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市场更加活跃,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谈谈对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石敬彩  袁淑荣 《种子》2003,(2):9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农业部<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对种子标签标识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行事,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处.推行种子标签制度,对保护种子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搞好种子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同时,对商家也起到宣传介绍自己产品的广告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是我国种植业第一部法律,自从2000年12月1日施行以来,为依法加强种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依法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制定<种子法>时尚没有出现的,有些是<种子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依照现行相关条款难以处理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种子执法实践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龙 《种子科技》2005,23(1):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种的新阶段.在促进规范的基础上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但随着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种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种子法>也呈现出了不和谐的一面.下面,就我们在种子市场治理整顿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分析,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玉忠 《种子世界》2003,(12):1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上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两年后,<辽宁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省种子条例>)于200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农作物种子法规在我省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也预示着我省依法治种具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强大的法律武器.<种子法>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种子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地位,<省种子条例>赋予了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工作的职责.那么,如何加强种子执法和行政管理,促进我省种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陈梅香 《种子》2004,23(2):72-74
<种子法>已颁布实施两年多了,与<种子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也陆续出台.从两年多的种子执法实践看,<种子法>较<种子管理条例>无疑是更完善、更具体,可操作性也更强,但在具体运作中,确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种子法>及相关法规(以下均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的执法实践,对其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赖清云 《种子》2005,24(10):59-6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来,给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同时亦加大了种子管理工作的难度.从我省来看,一些市县逐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设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和配置专业管理人员,有效地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了大田种子质量,减少了种子事故的发生,加快了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了粮油单产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看到,<种子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分析改进,以推动种子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1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切实履行执法主体责任的组织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明确规定,管理和经营要彻底分开,管理不能参与经营,经营不能搞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查春宏  马玉林 《种子科技》2004,22(4):206-207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假冒伪劣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许多种子使用者、生产者、经营者甚至一些管理者对假冒伪劣种子概念混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产品质量法>对其做了具体的规定.只有正确理解才能在使用、生产经营和执法中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王鹏飞 《种子科技》2005,23(6):32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贯彻实施,规范了种子经营行业,实现了种业生产经营由垄断到竞争、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但在种子经营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了解、分析与应对.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正式实施,2001年2月26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法规,对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种子法>的实施,极大保护了广大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有的不法之徒趁新旧法规交替之际,制假售假,坑害农民,严重影响了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曹勤虎  王成连 《种子科技》2004,22(3):146-147
为规范种子生产秩序,保证农业生产用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他有关法规,对农作物种子生产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从几年来实施情况看,少数种子企业对依法生产种子认识不够,常因种子生产程序不规范,生产的种子质量不达标而受罚,企业不但在经济上受损失,信誉也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对当前种子生产中存在的不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守法要求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市场异常活跃,且逐渐趋于规范,促进了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但种子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谈点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淑君 《种子科技》2005,23(6):316-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原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格局被打破,在发挥积极效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将<种子法>的贯彻实施当作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结构,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来抓.2002年至2004年,赤峰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全市12个旗县区,连续三年对<种子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重点是落实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制售假劣种子行为,执行行政管理与生产经营机构分开的规定、加强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种子规范经营,扶持良种选育推广,落实种子产业扶持政策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种子市场的管理走向了法制化轨道,为种子企业迎接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子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种子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突破了过去"条例"、"规定"的局限,<种子法>的内容更细、更全了,法的权威性大大加强,种子管理焕发了勃勃生机,出现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我们宣传、贯彻<种子法>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种子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及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它是种子使用者直接了解种子来源和种子质量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七年多了,标签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在阜新种子市场年案发率占各类涉种案件的10%左右,严重扰乱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种子标签违法和应对措施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建国  缪斌  徐斌 《种子科技》2009,27(7):24-25
近年来,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江苏省种子条例>,2002年进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种子管理与经营彻底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全县种子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彭继宏 《种子科技》2005,23(4):202-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种子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如何依法治种,搞好种子市场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民增收,成为摆在种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广大种子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