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区域的养殖尾水大多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沧州对虾综合试验站于2016-2017年利用海水虾塘养殖尾水养殖卤虫,变害为宝,既利用了养殖尾水,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在烟台滨海地区以高密度、集约化为特点的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模式发展迅速,据统计,2021年烟台市刺参养殖面积58.9万亩,年产值达到60.6亿元。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尾水直排入海、排放量大以及尾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特征指标较高的问题,对排放区域周边海洋环境构成较大压力。目前,国内对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缺少技术研发和成熟案例,本文依托烟台某刺参工厂化海水养殖基地,研究构建适合的尾水处理系统并实施应用,有效提高了尾水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养殖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现有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海水养殖企业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更高效地处理养殖尾水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海水养殖业作为大连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2022年大连市海水养殖面积达42×104hm2,其中规模养殖面积为27.3×104hm2,水产品产量为196×104t[1]。伴随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养殖尾水直排入海后,影响了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海水养殖尾水里污染物主要包括残饵、生物粪便和其他有机质碎屑,其中氮(N)、磷(P)等排放量超过近岸海域环境承载力,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以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海水养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和这些尾水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对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各种方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尾水处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海水养殖以鱼、虾为主,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排放到尾水池塘后,对池塘水体、底泥等造成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随着国家“环保风暴”升级、养殖污染监管措施的加强,水产养殖亟须探索一种尾水处理新模式,既能生态处理养殖尾水,又能对尾水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水产养殖业产能不断提高,养殖尾水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加大。对不达标养殖尾水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配套的处理设施设备,使其达标排放。本文针对凡纳滨对虾海水土塘养殖模式,以北仑区顶家牛水产养殖场为例,构建相应的尾水处理系统,经系统处理后的尾水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种海马齿,池塘中层吊养牡蛎,池塘底层底播硬壳蛤的方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该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唐山市海水养殖模式尾水污染状况,2020年,对唐山市主要沿海县区7种海水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状况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监测内容共5项,包括:COD、总氮、总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分别对养殖进水和尾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7种养殖模式尾水COD全部合格,合格率远超过进水。无机氮进水和尾水均超标,进水超标率远高于尾水。进水、尾水无机氮随季节变化情况:秋季>春季>夏季。总氮、总磷尾水超标率高于进水。总氮的随季节变化情况:春季>秋季>夏季。总磷随季节变化情况:春季>夏季>秋季。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进水、尾水均超过限量值的3倍。研究表明: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是唐山市海水养殖进水、尾水主要超标指标。尾水中总氮、总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超标主要是由于进水超标所导致。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海水养殖现状及海水养殖污染物,介绍了海水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以上2种或3种处理技术的方法.提出,利用水产养殖与植物或藻类种植相结合的系统进行尾水处理,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对加强陆基海水养殖尾水治理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海水养殖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经营管理粗放、长期无序发展、养殖尾水普遍缺乏处理、污染海洋环境等问题[1],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3种水力负荷条件(V1=0.50、V2=0.19、V3=0.10 m/d)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水力负荷状态下,该系统对于海水养殖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时,去除率均较低(最高去除率为36.25%),水力负荷状态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水力负荷为0.50 m/d时,总氮(TN)的去除率为49.50%;在0.10 m/d时,TN去除率达到85.90%。活性磷酸盐(PO43–-P)的去除率受到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最低去除率为77.44%。水力负荷状态会影响系统内氮、磷的浓度变化: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下行池中氮污染物去除率在80%以上;上行池则会在高水力负荷状态下产生硝酸盐氮(NO3–-N)或亚硝酸盐氮(NO2–-N)的累积,影响出水水质。PO43–-P的吸附转化主要发生在下行池的中上层,水力负荷越大,PO43–-P的吸附转化就越靠近系统后程。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主要分布于黄海和渤海海域,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山东、河北及辽宁等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华污染在我国近海已日趋严重。除了受工业、生活等废水废弃物排放的影响,海水养殖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但是这种污染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方法控制污染,修复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式进行海水养殖,就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本文就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及对策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粤东饶平县柘林湾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湾口朝南,海域面积达68~70km。是我国沿海18个重点海水养殖区之一。海水养殖对海湾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而柘林湾是我国受海水养殖业影响最显著的海湾之一。目前,柘林湾海域环境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1998~2001年的资料,近10年来,由于海水增养殖业的过度发展和周边人口与经济的急速膨胀,加上污水处理能力的长期滞后,该海域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和评估唐山市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唐山市几种主要海水养殖模式的进水和排放水水质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各监测指标排放水与进水相比的增加量,并与唐山市主要河口入海污染物和海水水质指标稳定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除南美白对虾育苗总磷、河鲀工厂化养殖总磷、海参池塘养殖总磷和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养殖氨氮排水平均值比进水平均值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上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唐山市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影响极小,海域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完全可以消除唐山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海域使用证”的发放是否合理,颇有争议。发证就要收费,这个收费的标准是:每年每亩海域不得低于100元。收费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从事海水养殖业和定置捕捞业的渔(农)民。那么这费收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情、是否符合国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经济政策?我国海水养殖业现状如何?是不是我们沿海的养殖渔民已富裕到国家非征收这笔费用不可的程度?本文从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海水养殖从业主体构成、海水养殖渔民收入情况等三方面并以大量的事实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养殖环境现状的底数,进而为开展养殖环境修复和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组于2019年6月至9月,对河北省海水养殖主产区唐山、沧州等市部分区域海水池塘主养品种对虾和河鲀开展一个养殖周期的养殖尾水调查。主要测定了无机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和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