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灵昆鸡产蛋性状与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灵昆鸡产蛋性状选育效果,本研究以灵昆鸡32 个混合家系2 个世代的552 只母鸡为研究材料,通过观测所有个体的300 日龄产蛋量(EN300)、500 日龄产蛋量(EN500)、蛋重(EW)、蛋形指数(ESI)、蛋壳厚度(EST)、蛋壳强度(ESS)、蛋白高度(AH)、蛋黄颜色(YC)、哈氏单位(Hu)、蛋黄重(YW)共10 个性状的表型值,并利用半同胞估计法,估算各性状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3 个参数。结果表明上述所有观测性状的遗传力依次分别为0.208、0.192、0.529、0.468、0.505、0.421、0.297、0.031、0.024、0.187,其中蛋重遗传力最高,为0.529,哈氏单位遗传力最低,为0.024;2 个世代个体的300 日龄产蛋量、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2 个世代间,300 日龄产蛋量、500 日龄产蛋量、蛋形指数两两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系数均为正相关,蛋重、蛋黄颜色、蛋黄重两两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系数均为正相关,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高度两两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系数也均为正相关。这些性状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表现出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2.
由793只安卡×固始鸡F2资源群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对PPARα基因的编码区进行SNP检测。结果发现,外显子4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BspHⅠ酶切后显示出EE、EF、FF 3种基因型。利用SAS8.0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ARα基因NC_006088:T32311C的多态性显著影响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P0.05),而对屠体重、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带宽、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等无显著影响(P0.05)。EE型和EF型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FF型(P0.05),而EE型和EF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PARα基因影响脂肪代谢,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脂肪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蓝狐G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为蓝狐的选种及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取体质量、体长具有明显差异的芬兰狐和地产狐构建DNA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GH基因的全长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位点的检测,并将发现的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检测到2个SNPs,GH基因A306G和C1144T位点在芬兰狐和地产狐群体中存在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个位点在芬兰狐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 057 9,属于低度多态位点,地产狐多态信息含量为0. 573 1,属于高度多态位点。2个SNPs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同一群体中高度一致,说明这2个SNPs位点之间完全连锁,形成了AACC、ABCD和BBDD 3种单倍型。方差分析表明,芬兰狐和地产狐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 0. 01)。关联分析表明,公狐AACC基因型个体体质量显著高于ABCD基因型(P 0. 05),但与体长差异不显著(P 0. 05);母狐AACC基因型个体体质量极显著高于ABCD基因型个体(P 0. 01)且体长显著高于ABCD基因型个体(P 0. 05)。结果提示:2个SNPs与其生长性状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庄河大骨鸡ESR基因的多态性与产蛋性能相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庄河大骨鸡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以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SSCP标记技术分析了ESR基因的5′侧翼序列。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庄河大骨鸡中存在3种基因型,即:CC型、CD型和DD型,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245、0.335、0.42,C基因和D基因频率为0.4125和0.5875;CC型的产蛋数、蛋料比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开产周龄、体重、产蛋高峰期和蛋重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ESR基因的CC型对鸡的产蛋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能作为庄河大骨鸡选育的重要理论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鸡FSHβ和ESRα基因SNPs分析与早期产蛋性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SSCP法对85羽绿壳蛋鸡进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和雌激素受体α亚基(ESRα)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序,分析其与早期产蛋性状的关系.基因FSHβ和ESRα都发现了多态,测序结果表明: FSHβ pro 2位点有3 处SNPs,分别是:A-464G,-450插入碱基A,A-405G.FSHβ exon 3有1处碱基突变,即A2447G;ESRα基因5'-UTR区有4处碱基变异,分别是:A-34G,T-76C,T-79C,C-102T.ESRα基因内含子1 区发现3处SNPs,分别是:T122C,A155G,C169T.