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龙病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同一生产果园的健康纽荷尔脐橙和感染黄龙病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黄龙病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果汁率、果实着色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生产果园中的健康纽荷尔脐橙果实和黄龙病纽荷尔脐橙果实在外观、内在、着色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黄龙病果实变小,果皮变厚,果实硬度增大,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GA_3和套袋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元  夏仁学  吴强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12-4913,4915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幼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并于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对果实套袋,分析GA3和套袋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GA3处理均极显著降低了单果重,显著或不显著地提高了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含量,对果皮的亮度、黄色度、果皮厚度、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显著或不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黄色度和果形指数,但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糖酸比,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纽荷尔脐橙进行了不同类型果袋的套袋栽培试验,以探讨套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纽荷尔脐橙果实外观品质得到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略有降低,果实还原型Vc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出汁率、固酸比、单果重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呈无规律变化,差异不显著.用薄膜袋套袋的果实有日灼现象,不宜使用;单层黄袋改进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不明显;外黄内黑单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黑袋均具有较好的效果,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于纽荷尔脐橙规模化果园的省力化和轻简化栽培模式,选取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小冠和宽行窄株篱壁式3种纽荷尔脐橙栽培模式,对不同栽培模式和冠层下的果实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栽培模式下的单果质量明显大于宽行窄株小冠和宽行窄株篱壁模式,上层单果质量达到(339.42±70.28) g;如不考虑层次差异,宽行窄株小冠模式的果形指数达到1.08±0.057,显著大于宽行窄株篱壁和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篱壁模式的果实出汁率达到(51.07±3.84)%,显著高于宽行窄株小冠和传统栽培模式;宽行窄株小冠模式下,上层冠层的单果质量达(233.53±53.01) g,明显大于中层和下层;上层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中层和下层;中层的果皮厚度最大,达(0.52±0.079) cm,显著大于下层;下层的果实出汁率最高、果实Vc含量最低;中层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固酸比最低。宽行窄株篱壁模式下,上层的出汁率较下层偏低;中层的单果质量最大,上层的果皮厚度显著高于中下层。传统栽培模式下,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度较大,上、中、下层没有显著差异,下层的果形指数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上、中、下层差异不显著;中层的固酸比最低;下层果实的Vc含量显著低于上层和中层;中层与下层的果实出汁率明显高于上层。本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果实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酸比、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冠层层次对宽行窄株篱壁模式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宽行窄株小冠和传统栽培模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纽荷尔脐橙是重庆,尤其三峡库区栽培较广的优良品种,但在生产上果实易裂果影响果实品质和效益。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钙化合物对纽荷尔脐橙裂果及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①喷施钙素,增加了果实的单果重,提高了纽荷尔脐橙的果形指数,可食率也略有提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等含量都有显著性增加。②纽荷尔脐橙果皮钙素与裂果之间呈负相关,对叶片喷施各形态钙素均提高了果皮钙含量,降低裂果率。③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各钙处理后能显著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提高盐酸溶性果胶含量,使裂果率降低。④从对各种钙化合物处理效果比较来看,以0.5%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6种不同纸袋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对脐橙品质的影响因不同果袋而异.与对照相比,外棕内红双层袋、外灰内红双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提高了果皮亮度、色饱和度和黄色度,而红色度没有显著差异;果实完熟采收时,各处理与对照相比,类胡萝卜素提高12~49 μg/g FW,叶绿素差异不明显,而单果质量则下降了8.9~83.6 g,除外灰内红双层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上升0.2百分点外,其余处理的下降0~1.3个百分点;酸含量下降0~0.9百分点,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大幅度降低Vc含量.纽荷尔脐橙宜选用外灰内红双层袋或外棕内红双层袋进行果实套袋,不宜选用外黄内黄双层袋.  相似文献   

7.
