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温度管理大棚温度管理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花期前后,适宜温度白天为14℃~17℃,夜间不低于5℃,主要管理是保温;二是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7℃,要防止白天因气温太高而伤害桃树,白天注意放风通气降温。2调节湿度桃树喜空气干燥。棚内相对温度萌芽期为70%~  相似文献   

2.
豫南草莓大棚栽培气象条件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人为控制其最佳上市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方法]对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大棚草莓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其品质和产量发生的变化。[结果]经过遮阳处理的大棚,气温低、日照少、光照强度差,因而草莓花芽分化早而快;而未进行遮阳处理的大棚因其棚内气温高、光照强,较经处理的大棚草莓分化日数平均多6 d。草莓在开花期,应当提前加温、加光处理,并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湿度应适当降低,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大棚草莓在果实膨大期如果环境温度高,则小果多,所以此期应通过通风、棚外喷水等人工调控技术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率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白粉病发病率与棚内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确定了延长草莓果实膨大期,提高大果比例,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五、温、湿度调控1.温度调控大棚覆膜以后,要通过逐步增加白天拉起草帘的次数来使大棚内有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白天由开始的11℃~12℃逐渐增加到18℃~20℃,夜间温度由0℃逐渐增加到3℃~5℃,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天,此后便进入萌芽开花期。从萌芽到开花,白天气温维持18℃~20℃,夜间6℃~7℃;花期白天20℃~22℃,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5℃~7℃为宜,这段时间对气温非常敏感,要随时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情况,白天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夜间如遇低温要及时采取升温措施。此期若遇到-2℃的低温两小…  相似文献   

4.
草莓大棚蜜蜂授粉蜂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棚栽培草莓面积日益扩大,棚内峰群授粉和蜂群管理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棚内温差大.湿度大.蜂群在棚内授粉时间长,到了中后期往往使蜂群严重削弱,所剩无几。笔者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大棚授粉蜂群的管理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现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东省烟台市大棚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于2016年1—5月在烟台市芝罘区开展了大棚甜樱桃(Prunus avium L.)观测试验,对3个试验棚和1个对照棚内气候及相应外界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大棚甜樱桃生产的最佳棚内气候是花期白天温度为12~22℃,夜晚温度为6~8℃;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为13~23℃,夜晚温度为8~10℃;着色至采收期,白天温度为16~25℃,夜晚温度为10~12℃;大棚湿度白天控制在50%,夜晚低于80%,光照度为15000 lx。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信阳大棚草莓生长期间主要气象灾害指标和应用。[方法]利用信阳市气象局观测站气象资料和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的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主要资料,对信阳市农科院草莓种植园内气象要素光、温、水与棚内草莓产量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棚内温度与气温关系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在建立棚内温度与外界气象站气温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确立了大棚草莓生长期间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对策。[结论]在品种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草莓单产的高低受棚内气象条件和棚外气象灾害的共同影响。总结出草莓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预警指标,为信阳草莓生产期间开展气象专题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根据建立的指标,通过农业智慧气象小气候仪进行超极限温度报警和干旱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为大棚草莓生产管理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正> 1、温、湿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用旧农膜作顶膜,遮光降温。有条件的可在农膜外盖草帘或覆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应注意日夜通风。9月中旬待台风过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可换上新农膜,揭掉草帘或遮阳网。10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5℃时,应扣上两边围裙膜,夜间闭棚保温,保持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0℃。此期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飞出困难,影响雌蕊授粉受精,故要控制温度,注意通风,促进辣椒果实的正常生长.一般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8℃时通风,下午棚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棚栽培草莓面积日益扩大,棚内蜂群授粉和蜂群技术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棚内温差大,湿度大,蜂群在棚内授粉时间长,到了中后期往往使蜂群严重削弱,所剩无几。本人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大棚授粉蜂群的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现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1 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 草莓扣棚后,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8℃为宜,湿度70%左右,通过加盖草苫、放风、喷水调节。生长各期温度具体控制如下:扣棚初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10℃~15℃;现蕾期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8℃~10℃;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温5℃以上。果实成熟白天以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当代农业》2014,(21):33-33
草莓入冬开始田间管理,以扣膜保温为主。除大棚、小拱棚双重覆盖保温外,还可以采用叶面覆盖等保温措施。温湿度管理棚内草莓定植后初期要求白天维持25~30℃,夜间以12~17℃为宜,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结果期白天棚温不超过20~25℃,夜间不低于5℃(温度调控目标为10℃);相对湿度以50%为宜。以换气透风来调节温湿度。追肥棚内草莓追肥掌握薄肥勤施原则,一般用0.5%复合肥进行喷施,定植活棵后施1次轻肥,到采收20天左右,再追施1次,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液加0.4%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1.
以秦烟96为供试品种,大棚漂浮育苗温度效应研究表明,本区漂浮育苗温度特征:3月1~10日,气温、育苗大棚棚内气温、盘温、水池水温均低于10℃,烟种萌发期偏长;3月11日至4月20日,随着外界气温上升,棚内气温、盘温、水温稳定通过10℃,且骤升。烟苗子叶平展期一十字期处于温度剧烈波动期;4月21日至5月12日,棚温、盘温相继稳定通过20.0℃,个别时点超30.0℃达极限高点33.0℃;水池水温稳定通过15.0℃,保持在15.O~20.0℃。  相似文献   

