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设计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奔奔  吴凡  倪琦 《渔业现代化》2012,39(3):13-18,39
以发达国家成功运行的养殖系统为出发点,按照不同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水体流态以及水处理工艺特性的不同,将其归类为4种典型鱼类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常规游泳性鱼类、鲆鲽类、鲑鳟类、鳗鲡等),分析探讨每种工艺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总结工艺流程设计技术特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设计较为特殊的3种模式,从而为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用水资源的减少,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现代渔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将其与物联网更好地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易控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艺,选用微滤机、流化床、低压纯氧混合装置等国内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装备构建硬件系统,使用西门子S7-300 PLC和其它智能仪表设备等构建控制系统,通过易控软件作为人机交互平台将各要素进行整合。该系统实现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过程智能控制、养殖水质精准调控和养殖控制物联网化,具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扩展性强的优点。该系统易于推广,并为将来的福利养殖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渔业现代化》2015,(1):76-77
<正>流水式养殖系统与循环水养殖系统虹鳟福利评估比较为了取得虹鳟养殖场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一系列虹鳟福利指标影响的综合而客观的评价,进行了一个多参数分析。对养殖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虹鳟和养殖在由附近的湖泊供水的流水式养殖系统中的虹鳟的生长、皮质醇和行为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4.
对循环水养鱼池中转盘式生物滤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过滤法在鱼类养殖中曾仅局限于用在将鱼类排泄的有毒污物变为毒性较小的组织。它最有前途的是用在鲑鳟养殖水道和水池的连结中。根据目前的研究工作可以推论,它也可用于温水养鱼,特别是用于排出水的处理以及保持循环水系统中的水质。  相似文献   

5.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饲料生产设备研发、工艺设计及自动化控制,以及现代渔业养殖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强大的技术团队,在对饲料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升级的同时,成功推出PRAS池塘循环水、陆基-生态湿地循环水、陆基-M B B R循环水养殖系统等三种工业化智能化水产养殖模式及配套  相似文献   

7.
正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饲料生产设备研发、工艺设计及自动化控制,以及现代渔业养殖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强大的技术团队,在对饲料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升级的同时,成功推出PRAS池塘循环水、陆基-生态湿地循环水、陆基-MBBR循环水养殖系统等三种工业化智能化水产养殖模式及配套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生长、免疫、血清生化指标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响应,设置了循环水养殖和近海网箱养殖两种模式,进行300 d的养殖实验,通过检测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比较黄姑鱼的生长、免疫及血清生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本实验的循环水和网箱两种养殖模式条件下,黄姑鱼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1%和0.33%,存活率分别为(64.85±4.72)%和(77.50±5.32)%,饵料系数分别为1.21和1.07;溶菌酶、血清葡萄糖、皮质醇指标在两种养殖模式中均有显著升高;Ig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循环水系统中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指标在0~50 d期间均有显著提高,并且都与网箱系统中的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循环水系统中黄姑鱼总抗氧化能力从实验开始时的(7.683±0.731)U·mgprot~(-1)上升到100 d时的(60.808±12.937)U·mgprot~(-1),后期虽有所回落,但仍与0 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网箱系统中黄姑鱼抗氧化指标在整个实验期间变化比较平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循环水系统对黄姑鱼的胁迫大于网箱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受科技发展的推动,生产上出现越来越多新型、高效的养殖模式,有经济能力的养殖户倾向使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俗称"跑道鱼"。苏州鼎兴斯沃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鹏彪详细解答了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IPRS)设施构建及常见问题。2013年,该公司承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苏州吴江的IPRS设备制造项目任务,"全国第一条流水槽就在这里诞生,现已发展到第五代  相似文献   

10.
正本项目以鲟鱼等为主要养殖对象,针对亚冷水性鱼类对水质高要求及生物处理挂膜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构建俄罗斯鲟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于推广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占地面积约240米2,一共2套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每套系统由4个长为3.5米、深1.2米的方倒  相似文献   

