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作根艺品,不仅注重形似,而且要注重神似。一件人物或动物根艺品的神似,主要表现在面部,特别是眼睛上。然而此类根艺品天然生成的眼睛虽然有,但不多,而有不少作品有面无眼,使人看了,缺乏一种“活”的感觉。因此,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人为地“画”上眼睛,是增强作品神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的造型艺术作品(下简称根艺品)与根雕作品虽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有着部分的相同之处和都是由根为主体材料制作而成的。但是在制作时选用根材和型态制作上有严格的区别。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艺品的选用根材,受着根的原型风貌的限制,决不是所有的根都能制作成根艺品。作者只能  相似文献   

3.
根艺品与其他艺术品有许多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在于它保持了树根的“根味”。根艺品的“根味”,是指具备树根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从树种及其木质、纹理、皮色和枝节等方面反映出来。一件根艺品经过加工制作,若能保持以上特征的全部或一大部分,那就是具有“根味”的上乘佳作了。可是,有些根艺品制作者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的作品缺乏“根味”,人们看了不知它是根艺还是木雕。笔者于去年十月初,参观《南昌首届根雕盆景展览》,就  相似文献   

4.
我的眼前兀立着一只单腿劲挺的鹰(见右下图),它昂然回首,傲然睥睨,恰似一身正气的英雄面对人世。随着这件根艺品的创作结束,我也想到根艺创作与欣赏的视点问题。这一问题大致涉及三方面,即:第一视点——真似;第二视点——神似;第三视点——近似。真似即一件根艺品必须具有的第一前提。无真似即无根艺。所谓真似,当然指根艺品塑造的对象与自然界中具体对象的高度契合。这种契合,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但相互形态吻合是完全可以的。有经验  相似文献   

5.
“意象”根艺品,不是对外界事物一味地摹仿以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完整,而是作者通过寻找树根本身内在的自然美,适当运用种种技术和艺术手段,赋予作品“景外生景,韵味无穷”的美学意境,使作品成为作者审美理想和情趣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意象”根艺品具备“意”(意境)、“象”(充满情趣与艺趣形象)两方面的审美特征。以“写意”为主的根艺品,大都  相似文献   

6.
根艺品的底座,犹如美术中油画作品的外框、国画作品的装裱一样,决非可有可无的闲置之物,是根艺品举足轻重的有机组成部份。底座,无固定程式,要根据主体物的造型、质地、色泽诸方面去考虑。或圆或方、或厚或薄、或大或小、或黑或黄、或光或毛、或精或  相似文献   

7.
根艺品的创作,颇受材料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无穷的想象,达到鬼斧神工,足见作者的美学修养和艺术根底。陶明贤先生的根艺品,总能从最佳角度,发现素材的传神之处,加以展示。从《严阵以待》这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枯桩老根化成了生命源流,牛体筋骨隆起,沉稳矫健,  相似文献   

8.
对根艺品的加工,我一直主张应保持树根原材料的自然美。然而,纯自然的作品是没有的。因为“作品”二字本身,就包含着人的因素。正象美人也需要装饰打扮,根艺品少不了艺术加工。这包括艺术剪裁、细部刻划、整体修整三个环节。所谓艺术剪裁,就是适当取舍,去繁就简,将有碍于主题表现的树枝根须,毫不可惜地截去,使用“减法”,减到不能再减的地步,以达到艺术要求上的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9.
在根艺品的创作中,要不要着色呢?这要看作品本身需不需要着色?用什么染料,着什么色?怎样着色? 有些根质是白色的(如杨树根、椿树根等等),与作品造形不相适应;还有些作品进行过局部加工或雕琢;其加工雕琢部位的颜色与整  相似文献   

10.
今年第三期上赵宇同志《谈谈根艺品的上蜡》一文认为,就某些作品而言,上蜡比涂清漆效果更好。这确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用蜡锅上蜡,笔者认为不如改用酒精灯或电烙铁上蜡效果更好。蜡锅大了,用蜡多,成本昂贵,蜡锅小了,伸缩幅度大的根艺品又放不进去,只好分次浸锅上蜡,甚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是一件组合根艺品,以几峰骆驼组合而成的驼队。当欣赏者与作品拉开一定距离时,就会看到一组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驼队在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漠逶迤  相似文献   

12.
在江南或沿海地区,因受潮湿气候和季风的影响,特别是梅雨季节的到来,上蜡后的根艺品一般都要变腐或变白,致使作品不能长久保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摆在根艺爱好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从事根艺二十余年,经长期摸索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条解决上述难题的路子。我用新法上蜡后的根艺品,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梅雨季节考验,作品既不发腐又不变白,又不沾手,膜质感极强,得到了本地区同行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3.
我是浙江省根艺研究会会员。十几年来制作了不少根艺品。其中以整体独立式作品为最佳,在几次展览会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所谓整体独立式,就是挑选一  相似文献   

14.
根艺品的命名,既有依形直呼其名的命名,也有意在形外的命名,是否贴切,直接关系到根艺品的艺术价值。由于每个作者的阅历、知识水平、文艺素养的差异,对同一件根艺品的形象、动作、神态的看法及其内涵的理解不同,所命的名也不一样。依形直呼其名,虽有一目了然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根艺的快速发展,根艺品分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根艺品展览时如何设计布置,如何进行评比,还有生产销售、学术交流等环节上,都要求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根据树根艺术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参考了本人过去曾提出的盆景分类新系统,在此提出一个根艺品分类系统,即“类——型——亚型——式——号”五级分类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老子》是一件局部雕刻的根艺品,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7期的彩页上。看了任凤山先生这件作品之后,感到有两句题外话要说。作品的用材是一块柞树根。这在不喜欢雕琢作者的眼里,只是不成器的废料。但在任先生的眼下,则是一块再现“老子”形象的可用  相似文献   

17.
根(石)艺这一随机偶发艺术,不论是美学观念和创作手法,都可称得上是最具现代气质的造型艺术。随着根艺热的形成,根芝的抽象成份不断增长,似与不似,朦胧简洁,神中寓形的半抽象作品和只求神似、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伪装抽象作品(根、“冲”、“知音”  相似文献   

18.
根艺品的命名无外乎“具象命名”和“意境命名”两个范畴。所谓“具象命名”,主要是根据作品的外部具体形状来起名,象什么就叫什么,简单明了,直观形象,但未免流俗肤浅,观赏者没有多少思索、  相似文献   

19.
求新,是创作者艺术生命得以保证的前提,亦是艺术客观向前发展的必然。作为在单体根艺品基础上产生的组合根艺品正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逐渐为根艺爱好者们所接受。组合是与单体相对而言的,即它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根材,经过艺术构思,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画面。构图的各个局部一经组合,有机的联系随之就产生了。笔者以为,组合根艺品的创作有以下三方  相似文献   

20.
品评,包括两层含义:品,即欣赏;评,即评价。根艺的品评,就是欣赏并鉴别根艺品之美丑优劣。通过对根艺的品评,既能提高观者的欣赏水平,也能促进作者的艺术创作。欣赏和评价是相辅相承的,不懂得欣赏,就不懂得评价,或说评价就失去了可赖的依据。那么如何去欣赏和评价一件根艺品呢?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立意:根艺创作巧借天然,因形赋意,一件作品立意的新陈、深浅、广狭,便成了欣赏和评价的主要因素。从作品的立意,可以体察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