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的积累量显著升高,但当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49.0 mg/kg后,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的积累量变化不显著;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E组的花鲈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维生素E添加组,花鲈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98.8 mg/kg时,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较高.综上所述,花鲈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60.5~98.8 mg/kg.  相似文献   

6.
梁洪  钱云霞 《水产科学》2007,26(9):521-524
目前,养殖鱼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鱼体沉积大量的脂肪组织。鱼类的脂类一般以脂肪(甘油三酯)的形式累积于腹腔(内脏周围)、头盖腔、皮下、腹侧等脂肪组织[1-2],也可存在于肝脏、红肌等其他器官组织中。脂肪除为鱼体储存大量能量外,还供给鱼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作为某些维生素和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是维护鱼类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适当地使用维生素可以增进鱼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促进鱼体生长。本文主要研究在Vc、甜菜碱2种抗应激免疫药物共同作用下,提高大黄鱼对台风、低温等应激能力的效果以及生产性示范应用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制订防灾减灾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应用与示范,对于养殖业增效、  相似文献   

8.
科技撷零     
新型鱼饲料( 1 )海藻粉末 :由日本开发 ,海藻粉内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酰胺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该饲料具有易消化吸收 ,促进鱼体生长 ,保持鱼体健壮 ,提高鱼类的应激及耐低氧能力 ,提高抗病力等作用 ,并能促使鱼体脂肪转化为能量 ,使肉质结实可口。 ( 2 )冰冻鱼饲料 :由法国开发 ,将水草晒干研成粉末 ,加入鱼粉、浮游生物粉、抗生素、维生素、动物胶和水 ,混合均匀 ,冷冻成块。该饲料投入鱼塘后能慢慢溶解 ,使水中含丰富营养成分 ,不污染水体 ,鱼食后不易生病。启东龙虾精深加工品价值提高数十倍启东宝吕、德吕水产食…  相似文献   

9.
海外渔业     
用大蒜配制鱼用混合饲料日本开发的以大蒜为主要成份的混合饲料,是一种用优质大蒜粉末吸附稳定性和吸收性均良好的维生素B_1(DBT=维生素B_1硫胺素)和维生素E配制成的海水鱼用饲料。凡因鱼体不壮、食欲差、体表不鲜艳,缺少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花鲈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组织中维生素E积累量和免疫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维生素E水平(0.6、24.7、49.0、98.8、198.2 mg•kg-1)的等氮等能饲料,对花鲈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每个水平含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10.1g左右的花鲈20尾。饲养试验在海水网箱(1.5×1.0×1.0 m)中进行。结果表明: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E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低于维生素E添加组,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由0.6提高到49.0 mg•kg-1时,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为60.5 mg•kg-1左右;对鱼体生物学指标的分析表明,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49 mg•kg-1时能显著影响鱼体的肝体比指数,鱼体水分、粗脂肪不受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对鱼体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显著;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由0.6提高到49.0 mg•kg-1时,花鲈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的积累量显著升高,但当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49.0 mg•kg-1后,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的积累量变化不显著;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E组的花鲈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维生素E添加组,花鲈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98.8 mg•kg-1时,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较高。综上所述,花鲈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60.5~98.8 mg•kg-1左右。  相似文献   

11.
日本销售一种以大蒜粉为主要成分的鱼用混合饲料。这种混合饲料是在优质大蒜粉中掺入维生素B_1及维生索E制成的。使用这种饲料,可以增加鱼体体内维生索B_1及血液中的抗生素浓度,提高鱼体抗菌、抗寄生虫能力、增强鱼体体力,适于在鱼体食欲差、健康状况恶劣、水温及其它环境易于发生变化、捕捞等时期使用。这种饲料的主要特征如下:①由于主要成分为大蒜制剂粉末,含大量的蒜  相似文献   

12.
杨人伟 《海洋渔业》1983,5(4):185-185
<正> 目前美国对一些渔获物如虾、鳀、鲶等采用液状二氧化碳保鲜,据说经过这种液状二氧化碳处理过的渔获物能延长保藏期,鱼体的蛋白质和营养物如维生素 B_1、核黃素、维生素 B 都能有效保存,它能使鱼保持新鲜鱼那种风味。  相似文献   

