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以来,我站承担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稻田生态养蟹高产高效技术研究”项目,并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获得2005年度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河蟹养殖1.田间工程与配套设施建设(1)田块选择:稻田养蟹的田块要求不漏水,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笔者在盱眙虾味稻生态农庄有限公司试验了一稻一虾一鱼(水稻+小龙虾+黑鱼)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基地概况基地总面积20公顷,其中虾稻共生面积13.33公顷。2020年6月,约有10.67公顷虾稻共生田块被用于开展一稻一虾一鱼立体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二、田间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们进行了中稻田养殖尼奥鱼高产技术试验,取得了亩产鱼超百公斤、亩均毛利超千元的好成绩,现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1.1 田块选择选择靠近灌溉渠的低畦地5.0亩。该田块为粘性壤土,保水性能好。1.2 田间工程实施由于该田块近似正方形,所以在田间开挖成“田”形鱼沟,并在田头一角开挖一个暂养塘。其中,围沟宽2.5米、深1.0米;腰沟宽1.5米、深0.8米;暂养塘长10米、宽6.5米、深1.5米。沟、塘面积占总面积的23.5%。田间工程在1998年秋播时实施结束。1.3 苗种投放本试验于4月26日投放鱼种,由于当时小麦尚未成熟,故先将鱼种投放于暂…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贵州三穗县实施稻鱼生态种养扶贫工程,取得较好效益,现总结如下。一、稻田养鱼实施规划1.实施地点与田块选择贵州三穗县9个乡镇,实施稻田总面积2.56万亩。选择相对集中连片、水利条件好,不涝不旱的稻田。2.田间工程全县推广"垄稻、沟鱼、十字溜"模式。一是加高加宽加固田坎,田坎加高到30~40厘米,  相似文献   

5.
正近两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稻鳅共生作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主推模式之一在杭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在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了水稻、泥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选址:实施稻鳅共生试验单个稻田田块面积约7亩,分为4块,总面积3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一般可分为稻渔间作、稻渔连作和稻渔轮作3种。稻渔间作是在田间开挖"日"或"田"字形、面积不超过10%的鱼沟、鱼窝,进行稻渔生态种养模式。稻渔连作是一个田块的一部分面积实施水产养殖、一部分面积种植稻麦两茬进行粮、渔种养连作生态种养模式。稻渔轮作是某田块长期种植或养殖某一农作物或水产养殖,为避免土质、底质僵化和减少病、虫、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 )5 3 稻田养虾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 ,调整养殖品种 ,利用稻、虾共生关系 ,既增粮 ,又产虾。 667m2 增稻谷 5%左右 ,产虾 15— 30kg ,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5 3 1 田间工程建设5 3 1 1 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无污染、土质好、保水力强、不易受洪涝影响的田块。5 3 1 2 开挖虾沟、虾池。在田块开挖好虾沟、虾池、视田块大小 ,在田块中间适当开挖虾沟 ,与田块四周的沟串通 ,呈“田”、“十”、“井”字型。四周的虾沟宽 1 5m左右、深 0 8m ;田块中间沟…  相似文献   

8.
刘勃 《科学养鱼》2000,(7):23-24
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稻田养虾、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试验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点1、2、3采取稻田养虾模式 ,点4~9采取稻田虾蟹混养模式。2.田间工程 :在田块四周开挖深0.8~1米、宽3米的环沟 ,坡比为1∶2.5 ;在田块中央开挖深0.8米、宽2米田间沟 ,呈“ ”或“ #” ,坡度为1∶2。在田块进水口开挖深1~1.2米、宽3~4米、长10~15米的暂养池 ,坡比为1∶2.5 ,挖土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左右 ,所挖土方用于加宽、加高、加固埂圩。3.防逃设施 :稻田虾蟹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田间改造(1)以5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沿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宽3米、底宽2米、深度为1.5米左右,面积占总面积6%~8%,并在田块一边留出4米左右宽的机械便道。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我们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昆山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稻、蟹种"综合种养试验,试验稻田面积68亩,收获水稻143.6千克/亩、蟹种56.5千克/亩。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一、蟹池准备1.开挖鱼沟单块稻田5~10亩,共8个田块,2018年秋季收割完水稻后开始田间工程,在南北两边距田埂2米处挖上口宽5米、深1.5米、坡比1∶2.5的东西向鱼沟。  相似文献   

11.
一、材料与方法1.低洼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1)低洼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低洼稻田,面积以10~20亩为宜。(2)田间工程建设:环沟沿田埂内侧1~2米处开挖,沟宽2~3米、深1~1.5米。田间沟与环沟相连,视田块大小挖成"十"、"井"字形,沟宽、深均0.5~1米。暂养池(沟)位于稻田一端,宽5~10米、  相似文献   

