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火鸡(Casuarius casurius)又称鹤鸵,隶属鹤鸵目鹤鸵科,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雨林中,能奔跑,善跳跃,性机警且凶猛,是国际动物园公认的难以繁殖的走禽。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食火鸡的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食火鸡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报道如下。1种群来源及饲养环境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往年双垂鹤驼的饲养及繁殖记录,对影响人工饲养下双垂鹤驼繁殖的环境、饲料因素以及合笼交配操作,并通过监控记录自然孵化过程中双垂鹤驼的各项行为,总结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影响双垂鹤鸵繁殖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鹤鸵的繁殖     
鹤鸵Casuarius casuarius亦称食火鸡。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伊里安岛和邻近各岛的热带森林地区。体大凶猛,禀性孤僻,是国际动物园中公认的难以繁殖的走禽。以下就我园一对鹤鸵的繁殖作一总结。笼养鹤鸵喂以软性水果及窝头,也食点鼠和鸟类。  相似文献   

4.
正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属于鸟纲今鸟亚纲鹤驼目鸸鹋科鸸鹋属,以擅长奔跑而著名,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二大平胸鸟~([1-2]),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鸸鹋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具有耐粗饲、繁殖能力强、成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适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我国部分养殖场和动物园均可见鸸鹋的养殖。笔者从鸸鹋人工孵化技术以及鸸鹋人工育雏技术着手,阐述鸸鹋人工孵化技术以及鸸鹋人工育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蓝马鸡在郑州市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生物学以及人工孵化等关键问题,初步讨论了一月龄内幼雏体重的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6.
广州动物园于2000年首次引进鹤鸵雏鸟饲养,2018年正式开始对鹤鸵繁殖初步探索,共产蛋13枚,成功孵化雏鸟2只。广州动物园通过对圈养鹤鸵的饲养、繁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已经初步掌握了鹤鸵在华南地区圈养的技术要点,为该物种的异地保护和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颈鹤作为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珍稀鹤类,在我国中南地区鲜少繁殖成功。长沙生态动物园百鸟谷于2017年和2019年成功繁育出两只黑颈鹤。文章介绍了黑颈鹤求偶、交尾、营巢、产卵、孵化等繁殖行为特征,总结了黑颈鹤人工育雏的方法及经验,记录了黑颈鹤幼雏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低海拔地区饲养繁殖黑颈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2012年对成都动物园4枚斑嘴环企鹅蛋进行人工孵化,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其中2枚企鹅蛋孵育成功,1枚企鹅蛋孵化出壳时幼企鹅死亡,1枚企鹅蛋孵出的小企鹅在60日龄死亡。结果表明:温度对企鹅幼雏出壳影响较大;企鹅日龄与生长发育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企鹅蛋孵化期为41 d;人工孵育是提高斑嘴环企鹅繁殖率的重要方式;正确的食糜配制及饲养方式是人工育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减少,各种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急骤下降乃至灭绝。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加快野生动物繁殖,是当今野生动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世界各地动物园尤其重视野生动物的繁殖工作,大力开展研究新的繁殖技术,纷纷利用人工授精、人工孵化育雏、胚胎移植、生物冷冻贮藏等各种技术,企图使珍贵稀有而且繁殖困难的动物能够加速繁殖,藉此打开挽救濒危动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e),又名澳洲鸵,是一种产自澳洲的世界上仅次于鸵鸟的第2大型鸟类,高约180锄,体重可达55kg,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多家动物园、饲养场等都饲养繁殖鸸鹋。由于鸸鹋在圈养条件下自然孵化率和健雏率较低,鸸鹋的孵化主要采用人工孵化。现就影响鸸鹋人工孵化率和健雏率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并对人工助产技术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天津动物园东方白鹳人工孵化与育雏及自然孵化与育雏均同时获得成功。通过对笼养东方白鹳自然育雏与人工育雏过程中的孵化、育雏等行为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1日龄到70日龄,人工育雏与自然育雏在东方白鹳雏鸟生长发育方面的差异较小;自然育雏与人工育雏日饲喂量都增多,但日饲喂次数及饲喂间隔正好相反'行为表现方面自然育雏的东方白鹳比人工育雏的东方白鹳更早学会啄食、扇动翅膀、站立和行走。  相似文献   

