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方法]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蔗糖及外源激素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结果]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 NAA 0.10 mg/L+蔗糖40 g/L+琼脂6.5 g/L,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在茎尖生长培养基上对25个甘薯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出苗率为50.0%~79.3%,16个品种的出苗率达80.0%以上,其中,5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00.0%。在生根培养基上,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根多而粗壮,茎叶生长旺盛。试管苗不用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中移栽至细河沙中,成活率达100%。以巴西牵牛作为指示植物,采用靠接法对试管苗进行脱毒鉴定,脱毒率为79.1%。[结论]该研究为甘薯茎尖脱毒苗生产提供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简便易行的脱毒苗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摘 要:【研究目的】为实现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繁育大量的优质种球,笔者以东方百合的西伯利亚和索邦品种为材料,研究东方百合茎尖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并比较不同的组织培养方法的脱毒效果。【方法】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梯度筛选东方百合茎尖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并比较新鲜百合球茎尖培养、冷藏处理百合球的茎尖培养、鳞片培养、鳞片扦插苗茎尖培养和试管苗茎尖培养等5种组织培养方法的脱毒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百合茎尖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2.0mg/L 6-BA + 0.1mg/L NAA,芽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1.0mg/L 6-BA + 0.5 mg/L NAA,苗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1.0mg/L 6-BA + 0.08mg/L NAA,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 0.4mg/L NAA + 4%AC (Active Charcoal)。病毒检测表明试管苗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最好,但成活率较低;冷藏处理百合球的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也较好且成活率较高。【结论】筛选的东方百合各阶段的培养基配方能满足东方百合快速扩繁的技术要求,茎尖培养在东方百合依然是较好的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可用于生产的无病毒草莓种苗。【方法】在试管内对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优良变异新品种的试管苗进行匍匐茎诱导,并采取试管内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该品种进行脱毒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各步骤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该草莓新品种试管苗匍匐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1.00mg/L+GA31.90mg/L+KT1.00mg/L,其诱导率为99.5%以上;将含有匍匐茎的试管苗在试管内于56℃条件下培养85d后,切取1mm的茎尖在培养基MS+6-BA0.50mg/L+NAA0.20mg/L中进行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然后将茎尖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MS+6-BA1.00mg/L+NAA0.05mg/L中进行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对再生芽苗进行病毒检测,脱毒率为100%。【结论】利用试管内高温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的方法可以完全脱除草莓病毒,从而建立了草莓脱毒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秦薯5号甘薯脱毒苗用于规模化种苗生产,研究了秦薯5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各阶段的培养基,适宜的茎尖分生组织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IAA0.2 mg/L+GA3 0.05 mg/L+蔗糖3%,适宜的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 mg/L+NAA0.05 mg/L+蔗糖3%+琼脂0.6%, 1/2MS+NAA0.01 mg/L+蔗糖2%+琼脂0.6%适宜生根培养,繁殖倍数可达5.8。试管苗炼苗后移栽至泥炭与珍珠岩(2∶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甜樱桃(PrunusaviumL.)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筛选出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5mg/L+AgNO35.0~10.0mg/L+蔗糖30g/L+琼脂7g/L,丛生芽增殖数达到6个以上;确定良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7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7g/L,生根率达75.1%,移栽成活率可达80.5%以上;利用生物学方法对甜樱桃试管苗进行了初步病毒鉴定,结果表明,0.5~0.8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A)的脱毒率达39.4%和48.1%;0.5mm以下茎尖培养对ACLSV和PDA的脱毒率达75.8%和78.6%,证明甜樱桃试管苗0.5mm以下的小茎尖培养能有效脱除ACLSV和PDA病毒。  相似文献   

6.