12.
1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在管理上要"闷棚"以提高棚温.保证棚内温度白天为32~33℃,夜间不低于15℃.土壤温度在18℃以上.白天温度不高于35℃,一般不进行通风.缓苗期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可适当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3.
温度管理 5—10月上旬,在大棚上覆盖顶膜,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积水即可。10月中旬-11月,在没有严重霜冻的情况下,只要覆盖大棚顶膜并在最低气温低于10℃时覆盖裙边即可。若棚内白天温度超过30℃,则应适当通风;外界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大棚内应采用双层覆盖.即应搭建中棚或小拱棚;  相似文献   

14.
<正>1 温湿度调节 1.1 温度调节。草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所 需的温度不同,应掌握前期高、后期低的原 则。草莓各生育时期适宜大棚温度如下:苗 期,白天28℃-30℃,夜间12℃-15℃; 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10℃: 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夜间7℃ -8℃:采收期,白天20℃-23℃,夜间 5℃-7℃。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运》2010,(1):30-32
(六)伸蔓期管理 1.温度管理。采用全覆盖和半覆盖栽培时,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13℃以上、20℃以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大棚西瓜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气体调节、肥水、整枝及选留瓜等。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等环境条件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应经常进行调节。但只有掌握棚内各种小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调节,做好大棚西瓜种植。(一)棚内温度管理棚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是随外界气温的升髙而增高,随外界气温的下降而下降。棚内的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温差,尤其是昼夜温差更大。越是低温  相似文献   

17.
冬季是大棚草莓生长的关键期,如果管理不当,不仅影响草莓的产量,还会导致草莓口感和商品性降低,最终影响种植户收益,所以种植户注意掌握好以下5点管理技术: 1 保温增光 1.1 温度管理.草莓开花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23 ℃ ~ 25 ℃,夜间10 ℃左右.  相似文献   

18.
设施葡萄小气候预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对南京市浦口区盘城现代农业园开展葡萄大棚小气候观测分析,以研究设施葡萄大棚内小气候变化规律,更好地为开展葡萄农业气象服务。结果表明,棚内日平均气温较棚外高3.5℃左右;棚内日平均湿度与棚外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建立的预测模型冬、春、夏季日均气温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0、0.580、0.432℃,日均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7%、3.12%、1.30%;棚内日平均温度、湿度和棚外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日平均湿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2,(11):36
1.温度控制 温度调控常用办法为揭膜换气和增加覆盖物.冬季大棚一般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西瓜、豇豆等喜温瓜菜,一般适宜温度20~30℃,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白天应充分采光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夜间温度15℃以上时可不停止通风.  相似文献   

20.
白粉病是一种易发生、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是大棚草莓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每年10月下旬大棚扣膜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湿度升高,草莓白粉病开始进入危害期。特别是夜间温度低、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大棚,白粉病不但发生早,而且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