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本试验以QYY、XF、JJZ羊肚菌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7种碳源对3种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羊肚菌菌丝对供试的7种碳源均能利用,表明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谱较广。而不同产地的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各不相同,QYY、XF、JJZ羊肚菌的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葡萄糖,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7.28、 8.22、 3.94mm/d,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36.39、41.11、15.78。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羊肚菌菌株,确定其生物多样性,对10个栽培羊肚菌和12个野生羊肚菌进行分析.通过对5个基因区域进行DNA测序,借助数据库检索、多序列比对和分子进化等方法进行分析,发现10种栽培样本属于3种已知物种: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七妹羊肚菌(...  相似文献   

3.
王仲勇  李彦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48-11949
[目的]为了开发和利用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普查法对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的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野生羊肚菌进行菌种分离及原生地补菌试验。[结果]燕山区羊肚菌资源调查表明:燕山区目前存在3种野生羊肚菌,分别为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及粗腿羊肚菌。3种羊肚菌多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片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野生羊肚菌的菌种分离,采用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最佳消毒时间为60s。3种羊肚菌菌丝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6~30℃,补菌试验效果良好。[结论]为野生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省汶川县境内野生羊肚菌资源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并对分布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经调查,共发现5种羊肚菌在汶川县内分布,分别是黑脉羊肚菌,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宽圆羊肚菌和薄棱羊肚菌。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为汶川县野生羊肚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秦岭地区羊肚菌种质资源现状,调查了秦岭野生羊肚菌分布状况,分离获得了纯培养菌株115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粗腿羊肚菌、高羊肚菌、尖顶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为秦岭羊肚菌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五株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五株羊肚菌菌丝在PDA培基上的生长特性及在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羊肚菌菌丝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特性差异较大,且同一种羊肚菌在不同的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特征也不同;pH值对五种羊肚菌菌丝长势及生长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分类、分布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65-568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而著名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尚未实现规模化栽培,市场供不应求。羊肚菌的子实体形态多种多样,种类界定困难,种间和种内划分也比较混乱。从分类学、分布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羊肚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羊肚菌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分类上相互矛盾的问题,以期为羊肚菌的正确分类、起源、传播和早日实现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目前,随着栽培技术的逐步完善,羊肚菌产业发展迅速。文章对我国羊肚菌栽培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整理,并结合东北地区的特点,展望羊肚菌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敬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34-36,140
羊肚菌是一种美味食用菌,同时也是一种珍稀药用菌。世界范围内对羊肚菌的系统发育、人工栽培及功效研究较多。从羊肚菌种属鉴定和保健功效入手,对新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羊肚菌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棉花花药发育的分子机制,并为其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序列。【方法】构建棉花花药全生育期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并测序获得9 896条高质量的EST,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相结合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该cDNA文库库容为1.2×107,插入片段分布在1—3 kb。将所测得的高质量EST进行拼接得到6 64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779 bp。经过序列比对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一系列在棉花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并获得28条参与花粉壁合成的基因。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均在花药发育前期优势表达,尤其是在四分体时期表达量最高。【结论】获得大量的棉花花药表达基因,并分析得到一些调节棉花花药发育的重要途径以及参与棉花花粉壁合成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2.
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介绍主要化学污染物造成蔬菜污染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危害,并从污染物的存在特征及环境因子作用两方面分析对蔬菜化学污染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蔬菜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环节协同努力,并给出几点建议,供研究机构及相关政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2005年和2006年6~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利用巴氏罐诱法,并结合网筛、扫网等采集方法对步甲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⑴获得步甲标本1 343号,隶属10属23种,其中Chlaeniuspallipes、Pterostichus gebleri、P. chinensis为优势种,占总数的63.51%,与Carabus crassesculptus、C. manifes-tus一起构成本地区的常见种;⑵本研究采集了18种步甲是保护区以前没有记载的。⑶将该地区与北京东灵山地区(115°24'~115°36'E,39°48'~40°02'N,)步甲属物种变化及区系类似度比较,j=0.33,两地区步甲优势种一样,但常见特色种不同,前者与后者步甲属区系类似度为中等不相似。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朱宏  储昭庆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7):120-123
多年生黑麦草是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介绍了近几年来黑麦草抗逆性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干旱、高温、低温、盐碱、重金属等对黑麦草的危害及植物体的抗逆性应答反应,列举了提高黑麦草抗逆性的措施。同时袁总结了黑麦草抗逆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屈振华  赵祥  耿光瑞  韩英强  唐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70-21171,21207
根据对位于冀西北的张家口地区的节水灌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应用膜下滴灌的适应性,计算了该地区应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潜力,总结了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 pv. citri)主要为害橘类,以及橘和柚,或橘和橙的杂交柑橘,引起落叶、落果、枯梢,带病果实因果面病斑而难以鲜销。文章应用该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叶片法评价了42个柑橘品种对褐斑病的感病性,发现橘类中的太田椪柑、新生系3号椪柑、岩溪晚芦、红橘418、杨小2\|6南丰蜜橘、乳橘、无核早橘、瓯柑和满头红均高度感病,少核本地早、朱红和砂糖橘表现免疫;杂柑中的明尼奥拉、奥尔兰多、诺瓦橘、卡拉橘、濑户香、天草、津之香和默科特高度感病,大谷伊予柑和西之香为轻微感病,而爱伦达尔、红玉柑、清见、不知火和南香免疫;橙类、柚和柠檬对褐斑病免疫;而温州蜜柑、常山胡柚和金柑等一些品种的感病性则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8.
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标本采集和馆藏标本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访花食蚜蝇的种类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统计。[结果]共鉴定食蚜蝇科昆虫标本5015头,汉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访花食蚜蝇3亚科16族141种,其中食蚜蝇亚科65种;迷蚜蝇亚科72种;巢穴蚜蝇亚科4种。食蚜蝇科昆虫成虫主要活动在每年的4~7月,优势种为黑带食蚜蝇和长尾管蚜蝇。[结论]为今后研究汉中地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普工作已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农民在想些什么,有哪些要求,政府如何改进这项工作等,都需要深入了解。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农业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农民的需求,提出了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新形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普工作运行机制,推进农业科普事业市场化运作等现时期推进农业科普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在大规模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赵望锋  王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17-320,323
介绍了组织培养中4种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即叶轮驱动和蠕动泵驱动的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及2种气体驱动的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农林业中实现商业化生产和正在研究的一些树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