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40年来,美国甘蔗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68年起,迄今已经注册147个甘蔗品种.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甘蔗产区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其中,佛罗里达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L41-223、CP63-588、CP70-1133、CP72-1210、CP72-2086、CP78-1628、CP8D-1743、CP80-1827、CP88-1762和CP89-2143等;路易斯安那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P52-68、CP65-357、CP70-321、CP74-383、LCP85-384和HoCP96-540等.从甘蔗品种选育推广的历史总体表现来看,虽然每年都有甘蔗新品种释放,但是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6~8年出现一个.美国甘蔗育种的运作管理方式对确保美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是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的重要来源,部分品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甘蔗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美国甘蔗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68年起,迄今已经注册147个甘蔗品种.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甘蔗产区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其中,佛罗里达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L41-223、CP63-588、CP70-1133、CP72-1210、CP72-2086、CP78-1628、CP8D-1743、CP80-1827、CP88-1762和CP89-2143等;路易斯安那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P52-68、CP65-357、CP70-321、CP74-383、LCP85-384和HoCP96-540等.从甘蔗品种选育推广的历史总体表现来看,虽然每年都有甘蔗新品种释放,但是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6~8年出现一个.美国甘蔗育种的运作管理方式对确保美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是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的重要来源,部分品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甘蔗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3.
正1甘蔗常见的病害甘蔗在生长发育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甘蔗病害,一旦发生病害就会导致甘蔗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变化,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1.1凤梨病甘蔗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为凤梨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和台湾地区。该病害主要是种子受到感染或是土壤存在病菌引起的,从甘蔗种苗两端的切口处入侵,呈凤梨般的香味,在前期切口呈现红色,后期种苗就会变黑。该病害危害性较大,影响甘蔗种子的发芽,破坏种苗的内部结构,使  相似文献   

4.
PCR技术在甘蔗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病害是制约甘蔗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病害检测在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繁育以及植物检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PCR技术在甘蔗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以及植原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并列出相应的检测引物,为相关科研人员检测甘蔗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育种场CP品种几种病害的近况。这些病害包括甘蔗温性嵌纹病、甘蔗黄叶综合症、甘蔗干梢腐病、甘蔗杆状病毒病和白条病。这些病害信息对我国的甘蔗引种工作(特别是品种检疫工作)和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甘蔗病害和虫害是甘蔗比较大的危害。病害和虫害一发生,即使使用药剂,收效也不是很不理想,因为病原已到达组织内部,以至甘蔗最初在组织和形态上改变,继而在甘蔗的外观才呈现各种病症,而大部分杀菌剂和杀虫剂难以渗到甘蔗的中心内部。因此,甘蔗病害和虫害的处理应当以预防为主、实地考察、综合防治的原则,扫除有利于病害生长、发育、传播、繁殖、致病的要素,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预防病虫害,使甘蔗的病虫害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甘蔗病毒病种类和发生情况,明确其病原病毒种类及分布,为针对性地开展甘蔗病毒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对广西14个地市主要甘蔗种植区的甘蔗病毒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样,用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广西蔗区发生的病毒病主要为甘蔗花叶病,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发生;甘蔗黄叶病在大部分蔗区发生,但程度不及甘蔗花叶病.采集的192个样品中有116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高粱花叶病毒(SrMV,占47.9%)、甘蔗花叶病毒(SCMV,占15.6%)和甘蔗黄叶病毒(SCYLV,占6.8%),其中SrMV和SCMV复合感染占5.7%,SrMV和SCYLV复合感染占1.6%,SCMV和SCYLV复合感染占2.1%,SrMV、SCMV和SCYLV3种病毒复合感染占1.6%.[结论]目前广西甘蔗种植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主要由SrMV和SCMV引起,且病毒复合感染较严重,需在甘蔗健康种苗的培育和生产中加强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8.
