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小龙虾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虾多少,看水草""养好一塘虾,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水草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遮阳、躲藏、蜕壳场所,增加池塘溶氧,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品质。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控制水温,为小龙虾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虾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得好,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经验。一、水草的栽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  相似文献   

3.
张厚冰 《内陆水产》2007,32(12):18-19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螃蟹的重要前提。我站从2000年开始种草养蟹,不断摸索,现在把有关水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河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4种: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这4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为养殖河蟹最好的水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渔谚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户对于水草的生长和维护日益关注。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维护谈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水草的栽种河蟹养殖过程中,12月-翌年1月,河蟹塘开始清塘;1-3月份开始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选择优良的水草种子是栽种能否成功的关键点,部分河蟹养殖区域发生过由于种子的问题出现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蟹虾池塘的养殖技术管理尤为重要,应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现将养殖管理介绍如下:一、分疏水草,调控好蟹虾池塘水草的覆盖率蟹虾养殖池塘的水草一般以伊乐藻为主,适当搭配其他几种沉水植物,使全年养  相似文献   

7.
正一、种植水草的意义"蟹大小,看水草""想养一塘蟹,先种一塘草""蟹多少,看水草"等之类的说法,说明了要养出大规格、高产量的一塘河蟹种植水草的重要性。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更是能够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提供河蟹栖息蜕壳的场所。如果在水草种植养护过程中出现栽种不合理、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能利用好水草的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克氏螯虾(以下简称龙虾)加工产品出口供不应求,餐饮美食消费急剧增加,龙虾保健美容市场的研究开拓,发展龙虾人工养殖已愈来愈受到水产业的普遍关注。但是,龙虾究竟能否养殖,技术是否成熟,产量、规格、效益到底怎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龙虾池塘几种模式的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陡湖区域4个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进行,分别按龙虾专养,鱼、虾混养,蟹、虾混养,鱼、鳖、虾混养4种模式进行。池口面积平均1.3公顷,池深1.5米左右,坡比1∶2.5左右,水草丰盛,3月5日统一干塘清塘,每6…  相似文献   

9.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杰 《齐鲁渔业》2007,24(9):21-22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已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文将水草的作用介绍如下:1为鱼虾蟹提供丰富的饵料鲜嫩的水草具有营养丰富,摄取方便,适口性好、无污染等特点,是河蟹、青虾和草食性鱼类等喜食的天然饵料,如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等。水草的茎叶和根部根须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  相似文献   

10.
成蟹池中的水草维护是整个养蟹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如何保持蟹塘中水草不腐烂、可持续生长,是成蟹养殖的主要技术之一,我们使用蟹草双向滋养液(江西天意公司生产)对成蟹池水草进行维护,取得了较满意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而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不仅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还可以提供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同时,水草还能吸收池中氨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等,直到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现具体介绍水生植物在河蟹养殖中的几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前提,俗话讲"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乡水产推广站从2005年开始在池塘中种草养蟹,不断摸索,总结出有关蟹塘中水草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中水渔药有限公司联办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种植能否成功已成为河蟹养殖能否获利的关键因素之一,苦草(扁担草)这个首先被应用于河蟹养殖的水草品种因具有籽量多、种子采收容易的优势而得到迅速推广,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苦草不是目前最适宜的河蟹养殖专用水草品种。主要原因是:①苦草播种后期种群的扩大完全依赖其分蘖,而河蟹喜食苦草嫩苗和叶芽,所以苦草极易受河蟹破坏,一般蟹池6月份便会有大片苦草完全被河蟹从根部夹断,有的塘口甚至5月份便已不见苦草踪影,若…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虾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可给虾蟹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净化水质、提供绿色饵料等,种好水草是成功养殖的关键环节。但有些养殖朋友在水草养护管理中,往往只注重水草茎叶的生长状态,而忽视了底泥中根系的生长。水草的生长发育,必须是在根系吸收底泥中养分的基础上实现的。根系生长强大,活力强,吸收肥多,茎叶生长就能好。俗话说"根深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水草管理中要重视根系的保护和培养。一、水草根系的功能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主要水草品种的根系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蟹谚说得好:"要想养好一池蟹,先要种好一池草","要想多养蟹、养大蟹,就要种好草、养好草"。由此可见,水草在蟹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决定着河蟹养殖的产量、规格和品质。究其原因是水草不仅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溶氧、遮阳降温的作用,而且还是河蟹喜食的天然植物性饵料和栖息、蜕壳、避敌场所。因此,水草的栽种与养护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河蟹养殖的成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广大养蟹者因予以高度重视。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蟹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桐封 《科学养鱼》2003,(11):61-61
我国虾蟹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仅有大量的海捕虾、蟹,而且还有面广量大的淡水虾蟹。江苏省沿海、湖区又是全国虾蟹类重点产区之一,除海水养殖对虾外,天然捕捞的有哈氏仿对虾、鹰爪虾、葛氏长臂虾、戴氏赤虾、中华管鞭虾、毛虾、虾蛄及海蟹等。淡水虾主要有青虾、白虾、螯虾、罗氏沼虾等,克氏螯虾俗称淡水龙虾,江苏省螯虾年产量约3万吨以上,除满足国内消费外,螯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虾蟹产量和市场分析1.我国虾蟹产量近10年变化我国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为5个,即罗氏沼虾、青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图1显示了我国2007-2016年这5个养殖品种产量变化。5个养殖品种中,克氏原螯虾的年均增长速率最高(12.4%),其次为中华绒螯蟹(5.2%)、青虾(3.6%)和南美白对虾(2.9%),罗氏沼虾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0.6%。10年间,淡水虾蟹产量占比相对稳定,虾类总产量占虾蟹总产量的69%~72%; 2016年我国虾蟹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网围草蟹轮作养殖是我国综合养殖的一种模式。改革以往单纯依靠大湖耙水草养触方法,试验推广在网围内草蟹实行轮作的养殖方式已成为恢复湖泊水草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的一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刘勃 《水产养殖》2000,(3):21-22
1暂养问题刚进的幼蟹在新的环境中为适应稻田复合生态环境的需要,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对刚活保的秧苗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在田间工程设计时进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度1:2.5)左右的暂养池,占稻田面积的8%-10%,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特别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培育与幼虾培育)提高上市规格与成活率。同时在秧苗活棵后放人稻田,减少秧苗被幼蟹糟塌浮出水面或倒状。2种草问题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为模拟虾蟹天然生态环境,必须在稻田消毒后,及时在环沟、田间沟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  相似文献   

20.
比较虾蟹池塘中微齿眼子菜、线叶眼子菜、菹草、空心莲子草和穗花狐尾藻5种水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总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并结合5种水草的生长特性和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估这5种水草在淡水虾蟹养殖中的应用价值.试验结果显示:(1)菹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水草,微齿眼子菜、线叶眼子菜和空心莲子草的粗蛋白和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