湘科2号脐橙是从纽荷尔脐橙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07~2010年的高接和子代鉴定表明,该品种树势强劲,树形开张,丰产性好,果皮色泽橙红,果形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85~305g,横径7.7~7.8 cm,纵径8.8~9.5 cm,果形指数1.14~1.1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2.4%~13.0%,总糖10.37%~ 10.85%,可滴定酸0.64%~0.84%,Vc含量58.8~59.1 mg/1 00mL果汁,糖酸比12.86~16.05,出汁率40.9%~41.5%;果形一致,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赣南主栽脐橙品种-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纽荷尔脐橙品质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变化。随着纽荷尔脐橙果实成熟,果实转为橙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00%转黄果实固酸比达到19.05。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赣南脐橙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检测出68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醛类和酯类,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17种,醛类15种,酯类6种,酮类2种,在3个不同成熟阶段分别检出了60种、38种和27种。随着纽荷尔脐橙果实的成熟,萜烯类、醇类和酯类香气成分种类显著减少,总含量增加,其中含量最高的为D-柠檬烯,在3个成熟阶段相对含量分别为87.87%,87.77%,91.66%,含量分别为881.52,2 336.60,3 702.84μg/kg。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柑橘果面绿斑病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柑橘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选择15年树龄纽荷尔脐橙进行试验,研究乳白色单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进行果实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面绿斑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果实套乳白色单层纸袋可提高其果皮亮度、黄色值和红色值,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套外黄内黑双层纸袋果实的着色较差,单果重、果形指数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VC含量均比未套袋果实高,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套袋能有效控制果面绿斑病发生,且乳白色单层纸袋除能有效控制果面病虫害外,还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果实商品价值,实现无公害生产。乳白色单层纸袋优于外黄内黑双层纸袋的套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纸袋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种不同纸袋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对脐橙品质的影响因不同果袋而异。与对照相比,外棕内红双层袋、外灰内红双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提高了果皮亮度、色饱和度和黄色度,而红色度没有显著差异;果实完熟采收时,各处理与对照相比,类胡萝卜素提高12~49μg/gFw,叶绿素差异不明显,而单果质量则下降了8.9~83.6g,除外灰内红双层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上升0.2百分点外,其余处理的下降0~1.3个百分点;酸含量下降0~O.9百分点,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大幅度降低Vc含量。纽荷尔脐橙宜选用外灰内红双层袋或外棕内红双层袋进行果实套袋,不宜选用外黄内黄双层袋。  相似文献   

11.
湘科1号脐橙高接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湘科1号脐橙是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纽荷尔脐橙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8-2007年多年的高接和子代鉴定表明,该品种树势强劲,树形开张,丰产稳产,果皮色泽橙红,果形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329-348 g,横径7.98-8.1 cm,纵径9.48-9.76cm,果形指数1.19-1.21,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0.98%-13.1%,总糖9.66%-11.34%,可滴定酸0.84%-1.19%,Vc含量49.56-64.69 mg/100 ml果汁,固酸比11.29-14.17,果形一致,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9份纽荷尔脐橙试材(6个变异株系+3个对照)进行了果实品质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纽荷尔脐橙相比,6个变异株系在可食率、可溶性同形物含量、固酸比、Vc含量、出汁率等多项果实品质指数上表现出优势,且变异株系母子代果实品质性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驯化栽培价值,构建野生软枣猕猴桃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采集怀柔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11个样本的果实,以市售的栽培猕猴桃果实为对照,测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Vc含量、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8个果实品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测定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定果实的DPPH抗氧化活性,探究其与果实的Vc、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质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71%,样本S9和S6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为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果实的Vc含量、总酚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783 5、0.897 2和0.004,说明野生软枣猕猴桃的DPPH抗氧化作用与Vc和总酚含量相关性高,与黄酮类物质含量不相关。野生软枣猕猴桃个体间果实品质差异大,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是果实的总酚含量、Vc含量、固酸比、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纽荷尔脐橙主要食味品质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中国10个产区24个产地纽荷尔脐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等主要食味品质。系统聚类结果表明,赣南、湘南、桂北和粤东地区的纽荷尔脐橙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适中,但可滴定酸含量低,风味浓甜,适口性好,应适时采收供应元旦节前的水果市场;川南、浙南、闽西等地区的纽荷尔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适中,甜酸可口,适口性次之,可适当晚采以供应春节前的水果市场;而三峡库区和鄂丹江库区的纽荷尔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味浓偏酸,适口性不如其它产区的,可留树保鲜以满足春节后的水果淡季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疆鲜食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中  张静  汤兆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04-7007
