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中国茶叶》2012,(11):36-3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白茶仙子”宋昌美是安吉县首位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也是十八大代表中唯一的农民茶业合作社社长。作为茶农出身的十八大代表,宋昌美最关注的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她的议题涉及白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人才引进等领域。“我十分关心农业生态及美丽乡村建设,希望国家对生态良好的地方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业休闲产业。”宋昌美说。宋昌美,1969年12月生,2004年12月入党,现任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女子茶叶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省优秀共产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安吉县大山坞茶厂生产广告 安吉县大山坞茶厂(场)座落在中国竹乡、黄浦江源头——安吉,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良种繁育定点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安吉白茶示范大户,湖州市优秀农业科技示范户。现有名优茶生产基地500亩。茶园分布在云雾缭绕的高山区,四周竹木茂盛,土壤深厚、肥沃,雨水充沛,生态环境优越,产茶条件独特,自然品质优异。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本厂研究开发生产的“大山坞”牌安吉白茶在安吉县白茶评比中获第1名,在第3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以总分第…  相似文献   

3.
“安吉白茶”的品牌构建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的一个茶叶品牌,“安吉白茶”是由白叶茶树的白色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绿茶^[1]。自1980年春在“浙北地区茶树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白叶茶树,1981年春天进行无性繁殖试验以来,白茶产业在安吉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业增效的全县四大生态高效农业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手段目的链(MEC)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安吉白茶”区域品牌的消费认知结构进行研究。采用软式阶梯技术对46位安吉白茶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逐步引导出产品属性、消费结果与最终价值,并建立“属性-结果-价值”链接的含义矩阵和层级价值图,构建出调查对象的主观知觉取向。研究结果为“安吉白茶”市场细分及品牌定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尤溪县"七香一品"是我省绿茶中的一朵奇葩。2007年以来,尤溪县台溪乡、中仙乡、坂面乡等地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种植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无性系良种,面积达600多亩。尤溪"七香一品"采自白叶一号茶树的嫩芽,精心加工而成,具有色泽翠绿,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嫩匀亮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林盛有 《茶叶》2004,30(3):143-145
1安吉白茶的由来和现状 《大观茶论》载有:“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比。”故有白茶遂为第一的说法。《东溪茶录》云:“茶之名有七,一日白叶茶,民间大重,……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白茶虽古已有之,但因白茶多数只开花不结籽,即便有其后代也极易分化,极少能保持白茶母树的白化性状。因而,自古以来,白茶都十分稀少。  相似文献   

7.
白茶新品种"千年雪"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北宋末期宁波就曾出产白茶。上世纪末,宁波开始对白化茶资源开展研究,2004年白茶新品种选育列入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经多年努力,选育出了适应宁波白茶产业化发展,与安吉白茶(白叶茶1号)同一变异类型的低温敏感型、白色系白茶品种“千年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品种具有特异性分子标记。2006年“千年雪”通过宁波市科技局组织的新品种鉴定。经生产性栽培试验,五年生茶园亩产干茶达到17.3kg,高于同龄白叶茶1号的产量水平,亩产值达34600元,具有常规茶园不可比拟的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9月16~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安吉县农业局主办的全省151人才"茶园晚霜冻害防治技术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在安吉举行,省农业推广部门、相关茶产业县区农业部门、产茶企业技术人员、县白茶办、茶叶种植单位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等110余人参加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产业重点科技  相似文献   