13.
饲料引起养殖黄颡鱼体色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饲料引起养殖黄颡鱼体色变化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饲料油脂氧化、饲料原料掺假、矿盐搭配不合理或维生素不足或加工缺失.都可能引起鱼体体色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 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0mg/kg、50mg/kg、150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维生素C 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  相似文献   

15.
鱼鳞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鳞是鱼皮真皮层的变形物,占鱼体重量的2%~5%。营养学家近年来发现,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还有铁、锌、钙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胶质。鱼鳞的胶  相似文献   

16.
鱼油主要包括鱼体油、鱼肝油和海兽油。过去,我国除部分鱼肝油作维生素A、D来源供药用外,大部份鱼油供制革工业鞣制皮革、抗菌素工业作消泡剂、修造船工业代替桐油等。对鱼油的营养价值和其他医药用途研究很少,因而缺乏正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鱼,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鱼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用时调理得当,味道鲜美,但烹制不得法,则会腥气冲鼻。那么,鱼为什么会有腥味呢?原来,鱼体内有一种叫氧化三甲胺的物质。氧化三甲胺具有一定的鲜味。当鱼体死亡后,这种有鲜味的物质就会不断地脱氧还原为三甲胺。我们所闻到的腥气,基本上就是三甲胺的气味。三甲胺呈碱性,受热易挥发。人们在焖、炖、烧鱼的时候,除了过油和加入姜、葱、花椒、茴香、  相似文献   

18.
在翘嘴(Culter alburnus)鱼种基础饲料中添加相当于抗坏血酸含量为0 mg/kg、25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的包膜维生素C(Vc),制成7种实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71±0.11)g的7组翘嘴鱼种8周,每个实验组包含3个重复。结果表明,摄食不添加Vc饲料的实验鱼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Vc添加组(P<0.05)。饲料中Vc添加量为0~50 mg/kg时,对鱼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鱼体增重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添加量继续增大,对鱼体增重不再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为0和25 mg/kg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饲料中Vc不同添加量对肝体指数和全鱼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肌肉中抗坏血酸含量随饲料中Vc添加量加大而不断上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肝胰脏抗坏血酸含量在Vc添加量≤100 mg/kg时,随饲料中Vc添加量加大而不断上升(P<0.05),但高于此添加量时,则肝胰脏中抗坏血酸不再随添加量的上升而有显著变化(P>0.05)。分别以鱼体增质量和肝胰脏中抗坏血酸为指标,经折线模型(Brokenline model)回归分析求得翘嘴鱼种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3 mg/kg和97 mg/kg。[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06-112]  相似文献   

19.
选用2种不同剂型的维生素B2产品(纯度80%和98%),在半精制饲料中添加16mg/kg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对照,以纯度80%的维生素B2按比例替代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试验组(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100%、150%、200%),喂养体重(3.98±0.5)g鲤60天,探讨不同剂型维生素B2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及饲料中采用低纯度维生素B2替代高纯度维生素B2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00%替代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饲料中16~24mg,/kg的维生素B2对鲤全鱼和肌肉的基本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参考当前2种维生素B2产品的市场价格,饲料中添料中添加24mg/kg纯度为80%的维生素B2饲养鲤,既能满足鱼体生长需求又可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0.
以初始体重(15.58±0.22)g的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不同维生素E水平(11.09 mg·kg-1、47.52 mg·kg-1、91.38 mg·kg-1、134.57 mg·kg-1、178.92 mg·kg-1)的等氮等能饲料,对云纹石斑鱼进行56 d的饲育实验,探讨饲料维生素E水平对该鱼生长、营养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作用明显,饲料维生素E在149.59 mg·kg-1左右时云纹石斑鱼的增重率较高;云纹石斑鱼组织中维生素E积累量与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呈正比,但饲料维生素E水平超过91.38 mg·kg-1时鱼体组织中维生素E积累量不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添加而显著升高,饲料维生素E水平在139.68 mg·kg-1时云纹石斑鱼具有较高的肝脏维生素E积累量;饲料维生素E水平对云纹石斑鱼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显著。综合增重率、肝脏维生素E积累量和免疫指标,云纹石斑鱼饲料维生素E适宜添加水平为139.68~149.59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