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产前产后静脉输钙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笔者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未发生1例生产瘫痪。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本人经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没有1例发生生产瘫痪,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广大奶牛户对此项措施也给予极大的重视,都主动求医。术人从1983年至1987年8月先后对127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没有1例发生生产瘫痪,体会如下。1.静脉输钙的时间: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以产前28天至7天为宜,对产后奶牛输钙以分娩后72小时之内为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4.
2004年8~12月我们对海南州城郊的1 625头产后奶牛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产后奶牛的年龄、胎次、分娩时间、305 d泌乳量及围产期疾病对奶牛产后发情期、受胎率的影响,以及产后不发情与不孕的关系,为预防奶牛不孕症,提高繁殖率和奶牛场生产水平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奶牛来  相似文献   

5.
李飞 《兽医导刊》2016,(16):180-180
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某奶牛养殖户发生了高产奶牛瘫痪,造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四肢卧地不起,呈S状,经笔者诊断,确诊为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为奶牛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选用10%的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奶牛产后大补液(钙磷镁钾糖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等以及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难产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通过矫正术取出胎儿后往往会引起产道出血、子宫脱出、产后缺乳、生产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轻者引起奶牛屡配不孕、生产性能下降,重者引起奶牛急性死亡,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重于治,寻求及时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奶牛难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挽救经济损失意义重大。笔者和同事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分为三步,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方法介绍第一步:注射给药。输液剂量根据奶牛的体重和难产程度而定。1)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50~,葡萄糖注射液;)浓氯化  相似文献   

7.
由奶牛乳腺部毛细血管损伤所致,挤出的乳汁呈粉红色或混有血丝、凝血块等,称为奶牛血乳症。奶牛血乳症多发生于产后1周以内的奶牛。多年来,笔者采用止血芳酸(氨甲苯酸)注射液治疗奶牛血乳症,均一次性治愈,现介绍如下。产后1周内的奶牛在乳房水肿全部消失之前,挤奶时应小心谨慎操作,当发现血乳时,挤奶后严格消毒乳头及注射用具,用1 0 %止血芳酸1 0mL ,加生理盐水1 0mL等量稀释,经乳头管注入乳池,注入药物后可轻轻捏一下乳头,防止药物溢出。多个乳区同时发生血乳时,同样剂量逐个注入。当乳汁中混有絮状物或凝乳块等炎性产物时,可加入适量抗生…  相似文献   

8.
氟尼辛葡甲胺在缓解分娩疼痛、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方面有一定效果。为探讨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奶牛乳房炎发生率的影响,笔者选取50头经产母牛分为两组进行了临床试验,并对北京郊区某奶牛场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前后奶牛乳房炎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子宫脱出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常于产后数小时内发生,常规治疗通常在整复后采用外阴部缝合法,有时不能取得较好疗效。几年来,我们应用臀部固定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取得了满意效果。一、材料与操作方法: 缝合器械:长直无刺针两个,18号缝线一轴,持针器两把,直剪、注射器、纱布数块。药物:0.1%高锰酸钾溶液,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钙磷镁注射液治疗奶牛产前产后瘫痪,结果显示,对于产前瘫痪的治疗效果,500mL钙磷镁注射液、100mL钙磷镁注射液、600mL葡萄酸钙注射液治愈率分别为67%、50%和40%;对于生产瘫痪,钙磷镁注射液500mL、1000mL、2000mL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500mL治愈率分别为40%、50%、33%和80%。由此可见,治疗产前瘫痪的首选药物是钙磷镁注射液,治疗生产瘫痪的首选药物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主要产科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除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均衡的营养供给外,外源性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利用也能有效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并能修复子宫黏膜和机能,缩短产后发情间隔。本次试验在产犊高峰期内采用"澳富龙"灌注液和"新宫得康"混悬剂,分别给两组产后奶牛子宫灌注,通过观测试验奶牛子宫恢复状况和产后发情时间,分析这两种药物在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修复子  相似文献   

