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究泌香期雄麝皮质醇和睾酮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麝香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6头雄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雄麝泌香期粪便中的皮质醇和睾酮含量,并对其与麝香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泌香期三个阶段,皮质醇和睾酮含量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皮质醇、睾酮含量与麝香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粪便样品来研究圈养林麝类固醇激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开展以粪便类固醇激素为核心的多种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泌香期雄性林麝分泌的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探究其变化规律及与泌香量的关系.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2010.04-2011.12间雄性林麝粪样中的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雄性个体的睾酮、雌二醇含量在泌香期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正常期粪样中睾酮含量较低,泌香期前睾酮的含量开始升高,泌香初期睾酮含量急剧升高,显著高于正常期(P<0.05),泌香盛期睾酮的含量达到最高峰,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P<0.05),泌香后期睾酮含量急剧下降,泌香期后继续下降.雌二醇也呈现出与睾酮相似的变化规律,泌香盛期雌二醇的含量也达到最高峰,除了8~10岁雄性林麝的雌二醇含量与泌香期后期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时期均差异显著(P<0.05).雄性林麝孕酮的含量在整个泌香期表现出无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林麝的泌香量与整个泌香期睾酮的含量之间呈显著强正相关(R2 =0.650 4,P<0.05),与雌二醇的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456 5,P<0.05).利用粪样来研究半驯养野生动物的性激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2008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选2对健康的成年丹顶鹤,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为观测,同时收取粪便提取激素,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笼养丹顶鹤粪样中睾酮、孕酮、雌二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其对鸣、炫耀行为的高发期在3、4月(P〈0.05),营巢行为在3月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丹顶鹤的交尾行为集中出现在3、4月(P〈0.05);繁殖期雄性丹顶鹤粪便中睾酮平均水平为(259.59±149.70)ng/dl,非繁殖期为(84.81±27.35)ng/dl,二者差异显著,繁殖期雄鹤求偶炫耀、交尾、卧巢等的发生频次与粪便中睾酮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对鸣、警戒以及营巢都与睾酮变化水平呈显著相关(P〈0.05)。繁殖期雌性丹顶鹤粪便中的孕酮平均浓度为(9.65±7。15)rig/m1,非繁殖期为(2.76±0.97)ng/ml,差异显著,繁殖期雌鹤粪便中的孕酮激素水平与其卧巢行为呈显著性相关(R=0.8848,P〈0.05);繁殖期雌性丹顶鹤粪便中雌二醇平均浓度为(30.50±61.77)pg/ml,非繁殖期为(8.17±3.72)pg/ml,二者差异显著,繁殖期雌鸟雌二醇变化水平与其繁殖行为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雌性丹顶鹤粪样中雌二醇激素的变化水平与其产卵时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素免疫中和技术(HIN)调节激素分泌,从而控制动物的繁殖性能,是动物繁殖学中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对提高动物繁殖率有很重要的意义。1977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的CoX等首先发现类固醇激素免疫技术可提高绵羊的双羔率,并研制成功了多胎素(Fecundin)。此后,陆续出现了用雄烯二酮、雌酮、睾酮、孕酮及雌二醇等性腺类固醇激素主动或被动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各级卵泡发育的变化及血清类固醇激素的代谢差异。随机选择开产期(24周龄),产蛋高峰期(28周龄)及产蛋后期(47周龄)的肉种鸡各6只,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与产蛋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肉种鸡卵巢内小黄卵泡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孕酮在开产期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11-脱氧皮质醇和睾酮的含量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开产期次之,而产蛋后期含量最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在产蛋高峰期最低,而在产蛋后期含量升高;在产蛋后期,雌二醇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P<0.01),孕酮水平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5);雌二醇水平在产蛋后期显著高于开产期(P<0.05);17-羟基孕烯醇酮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含量逐步增加,但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产蛋中后期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可能与小黄卵泡向等级卵泡发育受到阻碍及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显著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6.
皮质醇是衡量动物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游客对麋鹿应激状态的影响,通过非损伤性取样的方式,并同时调查游客数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北京麋鹿苑春季麋鹿粪便皮质醇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麋鹿粪样中的皮质醇变化均与前一日麋鹿苑内的游客量显著性相关,而与当日客流量的相关性则不明显,即表示麋鹿粪样中的皮质醇存在1 d左右的延迟性,与麋鹿从吃下食物到排粪约需1 d左右时间相一致。皮质醇激素变化范围表明北京麋鹿苑麋鹿的应激生理指标参数有一定波动范围,可作为将来对疑似患病个体进行诊断分析,为麋鹿个体诊断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藏羚羊粪样中皮质醇含量,分析青藏公路对藏羚羊应激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时间处理对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粪样经过4h干燥处理,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干燥处理2h和6h(P0.05)。藏羚羊距离道路小于150m时,其粪样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增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藏羚羊对青藏公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应激,并且应激程度随道路距离而不同,提示今后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其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保存温度对野生动物粪样生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采集21份雌性成年华南虎的新鲜粪样为试验对象,用Cat ELISA Kit测定在不同温度环境保存的粪样中雌二醇(E)、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浓度。结果:7份新鲜粪样,每份分成2份,分别直接冷冻干燥和-20℃保存后冷冻干燥,粪样中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在两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份新鲜粪样,每份分成4份,分别置于25℃,4℃,-20℃和-70℃条件下保存24 h,粪样中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5份新鲜粪样,每份分成5份,-20℃保存9 d,粪样中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始终均无显著差异(P〉0.05);5份新鲜粪样,每份分成5份,4℃保存9 d,粪样中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始终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应用Cat ELISA Kit检测华南虎粪样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粪样在常温条件下短时间(9 d)保存不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野生动物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的测定方法,血、尿与粪样中类固醇浓度的相关性,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监测在野生动物卵巢功能检查和妊娠诊断上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粪样睾酮(T)和雌二醇(17B-B)水平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朱鹩粪样激素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雌鸟粪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雄鸟,分别为672.65±97.39ng/g和68.28±32.03ng/g;雄乌粪中睾酮水平显著高于雌乌,分别为2527.95±1100.51ng/g和327.77±132.62ng/g。