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培训专科护士,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方法成立护理专业学组,制定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程序,实施准入制度。结果 485名护士通过了不同的专科护理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操作资质证书。结论通过严格的准入管理,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保障了医疗安全,减少了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造口护理学组在肠造口患者全程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138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了全程整体护理,包括加强术前护理、强化术后护理、重视出院护理指导及随访等措施.结果 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从2011年的21.30%降至2.17%,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护理学组的满意度为99.50%,全年无投诉和纠纷.结论 造口护理学组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提高了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液室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模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失败投诉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成立护理技能小组对全院护士实施规范培训,观察全院护理整体素质的改进情况。方法成立护理技能小组,针对全院常用的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制定培训计划,对全院护士操作技能及各项临床服务技能进行统一的培训与考核。结果培训前护士技能考核的优秀率与优良率分别为41.1%与85.1%,培训后护士技能考核的优秀率与优良率分别为46.6%与9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各项临床服务技能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成立护理技能小组,能够更好的规范护士的操作,明显地提高全院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衡计分卡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平衡计分卡作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得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结合笔者所在科室30位护士,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绩效管理模式。在管理实施后采用绩效评值来对比两组护士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绩效评值平均94.7±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士的67.8±3.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平衡记分卡在护理绩效管理当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护理人员的岗位管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精油联合氧化锌治疗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肠造口皮炎患者72例随机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造口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精油及氧化锌软膏,对照组应用造口护肤粉及皮肤保护膜,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32/36)、66.67%(24/36)(P0.05)。结论:精油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肠造口周围皮炎,具有见效迅速、刺激性小、取材便利、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口诀示教法在提高泌尿造口患者掌握更换造口袋的更换方法和预防造口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47例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和全膀胱切除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入住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体化指导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的是在传统的方式中融入口诀示教法,包括展示口诀、要点提醒、对照练习、强化记忆等步骤。结果:实验组在更换造口袋操作考核成绩优良有23例,高于对照组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半年内出现造口并发症2例(均为轻度),低于对照组7例(5例轻度,2例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诀示教法对泌尿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更换造口袋操作的合格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出院半年内出现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个案管理护理对改善直肠癌造口手术(Miles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9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入院后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按照Miles手术护理进行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调查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和心理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09±5.97) vs (50.21±12.43)],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22±1.78) vs (16.13±1.39)],(P<0.05或0.01).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的护理知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1917年英国医生J.P.Lockhart Mummery最早提出了"造口护理"概念,1935年肠造口袋问世。我国每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不断递增,总数已经超过100万[1]。肠造口手术会改变病人原有的正常生理排便方式,给病人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2]。肠造口手术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有些不得不通过再次手术纠正[3]。随着造口护理技术的不断完善,造口专科护理人才需求也逐渐增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急诊透析和内瘘成熟之前以及没有条件造瘘的患者。同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会发生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等。这些并发症对患者血透效果影响较大。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护理观察和应对措施,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患者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校的附属医院新郑市人民医院成功复诊的肠造口术后患者61例,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另31例作为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再通过电话回访,建立随访登记本,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健康教育或上门访视等一系列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造口相关知识掌握、自护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知识掌握水平,进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培训的效果,以增强ICU护士对VAP的预防意识。方法对30名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知识的培训,具体措施包括:调查护士对预防VAP知识的认知情况,根据其认知情况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后,评价培训的效果。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ICU护士对预防VAP的洗手、卧位护理、气道护理、肠内营养护理、气囊套管护理、口腔护理和呼吸机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均P<0.01),上述各项的规范性操作(除外洗手项)也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强化护士预防VAP规范操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带教模式在非麻醉专业规培学员麻醉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专业基地参加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固定带教老师和带教流程,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排班方法,随机分配带教老师,并由带教老师自行决定具体带教方案和内容。比较2组学员出科后的理论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对其进行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出科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学员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非麻醉专业学员在麻醉科参加规范化培训时,采取临时导师制来固定带教老师和带教流程对提高带教质量和带教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员对专科护理课程的评价及其学习困难度,为制订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专科护理课程调查表,对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80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全部学员认为设置专科护理理论课程是必要的,课程内容能体现专科特色,学员普遍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及课程管理表示满意.课程难易度适中,有专科临床经验的学员学习困难相对较小.结论 专科护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成效总体是满意的.建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中应设置相应的专科护理课程,保证充足的学时数、足够的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并在学习专科护理课程前到相应临床专科轮科,采取学院导师与医院副导师(专科护士)集体指导的方武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士长教学查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从我院800名护士中抽取18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名。观察组采用护士长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采用问卷法对护士综合能力、护理质量的评价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士综合能力除了在提高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该查房方法满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评判思维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文书、落实基础护理、规范病区管理、落实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到位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护士长教学查房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优化管理胃管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脑血管病伴吞咽困难的患者68例,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成功后,对照组给予鼻饲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PDCA循环管理制度管理鼻饲患者。结果 PDCA循环管理制度的实施使护士工作有章可循,观察组患者胃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制度的实施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健康素质,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加速康复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腹壁造瘘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90例输尿管腹壁造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制定好的医护人员版和患者版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毕业护士岗前职业安全培训的效果,以增强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提高其预防危险因素和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护理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表,于培训前评估74名新毕业护士的职业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根据此评估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两阶段)。考核小组采用理论、操作考核两种形式于对培训前、后考核新护士的职业安全理论和职业安全综合处理能力。结果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新护士不知晓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护理安全隐患,且对各项职业安全知识完全知晓率最高的仅为6.76%。培训后,74名护士职业安全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新毕业护士对职业安全文化知识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有必要进行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可以提高新毕业护士职业安全知识水平及职业安全危险预防与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服务品质。方法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对照组按照原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管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医疗、生活需求,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