11.
正锦鲤(Cryprinus carpiod)是中国当前观赏鱼养殖业的重要养殖品种,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模式,其设施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在养殖过程中易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工厂化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养殖密度大、环境可控性强、生态环境友好、养殖对象生长速度快的优势。研究有关循环水养殖锦鲤的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养殖密度的分析鲜有报道。对于商业养殖来说,探索最优的养殖密度、最大化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绿色环保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循环水鱼菜共生系统(鱼菜组)、紫外灯鱼菜共生系统(鱼菜紫外灯组)及循环水养殖系统(循环水组),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镜鲤(Cyprinuscarpio var.specularis)、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var.ramosa)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菜组、鱼菜紫外灯组处理对镜鲤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影响镜鲤形态学指标,鱼菜组镜鲤肠体比显著低于循环水组。体成分方面,鱼菜组全鱼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循环水组,鱼菜组肝脏粗蛋白显著低于循环水组。鱼菜紫外灯组的细菌总数显著低于鱼菜组。水质方面,鱼菜组、鱼菜紫外灯组可显著降低系统中氨氮、硝酸盐氮及总磷总氮含量,鱼菜紫外灯组硝酸盐氮、总磷及总氮含量显著高于鱼菜组。综上所述,循环水系统耦合水培蔬菜单元可改善系统水质,改善鱼体成分,并且结合紫外灯处理可降低水体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工作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转型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共15000米~2,每个车间由7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构成,每个系统拥有配套的养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小丑鱼(Amphiprioninae),研发了小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1组循环水养殖系统由10个玻璃钢养殖桶和1个水处理玻璃缸及管道系统组成,采用物理过滤、生化过滤、藻板过滤进行循环水处理。1组循环水养殖系统每3个月可养殖产出全长约3.5 cm的商品小丑鱼5 000尾,养殖存活率达80%以上。从2014年至2015年,利用该设施养殖生产出商品小丑鱼10余万尾。和常规的食用海水鱼循环水养殖设施相比,小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减少了蛋白分离器、气浮机、微滤机等设备,增加了藻板过滤设施。研究表明,小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建造成本低、运行能耗低、管理维护简单、水质稳定,可基本实现全封闭循环水养殖,适合进行小丑鱼等海水珊瑚礁观赏鱼类的规模化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不同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备对养殖用水的处理效果,对普林和金沟两家公司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备进出水口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经分析得出,普林公司循环水设备水处理效果较好,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海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循环水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良好示范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常见鲑鳟养殖物种通用的遗传分析工具,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57K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对国内代表性鲑鳟养殖群体开展了分型检测,包括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 4个物种,从57,501个SNP标记中筛选出96个共享多态性标记,应用Fluigidm 96.96动态芯片平台,构建了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和红点鲑属(Salvelinus)通用型低通量SNP芯片。该芯片分型结果准确性较高,与Affymetrix高通量芯片分型一致性达到96.55%。使用该芯片对来自6个家系的48尾银鲑个体及其候选亲本进行检测,应用Cervus 3.0.7软件进行亲权鉴定,结果能够准确重现复杂家系的真实系谱。在用于单亲本亲权鉴定时,第一亲本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first parent, NE-1P)为4.120×10~(–4);用于双亲本亲权鉴定时,双亲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parent pair, NE-PP)低至6.219×10~(–12),表明该芯片在鲑鳟养殖群体系谱鉴定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使用该芯片开展4个鲑鳟养殖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样本分群聚类结果与其所属的分类阶元相符,能够准确反映群体遗传组分构成和遗传关系。本研究构建的低通量SNP芯片在常见鲑鳟养殖物种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将其应用于养殖群体遗传分析,能够为鲑鳟制种、育种和引种等科学决策提供基因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建立一种可行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养殖池与人工潜流湿地合理搭配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和鱼类生长状况。结果显示:经过68 d的养殖,4组养殖池(A、B、C、D)的鱼类养殖密度,由试验初期的2、4、8和16 kg/m~3分别增加到试验末期的2. 8、5. 1、10. 3和20 kg/m~3,平均存活率(95. 30±3. 28)%,实现了基于湿地的循环水养殖。湿地对总氮(TN)、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悬浮物(TSS)的去除率分别为(35.6±7. 6)%、(61. 2±9. 3)%、(76. 5±11. 5)%、(58. 3±7. 5)%和(88. 0±3. 7)%;养殖期间,TAN、NO-2-N和COD平均值分别为(0. 29±0. 10)、(0. 075±0. 023)和(11. 17±2. 37) mg/L;养殖池中水体溶氧(DO)和总固体悬浮物(TSS)平均值分别为(6. 84±0. 92) mg/L和(64. 11±17. 89) mg/L。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养殖存活率高、生长良好以及节水减排效果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8.
花鳗鲡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生理生态特点构建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集成了臭氧消毒杀菌、机械过滤、生物过滤、液氧增氧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花鳗鲡的生长情况,对试验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花鳗鲡生长适宜范围内;平均规格29.97 g的花鳗鲡经过260 d养殖,平均体重达到716.20 g,成活率达到86.5%,收获时鱼产量为82.6 kg/m3,饵料系数维持在1.25左右,养殖周期较传统养殖模式缩短4~5个月,日换水率约为3%.利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花鳗鲡养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鲑鳟类养殖常见疾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鲑鳟类是世界性的主要冷水养殖鱼类,鱼病的防治在鲑鳟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鲑鳟养殖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