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淡水河流、湖泊,属大型肉食性鱼类。于1983年引入我国大陆,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我国大口黑鲈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春季放苗,当年年底养成上市,销往全国各地。每年4月份以后,南方大口黑鲈供货量少,可上市的大口黑鲈少,特别是夏季,温度高,运输不便,使得北方地区售价上扬。根据我们在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间对天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在天津地区批量养殖大口黑鲈、丰富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13年在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大口黑鲈的成鱼养殖。春季投放经过温室越冬的"优鲈1号"一龄鱼种,夏季高温季节陆续出池,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土池,长方形,面积22亩,保持  相似文献   

3.
正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从美国引种大口黑鲈进行养殖,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同年引入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养殖发展,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遍布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其中广东省的养殖量最大,大口黑鲈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大口黑鲈1983年首次由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经过多年的养殖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全国养殖的年产量在40万吨左右,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口黑鲈养殖量最大的国家。大口黑鲈"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为主采用传统选育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比普通大口黑鲈快、畸  相似文献   

5.
大口黑鲈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珠三角地区,开始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贵州省于2007年前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己普遍开展大口黑鲈网箱养殖,2018年网箱养殖拆除,产量急剧减少(周路等,2007).2019年贵阳市在高位池开始尝试养殖该品种,2020年5-10月,笔者对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进行了试验研究,为贵州山区大口黑鲈产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淡水鲈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我国养殖的淡水鲈主要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宝石鲈Scortum barcoo、梭鲈Lucioperea lucioperca与河鲈Perca fluviatilis等,它们均为鲈形目鱼类,目前以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最多、养殖规模最大。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自然分布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是北美最重要的游钓鱼类之一。大口黑鲈为广温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易起捕、肉质鲜美及无肌间刺等优点而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台湾地区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1983年人工繁殖获成功,并引入广东省,在广东省顺德市首先开始养殖。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大口黑鲈的影响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于1983年引进我国,其生长快、抗病性强,且市场价格较高,配合饲料养殖技术成熟,适合咸淡水养殖、集约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2]。温度是影响大口黑鲈生存繁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各地区不同时节温度变化影响,大口黑鲈养殖生产也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生长、繁育、驯食等[3]。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大口黑鲈池塘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为典型肉食性淡水鱼类。自20世纪80年代引人我国后,因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病害少、适温性广、肉多刺少、营养丰富的优点,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产量逐年递增,2016年产量达37.4万t,2017年产量达45.69万t,增幅为淡水鱼类最高,达31.57%。北方地区的河南、天津、山东等地的加州鲈养殖规模、产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增长,苗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北方地区的苗种主要来自广东、江浙地区,苗种繁育本地化需求明显。  相似文献   

9.
优鲈一号     
正优鲈1号是以国内4个大口黑鲈养殖群体为基础选育种群,采用传统的选育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以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生长快速大口黑鲈俗名加州鲈,原产于北美地区,自1983年引进我国大陆,经养殖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全国的年产量保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推广大口黑鲈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顺德大口黑鲈养殖的持续发展,区农业局水畜科、乐从镇农村办、区水产商会联合在乐从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大口黑鲈标准化养殖、流通研讨会,大口黑鲈养殖比较集中的乐从、龙江、勒流等3个镇从事大口黑鲈养殖、冰鲜鱼贸易和产品流通的从业者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被喻为"第五大家鱼"的大口黑鲈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大,而目前大口黑鲈的养殖仍然以池塘、网箱等养殖模式为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符合水产行业发展趋势。工厂化循环水应用于大口黑鲈的养殖中,既能减少养殖病害,优化尾水处理,又能提高产量,提升经济效益,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对大口黑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进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流水槽-池塘接力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中的存活率、生长、性腺成熟、饵料系数的差异,以探索大口黑鲈流水槽-池塘接力养殖新模式的可行性.在8月初将大口黑鲈鱼苗(初始平均体重为23.933 g)分别放养于池塘和水槽中养殖,并于次年4月份将流水槽养殖的大口黑鲈转入...  相似文献   

13.
<正>加州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洲,又名大口黑鲈。因其味美少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捕捞、养殖技术成熟,于1983年被我国引进并作为名优新品种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加州鲈养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受市场需求的驱动,产业内的各项分工更加明确,加州鲈的养殖技术正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1983年引进大口黑鲈,1985年突破人工繁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口黑鲈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全国大口黑鲈养殖产量达到470 000吨,养殖面积18 700公顷(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为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在2015年开始示范推广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共建“跑道”数量占全国19%,位列全国第二,浙江省内现开展的养殖品种包括加州鲈、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并于1983年人繁成功,同年大口黑鲈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广东省,现已作为优质鱼类进行推广,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是我国大宗特色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肉质鲜美、无肌间剌、适合冷(冻)藏和初深加工等特点。201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培育出大口黑鲈养殖新品种“优鲈3号”,实现了良种的更新换代,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2019-2023年,我国大口黑鲈养殖总产量由43.4万吨提升至80.2万吨,增长了约84%,养殖区域覆盖全国29个省市。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存在循环水池流速慢、养殖中后期溶氧低、病害多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探索了一种工厂化纯氧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新模式,并开展了养殖试验。试验表明,在合适的流速和稳定的高溶氧环境内,大口黑鲈养殖周期缩短,全程没有病害发生,养殖效益显著。一、当前循环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人工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对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生长速度、鱼体生理健康的影响,以池塘养殖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在临近的2口池塘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池塘水面积9×667m~2)和冰鲜鱼(池塘水面积10×667m~2)157 d、162 d。养殖过程中,定期打样采集大口黑鲈的体长、体质量数据;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2种投饲对大口黑鲈的体长、体质量与养殖时间的回归方程基本一致,而体长、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则是饲料养殖的大口黑鲈略大于冰鲜鱼组的结果;冰鲜鱼养殖的大口黑鲈出现营养过剩、存在发生营养过剩性疾病(如脂肪肝)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口黑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池塘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直港村村民卜虎根2001年开始养殖大口黑鲈,已积累了13年丰富的养殖经验。但是,近几年越来越感到普通大口黑鲈苗种培育难度大、成活率低,成鱼养殖生长慢、病害多、饲料系数高,逐渐认识到种质优劣对养殖生产的重要性。2014年,卜虎根作为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优鲈1号"项目示范区养殖户,使用大口黑鲈"优鲈1号"苗种取代普通大口黑鲈苗种开展养殖,在苗种  相似文献   

20.
刺参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北方地区进行养殖,在我国南方地区至今尚未进行规模化养殖,刺参虽属寒温带品种,但实践证明,利用南方冬春季自然水温处于刺参最适生长水温范围的有利条件,开展刺参养殖是可行的。据报道,2001年冬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连续5年从山东引种,进行刺参海底网笼、网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