12.
中稻田主养殴江彩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殴江彩鲤,俗名田鲤,因其在原产地适生于水田而得名。1999~2002年我站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田鲤引进、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稻田选择与整理选田选择本市雪岸镇石桥村连片稻田2.0公顷(280米×71.4米),该田块粘性壤质,田基平整,水源方便(由防渗渠供水)。田间工程在田块对角分别安上进排水涵洞,并用适宜网目的金属网片制成拦鱼栅,以浇制的混凝土阀门控水。5月下旬,小麦收割后,实施田间土建工程。在田内四周距田埂2.0米挖宽为3.0米、深1.2米的田沟;田间纵横腰沟呈“井”形摆布,规格为2.0米×1.0米。…  相似文献   

13.
为调整水产品养殖结构,开辟新的农民增收途径,2005年我们在吴忠市利通区灵北村利用连片的30亩稻田进行稻田养蟹试验,取得了蟹、稻双丰收的理想效果,为大面积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一、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1.田块选择稻田面积30亩,稻田的肥力水平中下,排灌方便,保水性好。水源为黄河水,水量充足且无污染。2.开挖蟹沟为给河蟹提供充足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荷藕种植面积的扩大,鲜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规避单纯长藕的风险,近几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藕田中试验套养小龙虾的复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套养田块一般亩产鲜藕1500千克、小龙虾50千克左右,比单纯长藕亩增效1000元左右,现将其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1.藕田条件宜选择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6~7、田底平坦的田块,每个藕田面积在100亩左右。要求水源充足、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水质良好。2.进排水系统在田块的一角建进水口,抽水入田,并用密眼网袋套住进水管,防止野杂鱼、虾随水进入。在进水口对角田块的另一端环沟底部建出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发,平均每百株水稻蜘蛛的数量分别是常规稻田的2.34、4.00、8.08和5.47倍,虱蛛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虫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稻—虾—鳖共生田块每亩(15亩=1 hm2,下同)平均利润为7 16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常规种植的对照组田块每亩平均利润为370元。  相似文献   

16.
王亮  刘瑜 《科学养鱼》2000,(12):27-27
稻田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小、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稻田养蟹蟹稻共生,蟹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同时,水稻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避敌、栖息的场所,可获得蟹稻双丰收。   一、田间工程   1.田块选择: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强的田块,田块面积可大可小, 10亩左右为宜。   2.田间工程:稻田东西向、长方形,沿田埂内侧挖环沟,宽 1.0~ 1.2米,深 0.5米,坡度为 1∶ 1.2,视田块大小挖“十”字或“井”字畦沟,畦沟与外环沟…  相似文献   

17.
稻田培育蟹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田间工程建设田间工程由环沟、田间沟和育苗池组成。环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1米,深80厘米。田间沟开成“川”字型,沟宽1米,深0.5米,田间沟的间距为4米,规划养殖两年后将原田间沟填平,在4米宽的田块中央重新开挖田间沟,这样既可避免田间沟养殖数年容易发生病害,又可使沟中的淤泥肥田,利于水稻的生长。建成100m2育苗池一只,深80厘米,用于强化培育大眼幼体,也可作为收获扣蟹的暂养池。在环沟中移栽水花生,占环沟总面积的1/3。这种田间工程水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1/4,活动空间大,利于河蟹生长。2 苗种选购蟹苗成活率的高低,苗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得到快速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传统的养殖模式造成了河蟹养殖的产量低、成蟹规格小且质量差。在同等自然条件下,为探索出一个高产、高效、高质量、大规格成蟹的生态养殖模式,2002年,我们在盘山县坝墙子镇进行了“稻田仿生态养殖成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田块的选择选择在临近水渠、水源相对充足的坝墙子镇姜家村,稻田面积700亩。二、田间工程及水稻种植方式1.田间工程的修建 为增加稻田养蟹的水体,增加水从养殖户的越冬池中购买,不买市场上零收整卖的蟹种。2.蟹种规格、放养…  相似文献   

19.
单莹  高士杰 《黑龙江水产》2007,(5):33-34,37
一、田块的选择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溢洪区和排水汇集的田块及严重漏水又没补水条件的田块不能养鱼。2、地势平坦,倾斜度低,土质保水力强的田块适合养鱼。3、严重草荒、新开垦的生荒田块(旱田改水除外),在一、二年内不宜养鱼。二、田间工程1、田埂的标准田埂的高度应超过水稻生长期要求的最高水位,养鱼稻田的内田埂高度40cm,顶宽30cm,底宽50cm以上;外田埂高50cm以上,顶宽40cm,底宽60cm。如果当地易受涝灾,外田埂规格还应适当加大,并在外埂上留一个溢洪口,口宽1m,口埂高20cm。田埂必须整实坚固,防止漏水、坍塌…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殖大规格河蟹是生产单位新发展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作者从养殖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清池清毒、成蟹暂养池选择和工程要求、蟹种选择和放养及养成管理等作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