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酵床养鸭是继养猪、养鸡使用发酵床以后衍生的一种养鸭新技术,发酵床养鸭是以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发酵床为核心技术.利用有益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和物质转换,实现了环保无公害养殖的目的。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2.
番鸭养殖业近年来在盱眙县发展较快,尤其是广东温氏集团到盱眙县投资以后,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迅猛,目前已有养户165户,其中发酵床网上养殖43户,普通网上养殖122户,年出栏肉鸭220万羽。番鸭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鸭排泄物管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发酵床网上平养较普通网上平养,肉鸭成活率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料肉比降低了5.66%。研究并推广这一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番鸭生产规模和生产性能,减轻番鸭养殖业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记者:李经理,您好。这几年在我们畜牧界兴起了一股发酵床养殖的高潮,从早期的发酵床养猪到现在的发酵床养鸡养鸭,这一创新性养殖模式,引起了业界同仁的高度关注,许多养殖朋友对此深感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发酵床养鸭和传统地面养鸭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樱桃谷肉鸭为对象,比较传统水泥地面养殖和发酵床养殖下圈舍环境、出栏重、料肉比、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和死亡率及血清IgG等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发酵床模式生长期和育肥期的圈舍温度升高,氨气浓度降低,血清IgG水平升高;同时,发酵床模式下肉鸭存活率高于传统模式,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和死亡率降低,出栏体重、每日平均采食量及料重比没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发酵床养殖模式显著改善鸭舍环境,提高了肉鸭免疫功能,降低了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养鸭产生大量污水和废弃物,已不适应现代养殖需要,立体笼养肉鸭节约空间,疾病少,便于管理已成为新时代健康养鸭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沂南青驼为肉鸭养殖大镇,共有养鸭户200多户,养殖模式绝大多数为发酵床养鸭,4户干清粪,4户立体笼养。发酵床养鸭因为养殖户为节省成本不放菌种,粪便清理很难。1肉鸭笼养优点(1)可充分利用鸭舍空间,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  相似文献   

6.
发酵床网上养殖方式,可以改善肉鸭(番鸭)养殖环境,提高肉鸭(番鸭)生产性能,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发酵床翻耙前后与常规网上养殖氨气浓度的对比,结果发酵床网上养殖氨气浓度前后变化不明显(发酵床翻耙通风后数据),常规网上养殖(非发酵床)氨气浓度随着肉鸭(番鸭)日龄增长、产粪量增大而逐渐增加,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方式促进了肉鸭(番鸭)养殖环境改善;通过对两种养殖方式生产性能数据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有一定的生产性能优势,料肉比降低、用药量减少、利润增加,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可以提升其生产性能。也进一步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是当下较为适宜的肉鸭(番鸭)养殖模式,为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发酵床养鸭效果,选取1980只肉鸭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鸡,试验组使用发酵床饲养,对照组采用网架饲养.考察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和网架饲养方式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器官指数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发酵床组略占优势.发酵床组和网架组的囊肿率差异极显著,发酵床组比网架组低60.52%.发酵床的应用不会降低肉鸭的生产性能且改善鸭的外观,并具有降低发病率的作用,可以达到节省劳动力,并达到少排放且少污染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同批次30日龄番鸭6 000只,随机等份放入发酵床平养、网床架养和发酵床网养3种鸭舍。每隔10d分别在08:00、14:00和20:00时检测舍内有害气体、粉尘、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浓度以及鸭生产性能。结果显示,鸭36、46、56和66日龄时,发酵床网养舍内NH_3、内毒素、总菌、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浓度显著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或网床架养(P0.05),56日龄时的PM10浓度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08:00、14:00和20:00时,发酵床网养舍内NH_3、总菌、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浓度显著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或网床架养(P0.05),14:00时的内毒素以及20:00时的CO_2和内毒素浓度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发酵床网养番鸭的日增重高于发酵床平养(P0.05),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均高于网床架养和发酵床平养。结果表明,发酵床网上养鸭模式比单纯的发酵床平养或网床架养模式能更好地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提高番鸭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鸭肉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内养鸭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肉鸭养殖主要采用大棚养殖,网上饲养,网下自动刮粪模式。由于肉鸭饲养周期短,出栏后需用大量水冲洗鸭舍,每栋鸭舍1000m2,需水500m3,冲刷出的粪污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粪污防治条例》的实施,这种养殖模式已不能适应肉鸭养殖的需要,通过改用网肉鸭网床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典型示范床  相似文献   

