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植保机在新疆棉田喷施脱叶剂测试结果评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无人植保机飞防技术作为一项适应现代植保需求的新型技术,将是传统植保方式的有益补充和革命性升级。为探明无人植保机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的脱叶效果及棉花品质的影响以及研究与筛选适合无人植保机喷洒棉花脱叶剂的喷洒参数和施药技术,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组织了多家联盟单位在新疆石河子开展了4种无人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联合飞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次施药后,4种无人植保机在设定施药范围内喷施脱叶剂,均能达到良好的脱叶效果;尤其按照每667 m2喷施1.5 L的药液,脱叶效果优良,药后棉铃吐絮率快速上升。测试结果还表明,无人植保机不同施药处理对处理区棉花的产量因子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喷施棉花专用型壮苗剂和棉花专用型增产剂对棉花早衰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可以提高棉花单株铃数和衣分。通过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发现,该制剂使用后可明显提高棉花中、上部叶片后期叶绿素SPAD值,延缓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3.
以不施脱叶剂和助剂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脱叶磷EC处理,研究脱叶磷乳油和不同助剂对棉花脱叶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药剂的棉花在施药1周后叶片脱落速度快,脱叶效果好;施药15d以后,叶片全部脱落。  相似文献   

4.
不同行距配置下脱叶剂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行距配置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行距配置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叶片脱落率影响不大。喷药后6 d,一膜6行(66+10) cm配置模式下的棉铃吐絮率高于一膜3行(76cm等行距),但不同脱叶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喷药后20 d,喷施脱叶剂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90%以上,且不同脱叶剂和行距配置模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棉花品质来看,2种行距配置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影响不大。综合比较来看,喷施瑞脱龙对一膜3行配置模式下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影响较小且脱叶吐絮效果较好,更适宜在奎屯植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疆兵团第七师棉田分别设置噻苯隆+乙烯利[(30 g+80 mL)·(667 m-2)]、欣噻利(120 mL·(667 m-2))、欣噻利(180 mL·(667 m-2))、欣噻利 [(60+120) mL·(667 m-2)]处理,以清水处理作对照,研究2种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20 d后,处理4[欣噻利(60+120) mL·(667 m-2),分2次喷施]的脱叶效果最好,叶片脱落率达到84.3%,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大。从棉铃吐絮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所有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4%以上,且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衣分、籽棉产量较对照处理有轻微降低,但能显著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从棉花品质来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其中处理3(欣噻利180 mL·667 m-2)下降幅度最大。综合比较来看,处理4的脱叶吐絮效果较好,适宜在奎屯植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喷施与人工喷施棉花脱叶剂效果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棉田喷施噻苯隆·敌草隆,比较无人机喷施和人工喷施2种不同的施药方式对脱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按照90 g·hm-2、135 g·hm-2、180 g·hm-2喷施噻苯隆·敌草隆,施药后5 d,对棉花的脱叶药效显著低于同等剂量的人工喷雾处理,但施药后10~20 d,无人机喷雾处理脱叶药效逐渐提高,直至与人工喷雾处理无显著差异;无人机喷雾处理的吐絮药效也与同等剂量的人工喷雾处理相当;无人机喷雾处理对棉花产量主要因子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明显不利影响。因此,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可以达到理想的脱叶、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区试验与田间示范相结合,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区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后,对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随试验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同时较对照病指明显降低,尤其是666.7m2用量600g处理。2年中病指变化不明显,在产量上,施药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处理3增产最为明显,2年平均增产达12.78%。大田示范中,防治黄萎病效果同样明显,2年平均病指低于对照6.0以上,产量增加12.99%以上。所以,小区与田间示范均证明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可以防治黄萎病发生,并能增加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化控剂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紧凑高抗玉米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研究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分别喷施"增产胺"、"吨田宝"及"DA-6"3种不同类型化控剂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种不同类型化控剂均可提高玉米子粒产量,"增产胺"和"吨田宝"的增产最为显著,较对照分别增产6.9%和6.6%;化控剂处理对行粒数和穗长影响不明显,明显缩短了秃尖长度,"增产胺"、"吨田宝"、"DA-6"处理分别较对照缩短23.9%、16.6%和28.3%;喷施"增产胺"同时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吨田宝"增加玉米穗粒数,"DA-6"提高玉米的千粒重;"增产胺"与"吨田宝"处理后收获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DA-6"处理收获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化控处理后叶面积指数、各生育期生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存在差异,"增产胺"和"吨田宝"均提高穗位叶的SPAD值,"DA-6"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马铃薯生产中分别进行了“934”增产剂播种前土壤处理和现蕾期叶面喷离两种方式的试验。土壤处理分高肥和低肥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34”增产剂用于土壤处理时,在高肥情况下增产不明显,低肥增产效果显著。但无论高肥还是低肥区,大中薯率均有显著提高,淀粉含量稍有下降。用于叶面喷施时,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及落叶催熟技术的适用范围、药剂选择、喷药时间与剂量及操作技术、注意事项,采用不同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的组合方式对棉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单独使用及组合使用均不会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经济性状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部分性状指标有明显提高。