种传甘蔗病害及温水脱毒种苗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国外引进的甘蔗主要病害标准抗原抗体,建立了甘蔗细菌和病毒病害系统的血清及PCR检测方法和实验技术体系,可为种传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温水脱毒种苗生产及推广应用、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2010~2012年采用定点踏查、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广西甘蔗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甘蔗病害21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细菌病害1种,病毒病害2种,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凤梨病、梢腐病、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发生较普遍,是广西蔗区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概述广西甘蔗常见的病害的症状、流行危害以及对应的防治技术,为广西甘蔗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走访、调查以及互联网查询等方式对广西甘蔗病害特征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归类分析。【结果】广西甘蔗发生病害的影响因素有的气候条件、种植管理技术等;广西蔗区主要病害有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甘蔗线、虫病大螟、小地老虎,发生较为普遍。【结论】掌握常见甘蔗病害特征特性,选用抗病及无病种苗,改善土壤环境,加强病害的预防是减少甘蔗病害、降低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细胞工程、基因转移、遗传工程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必备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甘蔗种植大国已在基因文库构建,分子标记或基因定位,甘蔗病害分子诊断及转基因甘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四个方面加以简要介绍,以促进我国甘蔗抗病育种和病害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甘蔗主要真菌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广西蔗区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甘蔗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随机踏查、种植户随访、资料查询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广西蔗区甘蔗真菌病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并采集病害样本,通过病原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确定真菌病害的种类.[结果]共采集和鉴定出13种主要真菌病害,分别为:黑穗病、凤梨病、梢腐病、锈病、叶焦病、赤腐病、轮斑病、褐条病、褐斑病、虎斑病、白疹病、眼点病、黄点病,其中发生严重并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有黑穗病、锈病、梢腐病和凤梨病.[结论]黑穗病仍然是对甘蔗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生产中急需选育高抗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以替代现有的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蔗亲本对甘蔗病害的抗性及病害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性状遗传力,为开展甘蔗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63个甘蔗亲本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丁当点)、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下简称百色点)和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资中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资中点),实施两轮田间自然抗病性评价,并进行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丁当点、百色点和资中点分别发现甘蔗病害18、17和15种。除花叶病和黑穗病外,发病相对较重的还有褐条病、赤腐病、轮斑病、黄点病和叶枯病,其病情指数均大于10.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害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不同,且多数病害的互作方差占比高于主效应方差占比。试验点内联合分析时,丁当点内亲本方差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的病害为轮斑病、赤腐病、黄点病、锈病、褐斑病、梢腐病和紫斑病,百色点内亲本方差显著或极显著的病害为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梢腐病和叶焦病,资中点内亲本方差显著的病害为赤条病;所有试验点联合分析时,亲本方差显著或极显著的病害为轮斑病、黄点病、赤腐病、叶焦病和紫...  相似文献   

14.
