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吐哈盆地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开展区域试验,应用AMMI模型评价陆地棉品种(系)的稳定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AMMI模型能够准确评价各参试品种(系)不同试点产量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在参试品种(系)中,6号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9号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4号丰产性较差,稳定性较好,8号和10号的丰产性较好,稳定性较差,其他品种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均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泗阳328系江苏泗阳棉花原种场利用陆地棉品种(系)间相互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杂交棉新组合。2004年~2006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用Francis和Bilbro等法在不同高产生态下对6个大麦品种性状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产量高低是品种与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高产品种与良好生态条件相结合易于发挥产量潜力.(2)亚种间性状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亚种间杂交选育品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高产环境的能力.(3)Tequila、Mytl44和Clipper是高产区优良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宁德地区早稻优质组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研究杨炎官(宁德地区农科所)宁德地区近年引进和选育一批优质早稻新品种(系人进行早稻良种(组合)区域试验。笔者就早晚优质组的汇总结果,对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有优质早制品种6个,早糯品种...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把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的高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谋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定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  相似文献   

7.
杂交棉皖杂40是由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于1993年配组试验育成,属人工去雄授粉的陆地棉品种(系)间杂交种,现已经过1994年安徽省杂交棉擂台赛试验,1996年安徽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及安庆市品比试验。其F1、F2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与对照品种苏棉2号、泗棉3...  相似文献   

8.
以2006~2007年度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结果为材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花生品种莆花1号和泉花10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花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0.
杂交棉新品种鲁H28①郭承君付桂月临清市植保站252600路建国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鲁H28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91288和42-1两个品系为亲本组配的高产、优质、抗病陆地棉品种(系)间杂交种。1993~1994年参加山东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表...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生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高肥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陕农78和对照品种(陕229、小偃22)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的区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甘蔗品种(系)在1999-200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蔗茎产量及甘蔗糖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的甘蔗品种(系)的蔗茎产量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2)参试的甘蔗品种(系)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蔗糖化变化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Tai模式和方法分析了南充地区1987年区域试验中六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夏播条件下有不同的遗传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有的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而且稳产性好的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一般也表现稳定。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这种分析方法是研究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第13轮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江西试点)结果综述汪学凤(江西省棉花研究所)1试验概况我所是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试15个试点之一。目的在于鉴定长江流域各省育成的棉花新品种(系)丰产性、早熟性、稳定性、适应性和纤维品质,作为品种审定与推广的依据。19...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优良作物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和稳定性强。对产量和品质的测定较为容易,而稳定性是个统计学概念,必须通过区域试验,在不同区域条件下测定作物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以得到有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每个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做出准确评价。同时还能对参试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适定性参数评价甘薯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1998-1999年度北方甘薯区域试验产量结构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较好,适应性广;烟93-251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对环境反应敏感;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薯干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济89121、豫薯12号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的生产特性,以2004至2006年度福建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莆大麦9号和对照品种莆大麦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大麦9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冈杂棉10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依据2018―2019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数据汇总资料,采用多重比较(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环境指数和产量的回归系数及坐标曲线、适应度、相关系数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冈杂棉10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皮棉产量为122.3 kg,比对照GK39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冈杂棉10号属于高产但稳产性一般的品种,但冈杂棉10号的2年区域试验高稳系数分别为83.76%和86.90%,较同组区试品种相对较大,说明冈杂棉10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且兼顾稳产性;环境系数和产量的回归分析中,2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0和1.18,但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线上方,适应度平均为81.25%,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冈杂棉10号的皮棉产量受总成铃数的影响最大。综上,棉花品种冈杂棉10号具有丰产性,兼具稳产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小麦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小麦通讯》1995,16(2):16-21
对15个墨西哥小麦品种(系)在全国11个省市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试验。根据参试材料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和S.A.Eberhart、W.A.Russel的两稳定性参数(b,s^2d)对墨麦的适应地区以及适应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宁夏、甘肃和青海为墨麦的适应地区;品种(系)间的生态适应性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单株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比穗粒数、千粒重两因素更为重要。本文还对墨麦在我国的进一步利用进  相似文献   

20.
 对哈密地区参试的20个陆地棉品种(系)主要性状进行差异、变异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存在差异,产量性状差异明显,其中1206、1207、1208皮棉产量较高,其他综合性状也较好。变异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铃数>第一果枝高度>皮棉产量>株高>铃重>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子指>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大小顺序依次为: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2.5%跨长>纤维伸长率>长度整齐度指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陆地棉品系聚为A、B两个类群,A类群为产量中等偏下、品质中等偏上品种(系)的代表群;B类为产量较高、纤维品质较差品种(系)的代表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