12.
<正>1滥用药物,后果严重笔者在给奶牛养殖小区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各养殖场(小区)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大致的用药程序如下:奶牛产后先打一针缩宫素预防胎衣不下,再注射消炎退烧药物以防产后感染,产后七八天又开始冲洗子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奶牛围产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胎衣不下(RFM)奶牛围产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对25头胎衣不下奶牛和30头正常奶牛,使用锥/板法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粘度,使用全自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对照组全血粘度随妊娠时间推移,在妊娠后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RFM组在切变率为150/s时未见显著降低变化,切变率为38/s、10/s、5/s有降低表现,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275d),分娩后10 d显著高于产后第1天。PCV随妊娠时间推移呈降低变化,妊娠275 d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产后第1天两组均呈升高变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随后两组各时间点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产后呈降低变化,其中RFM组产后第1天显著低于产前,第30天显著低于产后第1天。积分面积在妊娠第275天对照组极显著增加,两组产后第1天均显著低于产前,RFM组产后第10天极显著低于第1天(P<0.01)。以上结果提示产前和产后血液粘度处于较高水平和产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持续低下是RFM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降低分娩前后的血液粘度和提高产后红细胞变形能力可能有效减少RFM和其他围产期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规模化奶牛场亚临床维生素E缺乏以及临床病理学变化,在黑龙江省5个规模化牛场分别选取产前10 d、产后10 d、产后20 d的泌乳奶牛各10头,其体况、年龄、胎次均相近,检测血中维生素E、Cu、Se、Zn、MDA、ALT、AST、CEHC、T-AOC、GSH-Px等理化指标。结果显示:A场、C场、D场和E场的奶牛在产后均发生了亚临床维生素E缺乏,5个场的奶牛在产后10 d和产后20 d的平均发生率为52%和16%,并且随着维生素E含量的减少,羧基乙基羟基苯并氢化吡喃(CEH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升高。其他指标未发现类似的变化规律。表明规模化牛场奶牛产后10 d易发维生素E缺乏,CEHC和MDA可以作为奶牛亚临床维生素E缺乏的预测指标,为今后奶牛亚临床维生素E缺乏的早期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养牛业较常见疾病之一,不仅减少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还可引起产后疾病,造成巨大损失。奶牛酮病主要与饲料能量不足、脂肪代谢异常、过度运动或紧张、疾病或压力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如果预防或者治疗该疾病不及时,奶牛养殖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引起奶牛酮病因素、奶牛酮病与产后疾病关系、防治奶牛酮病措施三方面,对奶牛酮病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养牛业健康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用土霉素胶囊治疗子宫炎可提高受胎率贾淑岩(林口县畜牧局157600)母牛产后多因子宫被感染而直接影响受胎。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产后的母牛子宫进行了药物处理,实践证明奶牛产后药物处理可提高受胎率。材料与方法选择我县西北楞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中药产后康对产后瘫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奶牛产后瘫与氧化损伤的关系,试验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组、病理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奶牛分别在产前2天、产前1天、产后第1~7天给药,每天早晚各灌药1次,预防组奶牛每次给药1袋(350 g),治疗组奶牛每次给药2袋,每组奶牛分别于产前1天,产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早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奶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病理组奶牛血清中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活性降低;而预防组和治疗组奶牛血清中MDA含量降低,GSH-Px和SOD活性升高。说明产后康能够通过调整体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维持体内自由基动态平衡,具有防治奶牛产后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延长产犊间隔,严重的还会使母牛屡配不孕,致使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用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于1995年8月一1996年8月进行了防治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l材料与方法1.l材料药品: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批号为9504o入牛群:产后奶牛,年龄为3~10岁,胎次为2~8胎。1.2方法预防试验:于胎衣排出后第1天和第6天分别向母牛子宫内注药四次,每次1支。治疗试验: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2~7天往药1次,每次…  相似文献   

19.
赵勐  曹斌斌  曹杰 《中国奶牛》2011,(10):45-47
高产奶牛产后亚临床低血钙的发病率40.74%,凭借自身钙调节能力无法在产后24h将血液离子钙恢复正常水平.博威钙对奶牛血液有轻微的酸化作用,可增强钙动员调节机制,奶牛在产后0h、12h两次投服博威钙,能明显提高血液中离子钙水平,对奶牛产后低血钙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皱胃积食是兽医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约占奶牛消化系统病的7%,致死率约40%,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共治疗57例,使致死率降低到10%,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了解病因、病机是治疗的前提奶牛皱胃积食最多发生于产前一周及产后两周这一时段。产前胎儿发育已经成熟,子宫体积达到极限,对皱胃挤压也最为严重,此时若饲喂精料过多,或麦秸切铡过细,或喂饲难以消化的花生秧以及缺乏适度运动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皱胃收缩减弱,导致皱胃内容物积滞而形成积食。母牛产后两周由于分娩应激及泌乳导致不同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