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加州鲈已成为吴江市许多渔民最主要致富途径之一。近几年加州鲈种质退化,抵抗疾病能力变弱,发病越来越频繁。据调查,2010、2011年吴江地区加州鲈发生大面积腐皮病,死亡率为20%~80%,平均成活率仅为70%。与此相反,我们在苏州吴江平望顾扇渔业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率先引进了具抗肠炎功能的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瑞康3  相似文献   

2.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称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1983年从我国台湾省首先引入广东省的深圳、东莞等地饲养,并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长期以来,国内没有开展加州鲈品种选育相关工作,导致养殖品种生长减慢,个体偏小,出现种质退化现象。作者于2007年3月在广东珠江水产研究所进行了加州鲈的家系选育,现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加州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洲,又名大口黑鲈。因其味美少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捕捞、养殖技术成熟,于1983年被我国引进并作为名优新品种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加州鲈养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受市场需求的驱动,产业内的各项分工更加明确,加州鲈的养殖技术正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加州鲈试验我国自80年代初首次从台湾引进加州鲈,随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相继引种。在北方地区有过池塘套养的试验,而池塘主养却无报道,我们于1993年从广州引进加州鲈夏花鱼种在洮南市水产良种场进行池塘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  相似文献   

5.
<正>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orcoidei),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北美洲,为典型肉食性淡水鱼类,现已被引入世界各地养殖。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实现人工繁殖。同年,广东省从台湾引入加州鲈,1985年首次在大陆实现人工繁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加州鲈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苏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引入加州鲈进行养殖,90年代末,南京市规模化加州鲈养殖产业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6.
广东加州鲈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原产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台湾引进广东[1].经过多年的发展,近年广东加州鲈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万t以上,成为广东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下面将广东省加州鲈产业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加州鲈又称黑鲈,原产北美江河温水性肉食性鱼类。于1984年从北美引进我国,它是一种名贵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目前在广东各地推广养殖,1988—1900年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与肇庆市鼎湖区水产局联合承担网箱养殖加州鲈试验  相似文献   

8.
加州鲈原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moides),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它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本世纪中期被引到世界各地,70年代我国台湾省引进加州鲈进行养殖,1983年广东从台湾引进后,广泛在殊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养殖生产,并于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州鲈的养殖现状和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原产于北美洲,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游钓鱼类,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我国台湾引进广东省,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州鲈的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万吨以上,其中,广东省是加州鲈的主养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郑州市场2016年以前供应的鲈鱼主要来自于广东,随后开始试养,取得初步成功。2017年在郑州中牟县进行了加州鲈养殖试验,从广东引进加州鲈优鲈一号鱼种,利用40亩池塘,取得了15743.45元/亩的良好养殖效益。一、养殖条件试验地点位于中牟无公害养殖基地,水源为黄河滩区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深2米,水量充足。电力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配备有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正>湖州市于1992年从广东引进加州鲈鱼苗开始养殖,之后加州鲈的养殖便发展迅猛。目前,广东养殖规模最大,约10万亩,浙江湖州养殖面积也达到2万多亩,另外,江苏吴江、南京等地也有较多养殖。一、产业现状1.养殖概况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加州鲈已经成为湖州及浙江省名优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据年报统计,2013年,浙江省加州鲈养殖产量在18162吨,约占全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2%,按平均25元/千克计算,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宝应县不少养殖户引进加州鲈进行池塘养殖,虽然引进加州鲈养殖时间不长,但因放养密度较高等多种原因,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病害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病毒造成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笔者分享一例加州鲈虹彩病毒病害的诊治与防控过程,希望加州鲈养殖户能够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加州鲈主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学名为大口黑鲈。近年来,每年在顺德区的养殖面积有4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超过6万t,约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顺德人1984年引进大口黑鲈在池塘养殖成功,1985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在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现在不少农户养殖加州鲈都达到了亩产2500kg以上的水平。加州鲈是顺德优质水产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未开始,池塘养殖加州鲈发生的病害越来越复杂,病情越来越严重,医治难度也越来越犬,逐步成为加州鲈养殖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4.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俗称加州鲈、黑鲈或大口鲈,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游钓鱼类。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成功进行人工繁殖,同年加州鲈从台湾引入广东省,经多年选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产量逐年提高,至2020年已突破50万t。近年来,随着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州鲈以其适宜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于加州鲈的养殖,具有开展商品加州鲈养殖的优越条件。为探索加州鲈在贵州山区池塘的养殖效果,我们于2018年在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进行了加州鲈池塘养殖试验。一、养殖及管理1.水源水源为水库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通过水泵抽入池塘。2.池塘试验池塘1口,面积为2亩。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0~1.3米。每口池塘配备1.2千瓦叶轮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德阳市近年来加州鲈养殖面积扩大,已形成规模效应。四川市场对加州鲈的认可、加州鲈养殖的赚钱效应、广元白龙湖的加州鲈养殖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使德阳的加州鲈养殖得到极大的发展。在2015年6月笔者在德阳市旌阳区现场考察了多个加州鲈养殖池塘,进行了多次诺卡氏菌病的现场诊治。德阳当地的加州鲈养殖,一般是一年一次成鱼养殖。苗种从广东购入后,在成都新津等地标粗,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放苗,当年7-8月成鱼上市。苗种投喂以饲料+  相似文献   

17.
正加州鲈的病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生产,尤其是诺卡氏菌病,来势猛、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严重制约了加州鲈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阳澄湖产业园区试验基地,利用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池塘,在开展流水槽内养殖加州鲈、净化区养殖河蟹与青虾的试验过程中,因遭雷电、暴雨损坏供电设施造成停电,并由此造成应激反应,从而诱发了加州鲈诺卡氏菌病。针对此病对养殖生产影响极大的状况,我们开展了流水槽加州鲈诺卡氏菌病治疗方法的探索与试验,试验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0,(3):65-66
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佛山市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承担的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加州鲈品种改良与选良”和“加州鲈养殖品种改良技术研究”进行验收。目前,我国加州鲈选育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可有效防止我国加州鲈种质退化问题,推动加州鲈良种化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大口黑鲈,原产于美国加州。该鱼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而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中国大陆于1983年引进黑鲈,目前,许多地区都已开展了黑鲈的养殖和研究工作。1987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新型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在珠江水产研究所举行,来自广东韶关始兴县、山东临沂市的水产科技人员共39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的理论学习在珠江所视频会议室开展,之后到佛山南海加州鲈养殖池塘、水产苗种繁育场、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现场学习,分别就水产养殖寄生虫病害与防控、加州鲈种质繁育与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讲解和现场展示。传统养殖品种的效益空间有限,传统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