以甘薯品种胜利百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蔗糖,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胜利百号脱毒试管苗离体培养的适宜增殖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胜利百号甘薯试管苗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3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宜试管苗根诱导及生长的基本培养基和NAA浓度,结果表明适宜的胜利百号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育高唐栝楼的脱病毒试管苗。[方法]对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进行一系列优化试验,筛选出高唐栝楼脱毒试管苗最佳繁殖培养基。[结果]在MS+2.0 mg/L 6-BA+0.1 mg/L NAA+0.10 mg/L KT培养基中诱导效果较好,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经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毒试管苗脱病毒彻底。[结论]最终获得了高唐栝楼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其生长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和相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1987年~1988年作者以唐昌蒲的茎尖(0.2~5 mm)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l mg/L+NAA1 mg/L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一个月后,将愈伤组织接到N_6+BA0.5mg/L+NAA1 mg/L+0.4~0.6%活性炭的再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其生根、成苗。所得试管苗经鉴定脱毒率可达70.8%,其脱毒率大小与接种的茎尖大小有直接关系,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茎尖大小与试管苗的成苗途经、成苗率、丛生苗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影响“达赛莱克特”草莓茎尖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匍匐茎作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浓度对初代培养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MS培养基浓度减半(1/2MS)可有效降低外植体褐化,成活率比MS培养基高,达71.8%,且试管苗生长良好.切取试管苗茎尖研究影响其成活的因素,结果发现茎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1mg/L+蔗糖30g/L;为获得脱毒苗,进行茎尖培养时茎尖以0.3mm为宜;“达赛莱克特”草莓试管苗在38℃下处理38d后切取茎尖0.5mm,既可脱毒又可提高茎尖成活率,是生产脱毒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尖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与茎段快速繁殖,对培养条件和几种主要培养因子的反应十分敏感.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与茎段进行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IAA:6-BA为1:5~20诱导效果好,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1mg/L+IAA0.1~0.2 mg/L+GA30.1 mg/L;试管苗株系经指示植物、NCM-ELISA法检测,获得了6个品种的脱毒苗.脱毒苗茎段试管快速繁殖时,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单独使用IAA或与GA3结合使用,在28℃、光照12 h/d、液体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甘蔗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甘蔗进行改良热处理脱毒及材料的培养,甘蔗茎尖的诱导培养及培养基的筛选,甘蔗茎尖大小对成苗率的影响,甘蔗脱毒苗的增殖培养,抗多酚氧化污染的措施,甘蔗脱毒苗的炼苗、移栽,甘蔗脱毒苗的脱毒效果等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甘蔗脱毒苗的培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热处理脱毒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去除甘蔗病毒,对其它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甘蔗茎尖成苗的影响有差异。不同的培养基对甘蔗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存在一定差异,以Ⅰ号培养基效果较好(MS 2.5 mg/L BA 0.2 mg/L NAA 0.5 g/L AC 2.5%蔗糖);外植体甘蔗茎尖大小不但对植株再生能力、成苗率有影响(呈正相关),同时甘蔗茎尖大小对脱毒效果也有影响(呈负相关),以1~2 mm,带有1~2叶原基的茎尖较为适宜。多酚氧化污染是甘蔗组培中最大的污染源,在组培初期采用一段时间的暗培养和加入活性炭能有效抑制多酚害污染,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作用,本试验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0.5 g/L AC和经5~7 d暗培养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满天星茎尖试管苗的继代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满天星试管苗继代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碳源、水质、活性碳对芽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A 0.5 mg/L+6-BA 1.0 mg/L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下,试管苗增殖效果最好,芽的长势好,增殖倍数达5.0;用40 g/L的市售白糖代替30 g/L的化学纯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既可降低配制培养基的成本,又不影响苗的增殖和质量,可用于满天星试管苗的商业化生产;但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对试管苗进行继代培养,则不利于苗的生长和增殖;在培养基中加入0.2%的活性碳有利于试管苗株高的增加,但不利于芽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山药茎尖脱毒试管苗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山药茎尖脱毒苗分化培养基配方。[方法]选用MS为基础培养基,6-BA、2,4-D、NAA为激素处理因素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水平的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进行了山药茎尖脱毒苗分化培养基的筛选研究。[结果]MS+2.0mg/L6-BA+1.0mg/L2,4-D+3.0mg/LNAA为山药茎尖脱毒苗最佳分化培养基。[结论]该培养基能达到山药茎尖离体脱分化与分化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平衡,是一种进行山药茎尖脱毒苗培养适宜的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 赤霉素0.2 mg/L 泛酸钙0.5 mg/L NAA 0.05 mg/L为宜;接种时茎尖大小为0.1~0.2 cm时脱毒效果最好;在种苗大量扩繁时碳源浓度以20 g/L为宜,接种密度25株/瓶,选用1/2 MS的液体培养基最好。这些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宽叶武竹新发嫩枝上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5mg/L+KT 0.1mg/L,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6-BA0.3mg/L+KT 0.1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中采用5mm长的茎尖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91.0%,生根苗的炼苗成活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处理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一代品种雪山椰菜花和自交系SZ-7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效果以及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离体培养茎尖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BA2mg/L和NAA0.25mg/L诱导茎尖产生不定芽的效果优于子叶和下胚轴;6-BA0.2mg/L+NAA0.02mg/L+MET0.2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佳;平阳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明显,处理浓度越高,种子萌发后真叶抽出率越低;随着平阳霉素处理浓度的提高,茎尖存活率下降,且异常苗和玻璃苗增加,平阳霉素80mg/L、30min的处理对茎尖的诱变效果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建立转BADH-反义4CL基因胡枝子组培快繁体系和掌握试管苗移栽技术,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二色胡枝子组培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茎段增殖、茎段生根的快繁研究,同时进行基质、光照、苗质量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0.5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IBA,增殖系数4.46;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0.1 mg/LNAA0.3 mg/L IBA,增殖系数3.95。非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4 mg/L IBA,生根率为100%;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培养基:1/2MS+0.2 mg/L NAA+0.4 mg/L IBA,生根率为99%。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1/4)、遮一层遮阴网、苗质量为正常苗时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东方百合茎尖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东方百合索蚌(Sorboune)、元帅(Acapulco)、西伯利(Siberia)茎尖分生组织分化,生产脱毒种苗。[方法]利用MS培养基和外源激素,对东方百合品种进行茎尖组织培养。[结果]鳞片诱导小仔球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茎尖诱导和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结论]在百合种球产业化生产中,该方法是获得百合复壮原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矾根带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矾根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5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1mg/L+NAA 0.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mg/L+AC 1.0g/k。生根苗移入泥炭土:珍珠岩=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