与早期(36周)产蛋关系分析表明,FSHβ基因调控区的AA基因型36周平均产蛋量显著高于AB 型(p<0.05),没有发现BB型,外显子3的AA型和AB 型开产日龄呈显著相关(p<0.05),也没发现BB型; ESRα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CC型和CD型36周平均产蛋量差异显著(p<0.05),而没发现DD型,其他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UCP3基因SNPs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及育肥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中国西门塔尔育肥牛为研究材料,通过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检测UCP3基因BglI酶切位点SNPs,并进行相关分析。UCP3-BglI酶切位点表现多态,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与部分育肥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该位点与饲料转化率性状和平均日增重性状表现显著相关(P<0.05),其中AA基因型个体均值显著优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料肉比较低,日增重较高;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在15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性状,12月龄体高性状,8月龄体长性状中UCP3-BglI多态位点差异显著,AA基因型个体表型值显著高于其他或其中一个基因型值(P<0.05);在宰后体尺性状测量性状中,UCP3-BglI多态位点对胴体长、胴体胸深和后腿宽和背膘厚性状影响显著。其中AA和AB基因型个体胴体长、胴体胸深和背膘厚性状的表型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在后腿宽性状中,AB个体表型值显著高于AA和BB个体(P<0.05)。初步认为,AA基因型与优良的生长育肥性状显著相关,对A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优良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1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变异与水貂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红眼白水貂、金州黑水貂和咖啡水貂共计235个样本的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产物克隆和Sanger测序技术,筛查IGF-1R基因SNP位点,将差异位点与不同种群的水貂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红眼白、金州黑水貂的外显子2和外显子11上检测到2个SNPs:c. 207G A和c. 1782G A;咖啡水貂在外显子2上检测到2个SNPs:c. 207G A和c. 218T A,在外显子11检测到1个SNPs:c. 1782G A。c. 207G A和c. 1782G A都属于无义突变。c. 218T A位点属于有义突变,氨基酸发生改变,脯氨酸变为精氨酸。关联分析表明:c. 207G A与金州黑水貂和咖啡水貂体长性状显著相关(P 0. 05),其中GG基因型个体为水貂体长的优势基因型; c. 1782G A与咖啡水貂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相关(P 0. 05),且与咖啡水貂的体质量呈现极显著差异(P 0. 01),GA基因型作为咖啡水貂的优势基因型,其杂合GA基因型个体的体长、体质量都显著高于纯合GG基因型和纯合AA基因型个体。合并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发现:金州黑水貂合并基因型GGGA个体和GGAA个体的体长与GAGA个体体长差异极显著(P 0. 01),基因型GGGA个体和GGAA个体的体长高于GAGA个体体长;金州黑水貂合并基因型GGGA个体体质量与GAGA个体差异显著(P 0. 05),GGGA个体体质量高于GAGA基因型个体。试验可推断得出c. 207G A位点GG基因型是水貂体长的优势基因型;合并基因型GGGA和GGAA可能是影响金州黑水貂体长体质量的有利基因型,认为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水貂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IF-2α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与绵羊高原适应的相关性,以54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200只,湖羊340只)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HIF-2α基因第11外显子和内含子部分区段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和湖羊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显示:HIF-2α基因扩增片段在2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A、B、C和D)和10种基因型(AA、BB、CC、DD、AB、AC、BC、AD、BD和CD),存在6个SNPs位点,其中外显子11检测到5个SNPs位点(G/A、G/C、C/T、T/C、G/A、),内含子11检测到1个SNPs位点(G/A),甘肃高山细毛羊未检测到DD基因型。2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50%和16.47%。HIF-2α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且等位基因频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推测在高海拔低氧适应过程中,HIF-2α基因的基因型可能受到了选择,随着长期的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选择,有利于低氧适应的基因型在高海拔绵羊品种中受到选择并富集,携带基因型AA、BB和AB的绵羊可能更加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而携带基因型CD、BD和DD的绵羊对高海拔低氧环境适应的能力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与奶牛产奶性状和乳房炎抗性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将来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383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均为2胎牛)为研究对象,利用直接测序法及飞行时间质谱法首次寻找TBX21基因5'和3'侧翼区的SNP位点,进而对这些多态性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4个泌乳性状(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TBX21基因5'和3'侧翼区存在2个SNP位点,一个是在3'侧翼区1091 bp处A→G的突变,一个是3'侧翼区654 bp处A→C的突变;这2个位点均处于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rs207725545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4种泌乳性状和体细胞数均高于CC型个体(P0.05);rs110420592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产奶量和乳糖率高于AA型个体(P0.05),AA基因型个体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高于GG型个体(P0.05),而GA基因型个体的体细胞数略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个体(P0.05)。