因此,为实现机械化管理及机械收花的目标,在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中建议喷施1次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以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极飞3WWDZ-15A多旋翼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棉田阔笑”(540 g·L-1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通过布置雾滴测试卡研究了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情况,结合田间脱叶催熟效果调查及棉花纤维品质检测,研究了烷基乙基磺酸盐、农健飞和倍达通3种助剂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棉花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雾滴沉积分布满足脱叶剂施药要求。添加助剂的3个处理药后30 d脱叶率达到85.53%~100%,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添加农健飞、倍达通助剂处理的棉花吐絮率分别为66.22%和60.73%,显著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助剂对棉花铃重和衣分及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喷施“丰满乐”液肥比喷施缩节安、清水分别增产9.3%、28.8%;喷施缩节安比清水对照增产17.9%。喷施“丰满乐”液肥和缩节安处理的单铃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0%、0.3%;衣分分别提高1.35、0.1个百分点,各个处理之间衣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研究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和产量的影响,以新陆早45号为材料进行了脱叶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脱叶剂虽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脱叶率,但亦造成棉花产量和铃重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且喷施时间越早产量和铃重降低的幅度越大。脱叶剂对棉花衣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促进棉花生长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年在新疆阿拉尔开展了0.136%赤·吲乙·芸苔、0.01%芸苔素内酯、5%氨基寡糖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棉花促根、壮苗和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较对照在促根、壮苗和增产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相比对照都有一定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5.9%、7.3%、9.7%。其中0.136%赤·吲乙·芸苔在拌种处理中较其他两种药剂药效更为突出;在棉花生长期喷施5%氨基寡糖素更能促进棉花株高、茎粗、真叶数等生长量的增加,对棉花产量的增幅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叶面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棉所50和天元1号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从蕾期到铃期6次叶面喷施1%(质量分数,下同)尿素、0.5%磷酸二氢钾、1%尿素+0.5%磷酸二氢钾3种叶面肥对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处理均比对照增产,皮棉增产幅度为6.0%~10.6%,喷施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叶面肥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用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处理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矮壮素在棉花控旺防徒长、增产等方面的调控效果,于2017年采用高喷雾量和常规量喷雾两种施药方式,分别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进行2~3次喷施,研究了98%甲哌鎓SP和50%矮壮素AS对棉花生长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98%甲哌鎓SP 73.5~117.6 g·hm-2和50%矮壮素AS 37.5~60 g·hm-2对棉花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对棉花株高、吐絮率、果枝数均有显著影响,且常规喷雾量处理对株高抑制效果优于高喷雾量处理。同时,二者均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相同施药方式下,甲哌鎓和矮壮素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喷施2次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丰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喷施540 g·L-1“棉海”悬浮剂和40%(质量分数)乙烯利水剂,设计不同施药液量处理,研究植保无人机不同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第1次施药后5~7 d,不同无人机处理的脱叶率随施药液量提高而上升,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佳;(2)从第2次药后13 d(第1次药后20 d)的脱叶效果来看,第2次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好,脱叶率在92.70%~97.02%,脱叶效果优于第2次施药量为15 L·hm-2和18 L·hm-2的处理;(3)植保无人机采用3种施药量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可为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施药液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棉花不同生育期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表明叶面喷施保铃剂可以协调棉花的生理功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植物细胞膜的相对透性,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促进棉株对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促进棉花生长和蕾铃发育,增产10%~15%,田间喷施以1000倍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赣北棉区棉花后期化学药剂打顶对其顶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江西的本土化应用,于2014年棉花打顶期,设置了不打顶、人工打顶、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处理,调查各处理喷药后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一是与不打顶相比,棉花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控制棉株顶部果枝及主茎节间的伸长,减少无效果节数,塑造合理的株型,起到了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二是在棉花常规打顶适期喷施化学打顶M剂1125 ml/hm2加Y剂750 ml/hm2,其霜前籽棉产量和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略高于不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为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吐隆、瑞脱龙,搭配乙烯利,以清水为对照,用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方法分析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4个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4个处理间脱叶率、吐絮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各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及除短纤维指数外的其余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条件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清水对照。可知,无人机喷施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2次条件下,棉花11个性状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