以粪样代替血样,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采样方法,在自然状态下监测朱鹩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朱鹩的生殖内分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年龄对大熊猫个体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本研究采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J1(亚成年大熊猫个体)、J2(成年大熊猫个体)、J3(老年大熊猫个体))的新鲜粪便,基于16S rRNA基因技术,测定不同年龄的大熊猫个体肠道细菌组成,分析其物理和化学特征及酶活特异性,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t analysis,RDA)分析大熊猫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在属水平上,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在J2肠道最高,淀粉酶活力在J3肠道最低,纤维素酶活力在J1肠道最低,蛋白酶活力在J1肠道最高,在J3肠道最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与淀粉酶活力和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与还原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大熊猫个体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表现特征不同,其肠道细菌优势菌的相对丰度与其消化酶等环境因子存在相关性;建议需对亚成年大熊猫加强饮食和生活环境管理,并可以通过添加益生菌等方式加强对老年大熊猫肠道健康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巢式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动物园保存的大熊猫组织材料和部分现存活个体的粪便、血清等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调查。调查发现在死亡大熊猫肝脏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9%(8/9),肾脏的阳性检出率为85.7%(6/7)。现活体动物的粪便、血清抗原检查没有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说明死亡大熊猫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现有个体中没有戊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圈养大熊猫蠕虫病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法对从四川地区采集的210份圈养大熊猫粪便样品进行了蠕虫虫卵的检测,结果只检出了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虫卵,粪样蛔虫卵阳性率为25.71%(54/210)。在不同饲养单位以及不同月份,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大熊猫西氏贝蛔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大熊猫粪便中微生物组成以及耐药基因和寄生虫的真实情况。采集6只健康成年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利用宏转录组学测序技术分析大熊猫粪便微生物组成及功能、耐药基因种类、丰度和寄生虫的组成,探讨优势细菌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熊猫粪便内微生物种类多样,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细菌为主。在门水平上,细菌类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真菌菌门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亚门(Mucoromycota)相对丰度较高,雌性和雄性大熊猫粪便菌群丰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Unigenes功能分析表明,大熊猫粪便微生物的功能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等过程。在大熊猫粪便中共检测出25大类、304种耐药基因,其中,外排泵类基因的种类最多、相对丰度最高。此外,在大熊猫粪便中共发现63属126种寄生虫,寄生虫种包括线虫、绦虫和吸虫,其中,线虫为优势虫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埃希杆菌属(Escherichi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与外排泵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糖肽类、多肽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本研究从宏转录组水平揭示了大熊猫粪便中微生物、耐药基因组成以及寄生虫种类,对大熊猫微生物相关疾病和寄生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从2只分别患急性腹泻伴红色黏液便和急性腹泻伴严重血尿症大熊猫体内分离出3株克雷伯菌,经生化鉴定后确认3个分离株均为催产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3个分离菌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文章就催产克雷伯菌对大熊猫的致病性和致病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e captive husbandry of giant Pacific octopuses Enteroctopus dofleini is well understood, but their endocrine signatures are not well documented. The major vertebrate reproductive hormones--estrogen, progesterone, and testosterone--and the stress-related hormone corticosterone are relatively well known for many vertebrate species. However, few studies on these hormones within invertebrates have been conducted. Our hypothesis was that endocrine signatures within octopuses ar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within vertebrates in response to reproductive activity and stress. Using standard immunoassay techniques, we measured fecal steroids within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ive female and three male giant Pacific octopuses housed at the Seattle Aquarium. The mean estrogen level ranged from 3.67 to 99.39 ng/g of feces, progesterone ranged from 44.35 to 231.71 ng/g feces, testosterone ranged from 9.30 to 18.18 ng/g feces, and corticosterone ranged from 10.91 to 22.14 ng/g fe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ctopus fecal hormones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vertebrates and may be useful in measuring ovarian activity and stress within captive female giant Pacific octopuses.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9例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及其继发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有5只完全恢复了健康,3只有明显疗效。并对患病大熊猎作了血液学检查,与健康大熊猫的肠道菌群、毛发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患病大熊猫的电解质水平普遍偏低,血清蛋白较低,白细胞水平大多处于正常范围,在患慢性胃肠炎病大熊猫粪便中未检出肠道病原菌,其双歧杆菌的检出率和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大熊猫。毛发中Cu、Zn、Mn等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大熊猫的水平,初步提出了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及其继发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熊猫的医疗管理培训是培训大熊猫完成一些配合医疗行为的动作,以减少大熊猫的紧张感、降低大熊猫的麻醉风险、增加人员与动物的安全以及增进饲养员与大熊猫之间的感情,并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的课程。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是以大熊猫医学检查为目的,选择响板作为确认信号,以正面奖赏的方式进行确认训练,抓住培训时机,培训大熊猫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采血、徒手肌肉注射、腹部超声波等医学检查,做到及时性和累积性奖赏,确保人和大熊猫的安全,该培训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食性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相似性。本试验采用ERIC-PCR方法对成年马、梅花鹿、老虎、豹、非洲狮、黑熊、小熊猫及成年大熊猫的新鲜粪便细菌总DNA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为草食动物(1.27)〉肉食动物(1.23)〉杂食动物(1.04),而它们的优势度指数则相反,草食动物(0.32)﹤肉食动物(0.41)=杂食动物(0.41)。同一种动物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与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