因此,在本试验群体中,TBX21基因的rs110420592和rs207725545两个位点与产奶性状和体细胞数无显著关联,后续需要扩大群体对TBX21基因的其他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基因(GnIH)的系列特征,以及其SNP多态性位点对四川白鹅产蛋和体组成等性状的影响,克隆了GnIH基因DNA序列,并与哺乳动物和其他禽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DNA序列比对到鹅参考基因组序列筛选SNP位点,随后采用Sanger方法直接测序PCR产物的方法,检测四川白鹅群体(208个体)中该基因序列,该序列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S区长522 bp, 17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GnIH氨基酸序。通过多重比对分析后,统计该基因在四川白鹅群体中SNP位点的基因型及其频率,进而与鹅产蛋和体组成等11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了3 735 bp的GnIH基因DNA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四川白鹅GnIH基因与绿头鸭的序列相似度最高(99%);序列比对到鹅参考基因组序列发现该基存在26个SNP位点;SNP位点基因型频率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11个SNP位点(g.811TC、g.1892TC、g.1320GA、g.1809GT、g.2164CG、g.1708AG、g.2164CG、g.1809GT、g.1892TC、g.1929CA和g.2164CG)与初产蛋质量、体斜长、颈长、胸宽和胫围等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所有SNP位点而与48周产蛋数、64周产蛋数、出生质量、半潜水长、龙骨长、骨盆宽等无显著相关(P0.05)。四川白鹅GnIH基因序列与绿头鸭亲缘关系最相近;本研究克隆的3 735 bp的DNA序列中存在26个SNP位点,其中11个SNP位点可作为四川白鹅初产蛋质量、体斜长、颈长、胸宽和胫围等经济性状的潜在的分子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沉水植物苦草和轮叶黑藻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沉水植物苦草和轮叶黑藻的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控制条件下单独种植苦草、轮叶黑藻和二者混种,笔者比较研究了苦草、苦草+黑藻、黑藻组合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铵氮(NH4+-N)、叶绿素a、总悬浮质(TSS)及总有机氮(TOC)浓度的区别。结果表明:苦草和轮叶黑藻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同,单独种植苦草时,上覆水中总氮和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但总磷、叶绿素、TSS和TOC含量都低于轮叶黑藻单种和混种处理。研究结果说明,苦草对于降低上覆水中总磷和叶绿素含量作用优于轮叶黑藻,对维持水体水质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毛果杨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tCP3的酶学特征和生理功能,本实验对PtCP3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分析。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Torr.Gray)中克隆得到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tCP3,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tCP3,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然后通过包涵体洗涤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测序结果表明,PtCP3基因CDS序列全长1074 bp,含有木瓜蛋白酶的保守催化位点和组织蛋白酶B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tCP3编码357个氨基酸,预测N-末端含有长度为27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序列,去除信号肽后蛋白酶大小为36.515 kDa,理论等电点为7.44。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可以检测到大小约为42 kDa的目的条带,并可通过包涵体洗涤法在体外得到了高表达量、单一的重组蛋白PtCP3。  相似文献   

13.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 RGSV)引起的水稻草矮病是热带和亚热带稻区的重要病害,RGSV侵染引起水稻植株根系严重发育不良。为解析RGSV侵染引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的分子机制,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水稻经RGSV侵染后根系发育相关基因OsPHR2QHBOsRR1OsEXPB5Crl-5OsEXPA17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RGSV侵染引起OsPHR2Crl-5基因表达下调,下调比率分别为2.18和4.86,而水稻病株QHBOsRR1OsEXPB5OsEXPA17等基因的表达量与健株相比,各基因差异比率分别为1/1.49、1.01、1.39、1/1.37,表明RGSV侵染未引起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RGSV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根系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而使根系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铀元素对植物光谱的影响机制,笔者以商陆、芒萁、黄荆3种植物为研究对象,使用SVC HR-768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铀矿区和非铀矿区的这3种植物,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并研究其RVI曲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铀矿区的商陆、芒萁体内铀含量明显高于非铀矿区的含量,铀矿区的黄荆与非铀矿区的含铀量相当。