分析测定了2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单果重、果形尺寸、糖酸比、出汁率和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及风味等加工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葡萄多个品质指标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02%,可反映鲜食葡萄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品质指标被聚为5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出汁率和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风味5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AM菌发酵水肥对冰糖橙品质的影响,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过滤滴灌系统在永兴县4地(BL、BJ、HN、TH)同步进行AM菌发酵水肥替代化肥的试验,考察冰糖橙的单果重、果皮厚度、果形指数等外在品质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果实VC含量、可食率和出汁率等内在品质。结果表明:在冰糖橙水肥一体化种植管理中使用AM菌发酵水肥替代化肥,不会对冰糖橙单果重、果皮厚度及果形指数造成显著影响,对果实可食率、出汁率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能提升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为16.46%~33.80%),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降幅为4.55%~31.43%),提高固酸比(增幅为54.32%~63.18%),显著提升其内在品质;而对果实中VC含量的影响在不同试验点表现不一致,需要结合土壤养分、种植管理、光照气候等因素作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沙糖橘在留树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橘适时采收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经树冠覆膜和未覆膜的留树贮藏沙糖橘进行单果重、果皮重、果皮厚度、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等的连续测定.[结果]在留树贮藏过程中,沙糖橘单果重降低、果皮重增加,果皮亮度、红度值和色调角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略有上升,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和固酸比上升.树冠覆膜可增加果皮红度值,降低色调角,延缓可滴定酸下降速度,对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果实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树过程中果实综合评价得分逐渐下降,而树冠覆膜可延缓得分下降速度,提高果实综合评价得分.[结论]树冠覆膜技术可延长沙糖橘果实的采收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8.
南丰蜜橘品质评价指标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个不同产地杨小-26南丰蜜橘为试材,对其单果重、果形指数、出汁率、囊瓣数、化渣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SSC等9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观测。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达95.20%,将前6个主成份特征向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最大距离为1.00时可划分为5个类别:可滴定酸、Vc单列为一类,果形指数与出汁率、化渣度与囊瓣数分别聚为一类,单果重、可溶性糖和SSC 3个指标同聚为一类。因此,简化后的5项果实品质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南丰蜜橘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为科学评价南丰蜜橘果实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评价黄龙病对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采自海南琼中县同一果园的健康绿橙植株和具有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植株上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果汁率、可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黄龙病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生产果园中健康绿橙和黄龙病绿橙果实在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感病绿橙果实品质严重下降。与健康植株果实相比,感染黄龙病的植株果实单果重明显变轻,果实变小,果实变硬,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少,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黄龙病对绿橙产业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南坡乡荷朗村种植的纽荷尔脐橙品种为试材,定期测定其果实纵、横径,运用Logistic方程模拟果实体积增长指标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式,分析果实体积增长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的相关性.[结果]纽荷尔脐橙果实纵、横径在果实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3个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呈单S形曲线增长;Logistic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纽荷尔果实生长的最大效能期;4~11月果实逐月净生长量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表现果大,单果均重278.7g、果形指数0.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5%、可滴定酸含量3.58 g/100 mL、固酸比3.10∶1、糖酸比2.90∶1.[结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动态变化可运用Logistic方程模型拟合,其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有密切的相关性.生产中可在纽荷尔脐橙果实迅速膨大时期(8~9月)利用当地有利的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条件促进果实更好地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