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音布鲁克乌和牧场草原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在生态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人类过度追求畜产品数量而盲目超载过牧等导致草地"三化"严重,害草蔓延,干旱,人为干扰,严重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的生产发展。本文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切入,阐述巴音布鲁克小尤都斯草地退化现状,揭示超载过牧、草畜不平衡是其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恶劣,毒害草蔓延,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态势,并针对性提出了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补播等可行性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思 《草业科学》2005,22(3):49-49
作为《草原法》的配套规章,农业部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草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合理利用草原,严格控制载畜量,从根本上扭转草原超载过牧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巴音布鲁克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该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我州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南疆重要的生态防线。近些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影响,加上过度开发,超载过牧,巴音布鲁克草原90%以上的草地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鼠害、沙化,重度退化的已达40%。生态危机已经成为该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甘肃草原是我国第六大牧区,面积1 790.4万hm2,人均草原面积为0.72 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人为、超载过牧等因素使得该省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旱、雨涝、沙尘等恶劣天气频发,制约着其畜牧业的发展。草畜平衡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中央统一部署,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草原现状进行实施,但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多年,甘肃省草原依然存在退化趋势。本文对甘肃省草畜平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草原建设和草畜平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概况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是天山南坡绵延数千里山地高原中最肥美的地方,是我国第一大亚高山草原,它是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场、高寒沼泽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也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她用母亲般的气度,孕育了伊犁河、玛纳斯河和开都河等多条河流,多河之源成就了新疆水系,所以有人称她为新疆的"水塔"。曾经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水草丰美,一派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美景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超载过牧和持续多年  相似文献   

6.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内蒙古草原退化的三大原因,即:超载过牧、农耕经济的蚕食和破坏及全球气候变暖.并从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实施草畜平衡、探索和推动牧区合作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加强草原确权管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立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途径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在巴州生态公益、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原因,提出应把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放在首位,科学配置草原资源,提高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落实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为实现禁牧和草畜平衡,做到“禁得住、管得好、抓得实”,牧区草原监管部门在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过程中,应将落实禁牧、草畜平衡政策资金和监管工作相结合,定期督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村级自查与牧户相互监督相结合。各级草原监管部门在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过程中,通过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在不断积累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广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赤峰市拥有573万hm2草原,草原面积占该市国土面积的64%.草原生态是赤峰市生态的主体.草原畜牧业是赤峰市的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牲畜头数的不断增加,草畜矛盾十分突出,超载过牧日益严重,草原越来越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0.
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地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载过牧、不合理利用及牧草生产的季节不平衡;在气候因素等综合作用下,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为此近年来开展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退化草地治理、进行保护草地生态的基础研究,实施灌溉技术、人工补播多年生牧草、休闲等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9月1日,对和静县实施《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保护条例》情况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巴州西北部。县境东西长435km,南北宽150km,现有天然草地面积246.01万hm2,承包到户草场187.78万hm2,落实草畜平衡区面积178.11万hm2,禁牧区面积9.67万hm2,牧业户5 605户23 206人。县辖7镇、5乡、8个国营  相似文献   

12.
为严格控制载畜量,从根本上扭转草原超载过牧的局面,实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农业部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草原载畜量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措施,《办法》要求通过推广草畜平衡技术、支持人工种草、储备饲草饲料、改良牲畜品种、推行舍饲圈养等方法实现草畜平衡。为了使大家对《办法》有更详细的了解,本刊特约请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的李迎宾对《办法》做了解读,希望对业内人士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天山南坡高寒退化草地人工治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草地》2003,25(3):77-79
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地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载过牧、不合理利用及牧草生产的季节不平衡;在气候因素等综合作用下,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为此近年来开展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退化草地治理、进行保护草地生态的基础研究,实施灌溉技术、人工补播多年生牧草、休闲等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谷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河谷天然草原退化面积已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利用面积的71.21%。退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以及利用不合理、超载过牧、建设投入不足等人为因素。应采取坚持草畜平衡、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大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改良等对策,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伊犁河谷天然草原。  相似文献   

15.
王建兵  张德罡  田青 《草原与草坪》2013,33(1):54-58,64
在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资源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实施使土地被过分细分到户,导致草地的破碎化。研究表明:强化草原管理有利于以草定畜,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草地超载及代牧现象减少;畜种改良使得传统的草原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过渡,大牲畜的饲养量出现大幅度减少;草地破碎化使得草地退化以定居点和水源为中心,沿着牧道呈一定的梯度形成辐射状的区域性草地退化趋势。通过草地的联户承包,共同经营管理,促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畜矛盾,减缓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有机会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畜牧业进行了2周访问,感到蒙古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它山之石,可以及玉。学习、借鉴他人之长,联系实际,为我所用,必将对我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其一,注意草畜平衡,防止超载过牧破坏草原蒙古草原总面积约1.2亿公顷(1公顷  相似文献   

17.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破坏调查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5年度的调研,报告了新疆南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特点,草原三化的状况及引发的生态和生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草原三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现草畜平衡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严重.导致草畜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新疆草原面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近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使天然草场尤其是冬春草场大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因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面积的减少造成冬春草料不足.夏季草场严重超载.使牧区草场处于超饱和状态。草原畜牧业正处于一个草原退化(减少)-人口增加-牲畜扩增-牲畜品种弱化-畜牧业产出低-牧民增收困难的恶性循环。加之农区牲畜到放牧场更加重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遏制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恢复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不仅关系到巴音布鲁克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且关系到巴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  相似文献   

20.
《新疆畜牧业》2010,(12):59-59
超载过牧(指超过草场所能承载的家畜的数量,而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已成为新疆草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年11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 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了《自治区实施〈草原法〉细则(修订案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修订草案》中规定,草原使用者要与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