9.
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安吉白茶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安吉白茶(绿茶)的新品种——花香白茶的加工工艺机理,研究安吉白茶具有浓郁花香和醇厚茶味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茶叶》2004,30(3):182-183
1省“十大名茶”新鲜出炉 十大名茶评选活动由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经过县市申报、形式审查、市场抽样、质量检测、品质评定、综合初评、申报单位陈述答疑、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证处公证,于5月19日在杭州正式揭晓,5月27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十大名茶”的颁奖大会。荣获省十大名茶称号的名茶及其受奖单位分别是(按笔画排名):大佛龙井(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化龙顶(开化县人民政府)、安吉白茶(安吉县人民政府)、西湖龙井(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武阳春雨(武义县人民政府)、松阳银猴(松阳县人民政府)、径山茶(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金奖惠明茶(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协会)、望海茶(宁海县茶业协会)、绿剑茶(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李素芳  晏静 《茶叶科学》1996,16(2):153-154
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李素芳1成浩1虞富莲1晏静2(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2浙江省安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吉313307)关键词:茶树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氨基酸Keywords:Tea(Cameliasinensi...  相似文献   

13.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及栽培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玉龙 《茶叶通讯》2007,34(3):26-27
1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被誉为"茶叶一绝"的安吉白茶,历史悠久,品质超然,享誉海内外,是浙江省名茶之一.安吉白茶始于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1107~1110"大观"年间)中,有一节专记白茶日:"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  相似文献   

14.
<正>8月20日上午,浙江安吉县白茶发展有限公司"安吉白茶"正式登陆华东林交所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成为浙江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的绿茶品牌。此次挂牌上市的安吉白茶有"峰禾园"、"龙王山"、"千道湾"、"宋茗"四个交收品牌。在华东林交所上市后,安吉白茶可借助这一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互联网+茶企+金融"的新模式,实现白茶产品的线上交易,安吉的白茶企业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在线融资,社会资本则可进行  相似文献   

15.
安吉白茶放异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赖建红 《茶叶》2005,31(1):11-11
“川原五百里,修竹半其间”,安吉白茶生长在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安吉县,全县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有寒潮,夏有伏早,地形起伏高差大,温光热水时空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安吉特定的自然条件,构成了有利于安吉白茶生长发育的优越环境,为安吉白茶独有品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安吉白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吉白茶品质的气候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安吉白茶的品种特性、品质特性,安吉白茶原产地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安吉白茶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气温、光照、降水等气象因子与安吉白茶的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密切相关,安吉白茶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7.
叶乃兴 《福建茶叶》2010,32(10):44-46
<正>目前,在茶叶市场上有白茶、政和白茶、福鼎白茶、黄金白茶(台湾)、安吉白茶、景宁白茶、徽州白茶、靖安白茶(江西)、天目湖白茶(江苏)、乐昌白毛茶、凌云白毛茶、汝城白毛茶等名称的茶叶产品,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有必要了解白茶、白叶茶(黄叶茶)、白毛茶之间的区别。1白茶、白叶茶(黄叶茶)和白毛茶概念  相似文献   

18.
沈培和 《中国茶叶》2003,25(2):11-11
浙江省安吉县繁育的珍稀茶树良种——安吉白茶,已在省内外广为引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早春季节气温在20℃±2℃时所萌发的芽叶叶片出现白化,叶绿素a含量较少,叶色嫩绿。所制绿茶氨基酸含量达6%~7%,而茶多酚含量较低,约20%,成茶色泽嫩绿,香气清醇,滋味鲜醇柔和,汤色、叶底嫩绿鲜明,很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甚高。一些龙井茶产区,如浙江新昌县引种后,根据其品种特点,用龙井茶炒制工艺,试制成功“大佛白龙井”。据实践经验,用该品种加工龙井茶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月莉 《茶叶科学》2013,(5):449-456
采用手段目的链(MEC)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安吉白茶"区域品牌的消费认知结构进行研究。采用软式阶梯技术对46位安吉白茶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逐步引导出产品属性、消费结果与最终价值,并建立"属性—结果—价值"链接的含义矩阵和层级价值图,构建出调查对象的主观知觉取向。研究结果为"安吉白茶"市场细分及品牌定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10,(10):23-23
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第一阶段)于8月5日结束。本次评比共收到全国18个省、市选送的302只茶叶样品,共177只茶样获奖,其中安吉县百竹茶业有限公司的百竹源牌白茶等43只茶样获特等奖,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春意牌高原茗珠等134只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