RVI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铀矿区相比,铀矿区商陆、芒萁的RVI曲线的特征拐点都向短波方向移动,RVI曲线总体高于非铀矿区的,而铀矿区黄荆的RVI曲线与非铀矿区的RVI曲线相互交叉重叠,趋于一致。铀对铀积累优势植物如商陆、芒萁的影响明显,对无积累优势植物黄荆无明显的影响,也说明RVI曲线可以作为铀积累植物光谱研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盐胁迫对雪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以及混合盐NaCl:Na2SO4:Na2CO3=2:7:1(质量比)处理雪菊种子。结果表明:盐胁迫使雪菊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种盐对雪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混合盐>NaCl>Na2SO4;雪菊种子耐盐适宜范围为NaCl 0.78%、Na2SO4 0.84%、混合盐0.15%;耐盐半致死浓度为NaCl 1.34%、Na2SO4 1.41%、混合盐0.89%;耐盐极限浓度为 NaCl 2.23%、Na2SO4 2.31%、混合盐2.08%。盐胁迫解除后雪菊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6.

“重庆五大功能区”范围的确定,人口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从地形起伏度方面探索人口分布的规律,进一步佐证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的科学性。采用重庆市1:250000 DEM数据、2010年分县人口数据,以Arcgis9.3为基础软件,运用邻域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栅格格式的RDLS,单元大小为1 km。RDLS的空间地理规律以及它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关系,主要从地理空间、构成状况和海拔高度等方面考虑。分析显示:RDLS值主要集中在中低值,RDLS值小于1.5的区域占重庆市总面积的78.82%,累积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66.37%;RDLS值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海拔与RDLS呈现出正相关;RDLS曲线和人口密度曲线呈现出高拟合度,通过以RDLS为主要考虑因素,对重庆市地形适宜性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蝉蜕诱导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导,以无蝉蜕PDA培养基作为对照,目的是比较蝉蜕诱导后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多个生物学指标,及二者对3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经蝉蜕诱导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对玉米螟幼虫毒力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处理组LT50为4.73天,对照组需要6.97天。同时经蝉蜕诱导过的菌株开始产孢时间和胞外蛋白酶活性都优于对照组,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1.497×10-2~3.538×10-2 IU/mL,但经诱导菌株的生长速率低于处理组。鉴于球孢白僵菌菌株经蝉蜕诱导后,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增加,并且能够增强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可利用其进行球孢白僵菌菌种保存和改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 h后,种子中POD和CAT活性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种子中ROS含量显著升高。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 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中POD和CAT活性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萌发体中ROS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过程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POD、CAT活性及ROS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盾叶薯蓣种质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育产量高、适应性好的盾叶薯蓣新品种是发展盾叶薯蓣生产,提高其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首选课题。在广泛征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不同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开花特性、地下部性状、产量、发病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盾叶薯蓣种质资源。试验结果发现,适合昆明地区种植的材料有‘盾薯38’、‘盾薯401-1’、‘盾薯34’和‘盾薯35’,这些品系不仅产量高,且各项指标综合表现均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为做好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工作,以洞庭湖地区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来确定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然后对不同虫态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和频次比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增长呈正金字塔型,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高,存活曲线符合凹型曲线的增长规律。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与其统计频数负相关,表现为随单株树受害程度的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不同虫态的频次统计结果均符合负二项分布,表明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