10.
肉鸭发酵床高网养殖模式兼具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养殖的优点,通过对网架结构、发酵床和饮水管进行创新改进和完善,无污水产生,真正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1.
记者:李经理,您好。这几年在我们畜牧界兴起了一股发酵床养殖的高潮.从早期的发酵床养猪到现在的发酵床养鸡养鸭,这一创新性养殖模式,引起了业界同仁的高度关注.许多养殖朋友对此深感兴趣,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贵公司在推广这项技术上做的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发酵床养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鸭技术是在养猪、养鸡使用发酵床以后衍生的一种产品技术,是传统养鸭的转型,属于生态养殖的新技术。发酵床养鸭是在圈舍里铺上一定厚度的锯末、稻壳或秸杆等垫料和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做成一张“席梦思”床,见图1,微生物以垫料为载体、鸭粪尿等作营养源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产生的菌丝体被家禽(肉鸭)啄食,实现污染零排放目标,从而达到免冲洗家禽栏舍(节水节劳力)、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养鸭技术就是借助鸭舍内铺设的有益菌垫料,通过有益菌的分解,发酵鸭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消除氨气等臭味,改善了鸭舍环境。发酵床养殖是将传统的生态养殖理念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当前养殖污染压力大、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形势下,推行发酵床养殖,有着积极意义。发酵床养殖最先应用于猪,以后逐步应用于鸡、鸭等,当前肉鸭的发酵床养殖在莒县已大面积推广。根据笔者掌握的技术结合实际生产,将技术做如下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4.
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与养殖密度条件下(2.7、3.6、4.4只/m2)发酵床养殖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水养模式,不同季节发酵床养鸭均可显著改善肉鸭的成活率、出栏重和饲料报酬(P0.05);夏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采食量均为最低,秋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总料重比为最优;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鸭较传统水养均可显著提高肉鸭成活率和料重比(P0.05),且肉鸭生产性能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而提高。结论:不同季节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殖均可改善肉鸭部分生产性能,肉鸭生产性能随饲养密度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15.
<正>1发酵床养鸭的意义发酵床饲养肉鸭技术与传统养鸭法相比,能达到零排放、不污染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该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节省50%以上劳动力,节约用水,提高鸭肉、蛋品质,改善鸭的外观,降低发病率(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等),鸭舍无臭味,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高度认可。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出  相似文献   

16.
为研发肉鹅舍内养殖新技术,避免传统水禽生产造成的公共水体污染问题,研究开展了肉鹅的发酵床网上养殖试验,并与地面发酵床平养在舍内环境因子、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期为70 d。结果显示:随着肉鹅生长,舍内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同一采样时间点,气载活菌数、空气脂多糖浓度以及粉尘含量,发酵床网养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地面发酵床平养(P0.05或P0.01)。出栏时,发酵床网上养殖鹅群死亡率为4.13%、体重变异系数为10.67%,分别低于地面发酵床平养的6.16%和13.57%,且前者净利润率高出发酵床平养9.47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在较低的饲养密度下,发酵床网上养殖模式能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可成为肉鹅旱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发酵床养鸡鸡舍的建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从第3期开始增设发酵床养鸡法栏目,系列地介绍发酵床养鸡技术。发酵床养殖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在养猪业中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养鸡、养鸭上已经起步。经过今后不断探索和实践,这一技术将日趋完善。该养殖新技术是对原有养殖模式的革新和挑战,其推广的可行性与效益如何,经实践检验方可定论。欢迎读者朋友来稿交流,发表您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生猪养殖的低碳氮化,对我国兑现碳减排承诺,控制日益严重的雾霾和蓝藻污染,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应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碳氮排放,发现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是低碳氮生猪养殖模式。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推广生猪低碳氮养殖模式的进展情况,发现:(1)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攻关是地方政府成功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关键;(2)由于成本过高和缺乏市场驱动力,众多户内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推广示范户终止应用发酵床技术;(3)少数示范户持续使用户内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原因,除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外,有来自周边农户的压力,更多源于外贸市场的驱动力;(4)户外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更具经济与推广可行性。最后,针对户外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和户内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存在的差异,分别提出相关推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及季节性因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个批次的相同品种肉雏鸡,第1批饲养时间为10—12月,第2批饲养时间为3—5月,从第5周龄开始,将每个批次的肉鸡随机分为3组,各组饲养模式分别为散养、网上平养、发酵床养殖。测定并比较相同批次内不同养殖方式与相同养殖方式下不同批次5~10周龄肉鸡的生长性能,以及10周龄后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第1批散养肉鸡的第10周龄体重极显著高于发酵床养殖(P<0.01),第2批散养肉鸡的第10周龄体重极显著高于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平养(P<0.01);第1批散养肉鸡的胸肌肉色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平养(P<0.01),第2批散养肉鸡的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平养(P<0.01);第2批散养肉鸡的腿肌水分极显著低于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平养(P<0.01),腿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平养(P<0.01)。3种饲养模式下,第2批肉鸡的第8~10周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第1批(P<0.01);网上平养模式下,第1批肉鸡的屠宰率与全净膛率显著高于第2批(P<0.05);网上平养与散养模式下,第1批肉鸡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第2批(P<0.01);3种饲养模式下,第2批肉鸡的胸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第1批(P<0.01),第1批肉鸡的腿肌肉色、剪切力与系水力极显著高于第2批(P<0.01)。综上提示,散养模式下肉鸡的体重及肉品质指标优于网上平养及发酵床养殖模式;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从第3期开始增设“发酵床养鸡法”栏目,系列地介绍发酵床养鸡技术。发酵床养殖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在养猪业中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养鸡、养鸭上已经起步。经过今后不断探索和实践,这一技术将日趋完善。该养殖新技术是对原有养殖模式的革新和挑战,其推广的可行性与效益如何,经实践检验方可定论。欢迎读者朋友来稿交流.发表您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