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简称枯、黄萎病)是我国也是世界棉花最严重的两种病害,在我国各大棉区均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棉花生产.枯、黄萎病菌为害棉株的维管束,至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两种危险性病害,且枯萎病比黄萎病威胁更大.这两种病害一旦发生蔓延为害,轻者使棉花减产,重者绝收.省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种植抗病的棉花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我们从1971年开始进行了棉花抗病育种工作.八年的研究结果,选育出了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棉花新品种7317(予抗一号),并于1980年荣获了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3.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很多,我市棉花苗期最为严重的几种病害是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近几年来尤其是前两种病害发病较往年重。作好棉花苗期病害的的防治工作,是关系到我市棉花能否增产增收的关键。当前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工作关键是落实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作为棉花的一种恶性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在棉花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枯、黄萎病的防治都是一个重点,但这两种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防治.因此,在备播阶段和播前准备措施就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正>棉田的病害较多,在防治过程中,有些病虫害反复用药防治不见效果,反而对棉花造成了药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了解病害的类型盲目用药。病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病菌侵染而致病的"病理性病害",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另一种是棉花生长生育过程中,缺少某些营养元素所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称之为"生理性病害"。生理性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这两种病害往往交叉感染、混合发生,防治时的防治方法也基本一样,所以统称为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年份会给棉花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被棉农称为棉花的“癌症”,具有传播迅速,暴发性强,损失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而且近几年有逐年加重、发生提前的趋势,加强防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难于防治的两种土传性维管束病害,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两种病害的有效途径。目前,棉花抗病育种尤其是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至今没有真正的抗黄萎病品种育成,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尤其是黄萎病的抗性遗传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简要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金塔县棉花病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有效防治棉花病害,保证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棉花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期长.防治棉花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以及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等综合措施,辅以科学的化学防治,实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 棉花黄枯萎病的发生给棉花生产带来严重障碍。依据两种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征特性,化学药剂防治时,对应棉花生长发育时期提出采用三个用药时期即为主动防治期、被动防治期、补救防治期。防治施药技术应采用多种剂型多样化用药法相结合,对应三个不同防治时期进行有效防治。1 主动防治期施药技术 从处理土壤、种子开始将播种期作为主动防治期。因棉花黄枯萎病属土传病害且种子能带菌、带病,对于枯萎病,苗期发生严重者会出现死苗现  相似文献   

11.
两种棉花种衣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江玲 《农村科技》2008,(10):29-29
通过对抗重茬种衣剂和福多甲种衣剂的使用,了解两种种衣剂对棉种发芽率、棉花各生育阶段的影响以及防治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的效果。从中筛选出既经济又有效的种衣剂产品。  相似文献   

12.
奎屯垦区棉花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很大的两种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特别是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在新疆棉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发展蔓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对可持续的棉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棉花烂铃与铃壳生化成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病害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是棉花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烂铃病害已成为棉花病害防治上较为复杂、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历史上这两种病害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曾损失皮棉约为200万担。建国以来,特别是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成立以来,组织全国力量,开展协作研究,在基础理论和防治措施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本文是对我国十年来关于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目前世界上尚无药物可完全防治,下面的几点防治建议,是我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并验证有效的防治方法,供广大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春季棉花播种后常导致棉花烂种、烂根,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多年来一直采用敌克松拌种防治该病,但防效欠佳.为寻找一处适合我州防治棉苗立枯病的新药剂,今年我们在博乐市进行36%棉枯净拌种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现将试验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是棉花生产领域危害十分严重的两种病害,在世界各地棉花主产区广泛存在。且末县是新疆地区主要棉花产地,最近几年,地区种植棉花规模不断扩大,棉农经济收入显著提升,同时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呈现高发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更好保证地区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由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感染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对这两种病害目前还没有高效的防治药剂,而且土壤一旦染病很难根治,被称为"棉花的癌症"。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是以选择抗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危害,对环境友好、叮持续的新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维管束组织的两种主要的真菌类病害,病原菌可以通过种子、土壤、水流和病残体传播,传播速度极快,故防治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一、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病害 近几年,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棉花枯、黄萎病,且防治艰难,严重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