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甘蔗叶部病害,被侵染后病毒能分布病蔗全身,该病是一种传播极强的病毒性病害,在世界上主要的甘蔗生产国和地区肆虐,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降低蔗糖的含量及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甘蔗花叶病的病症及危害、甘蔗花叶病病原生物学特征、病毒的寄主与传播、病原的鉴定与检测、对甘蔗花叶病的防控等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甘蔗丛孽病的原生质与3种主要病害有关:甘蔗白叶病(SCWL)、甘蔗丛孽病(SCGS)和甘蔗黄叶病(SCYL)。在亚洲许多地区甘蔗丛孽病和甘蔗白叶病正成为甘蔗种植业的主要威胁。甘蔗丛孽病和甘蔗白叶病的症状表现为完全丧失叶绿素的白叶和大量的分蘖,使植株像草一样丛生。在印度,甘蔗丛孽病植原体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影响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病原,为甘蔗抗花叶病育种、种质筛选及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主要蔗区采集不同品种显症或不显症甘蔗叶片,提取RNA后采用甘蔗花叶病毒(SCMV)、高粱花叶病毒(SrMV)、玉米矮化病毒(MDMV)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特异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将目的片段克隆并测序;病毒CP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在收集的48份样品中检测出SrMV阳性33份,SCMV阳性2份,SCMV和SrMV复合侵染1份,未检测到MDMV和JGMV.花叶病的发病率为75.0%,其中,SrMV、SCMV及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发病率分别为68.8%、4.2%和2.1%.台糖系列及其他引进品种的甘蔗花叶病感病率较高,桂糖系列品种的感病率相对较低.[结论]甘蔗花叶病已在广西大部分蔗区发生,其致病原以SrMV为主,SCMV零星发生,由SCMV和SrMV复合侵染的甘蔗花叶病发生机率较低.广西蔗区可能存在其他种类病原病毒引起的甘蔗花叶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蔗杂交组合及亲本的抗病特点,为甘蔗亲本和杂种后代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46个甘蔗家系试验新植实生苗的主要农艺性状、梢腐病、黑穗病、叶片病害和宿根梢腐病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方差、配合力分析等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甘蔗新植实生苗以叶片病害为主,丛发病率极高,主要种类有赤腐病、环斑病、褐条病、紫斑病和黄点病;宿根蔗梢腐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新植;相关分析发现新植实生苗黑穗病发生将影响蔗茎产量;梢腐病与叶片病害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宿根梢腐病发病率、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偏低.梢腐病发病率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不存在非加性效应.在前20位亲本中,叶片病害病指数的育种值最高,其次是梢腐病情指数,叶片病害可选率较低;在组合效应中,梢腐病、叶片病害和叶片病害可选率表现相对较好的家系分别有87、74和50个.[结论]不宜用新植实生苗进行甘蔗黑穗病和梢腐病的抗性评价,评价宿根蔗梢腐病抗性时可根据环境变异大小选择选病情指数或株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甘蔗生育期长,容易吸引大量昆虫和感染各种病害。在甘蔗品种选育程序中,甘蔗对这些生物胁迫的耐性或抗性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要了解甘蔗生物抗性来源,需要熟悉甘蔗的分类,而各种甘蔗野生品种因具有生物抗性特征,亟待开发利用。现今种间杂交是许多甘蔗抗病育种程序的基础。文章试图简要探讨甘蔗育种的历史和今后甘蔗品种生物抗性培育的策略,详细讨论了世界大范围内出现的甘蔗病害如宿根矮化病、锈病、黑穗病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了分子标记的应用范围,基因识别的困难以及对一些抗病抗虫性状遗传转化试验取得的进展,还讨论了一些可作为目前甘蔗系谱选育方法的有效补充方法,例如先进的计算机化杂交设计方法和群体选育等,这些方法在今后甘蔗抗性品种选育中将具有很大的利用前景,可保正蔗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均有种植,其生长周期长,从下种到收获均有病害发生。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我国蔗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既适宜甘蔗生长,也适宜各种病  相似文献   

20.
甘蔗生育期长,容易吸引大量昆虫和感染各种病害。在甘蔗品种选育程序中,甘蔗对这些生物胁迫的耐性或抗性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要了解甘蔗生物抗性来源,需要熟悉甘蔗的分类,而各种甘蔗野生品种因具有生物抗性特征,亟待开发利用。现今种间杂交是许多甘蔗抗病育种程序的基础。文章试图简要探讨甘蔗育种的历史和今后甘蔗品种生物抗性培育的策略,详细讨论了世界大范围内出现的甘蔗病害如宿根矮化病、锈病、黑穗病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了分子标记的应用范围,基因识别的困难以及对一些抗病抗虫性状遗传转化试验取得的进展,还讨论了一些可作为目前甘蔗系谱选育方法的有效补充方法,例如先进的计算机化杂交设计方法和群体选育等,这些方法在今后甘蔗抗性品种选育中将具有很大的利用前景,可保正蔗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