12.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5—2018年,在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对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40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只雌雉平均产卵数为15.53枚,平均卵重29.48 g,卵受精率均值83.41%,人工孵化的孵化率均值82.49%,1龄幼雏的成活率均值83.47%。人工孵化温度为(37.8±0.1)℃,孵化湿度为50%—60%,孵化时间为24—25 d,白冠长尾雉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率为13.1%。白冠长尾雉幼雉破壳体重18.48—23.61 g,1—2日龄体重会有轻度下降(17.8—22.29 g),15日龄后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30日龄达到117.3 g(106.27—175.11 g),45日龄前,育雏室采用电地暖进行控温,通风系统用于通风换气,育雏室温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步下降,直至降到常温。采用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育率和成活率,对于白冠长尾雉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属鹈形目(Pele-caniforms)鹈鹕科(Pelecanidae),是一种大型游禽,被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Vulnerable),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上海动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卷羽鹈鹕进行试养,并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繁殖,现在种群已发展至40多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鹈鹕的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并取得初步成功,从2008年开始,人工孵化和育雏的1周  相似文献   

15.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本部现有丹顶鹤10只,2年来8只成功配对且有产卵,成功出雏9只。笔者对近几年丹顶鹤的饲养繁殖管理和人工育雏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人育锥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0 d,种类丰富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小金刚鹦鹉的繁殖;繁殖巢箱的设计与挂置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人工孵育可以提高小金刚鹦鹉繁殖率和成活率,可分别达300%和100%。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蓝马鸡的孵化效果,对郑州市动物园内饲养的1对蓝马鸡产下的28枚蛋的孵化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蓝马鸡的繁殖行为、孵化、人工育幼及个体生长发育、羽毛生长和脱换等一系列问题。试验结果显示:蓝马鸡卵的受精率较低,蓝马鸡的育幼中最重要的是温度、食物、水和卫生条件,随着幼雏长大,育雏温度应逐渐降低,蓝马鸡人工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8.5℃,湿度为50%~65%。  相似文献   

18.
正丹顶鹤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丹顶鹤属于晚成鸟,且原产地光照、气候与广州地区差别很大,在南方地区圈养丹顶鹤成功繁殖的先例极少。近年来,我园随着孵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丹顶鹤繁殖育幼进行了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我园丹顶鹤成功繁殖8羽,其中人工孵化、育雏6羽,亲鸟自然孵化、育雏2羽,继2013年成功繁殖9羽的基础上再获佳绩,且在人工授精、人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自2007~2010年,人工饲养繁育白头鹤9只,在这4年里,深入的研究了白头鹤的生活习性。并对白头鹤卵的孵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为白头鹤卵孵化前中期适宜温度为37.4~37.7℃,最适宜温度为37.6℃.湿度为48%~53%。晾卵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及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而定,一般为3~8min;孵化后期温度为36.5—37℃,湿度为60%~62%,晾卵时间为5~15min;在孵化期间对白头鹤卵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包括人工孵化、义亲代孵、亲鹤自然孵化、人工孵化与自然孵化结合等孵化方式,通过对比发现,以上几种孵化方式都比较成功。同时本文通过对白头鹤人工育雏总结了白头鹤育雏方式、方法、以及饲料对白头鹤雏鸟体重的影响,为今后白头鹤在迁地保护中人工饲养繁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火烈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国内繁殖成功的为数很少。无锡动物园于2009年引进一批火烈鸟进行养殖,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成功孵化出4只雏鸟,现将亲鸟自然育雏行为的观察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