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蓉油7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推油菜新品种。蓉油7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  相似文献   

2.
蓉油8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蓉油8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含油量高、熟期早、抗逆  相似文献   

3.
蓉油13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蓉油13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蓉油12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4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蓉油12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高含油率、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中熟等特点。2006年  相似文献   

5.
蓉油10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3、2004年先后通过四川省和国家级审定,2003年推荐为四川省主推  相似文献   

6.
试验目的主要是鉴定各参试品种在我地的早熟性、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为我地区推广种植“双低”早熟优质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绵油11号、绵油12号由四川国豪种业油菜有限公司提供。蓉油4号、蓉油8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由成都蓉科油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秦优7号(ck)由  相似文献   

7.
川油23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JA3,保持系为JB3.恢复系为JR6。川油23杂交优势强,综合性状好,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在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000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439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57%(极显著);2001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569.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81%(极显著)。在2000-2001年度组织5点(成都、绵竹、大竹、峨嵋和宜宾)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76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0.4%(极显著)。种子含油率(干基)39.45%,比对照蓉油4号高2.79个百分点。中抗病毒病和菌核病。平均全生育日数218d,与CK蓉油4号相同。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3、2004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9.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3、2004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高油9号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芥菜型油菜品种,2006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油2006001。  相似文献   

11.
"双低"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 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 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 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6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 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  相似文献   

12.
优质油菜对比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滁州地区种植的优质油菜品种 ,选择了省内外目前表现较好 ,有一定推广价值的 7个优质油菜品种 ,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蓉油 6号、华杂 4号、油研 9号产量水平较高 ,生育期短 ,性状稳定 ,抗逆性好 ,适合滁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应江南农区种植的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对 9个杂交油菜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及研究 ,结果表明 :蓉油 4号、核杂 2号及华杂 3号产量差异显著 ,全生育期短 ,性状稳定 ,抗逆性好 ,建议选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油菜新品种高油9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油9号油莱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蒙1008为母本。怀仁黄芥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芥菜型春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在山西省生产试验中,高油9号平均产量1452kg/hm^2.比对照晋油6号增产5.8%。高油9号合油量33.1%,油酸含量41.6%,亚油酸含量29.9%,芥酸含量1.1%,是一个低芥酸优质春油莱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已总结出高油9号油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宗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19-19
本试验通过在抽苔期对两个油菜品种进行渍害处理,测定其SOD、POD、CAT的活性,以及MDA的含量,来研究渍害对油菜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渍害处理天数的延长,两种油菜均呈现出SOD活性不断上升,POD、CAT活性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MDA含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蓉油11号的抗氧化酶均高于中乐油2号,丙二醛(MDA)的含量低于中乐油2号,说明蓉油11号的抗渍性高于中乐油2号。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7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7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所继青杂3号后选育的又一早熟甘篮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比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千克,高产可达240千克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20μmol/克。含油量4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川油24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低芥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5A与恢复系9718R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多抗、广适、熟期适中等优点。在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2530.5kg/hm^2分别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0.5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3.59%。商品菜籽平均含油率40.41%。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正> “蓉油4号”属甘兰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已于1996年4月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我地于1995年引进种植,一般亩产干籽实150~170公斤,高的达22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比“中油821”早3~5天,比“秦油2号”早8~10天,与当地白菜型“小油菜”熟期相近,是早稻、棉花、西瓜、山芋等作物的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六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具有代表性,这对提升我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应我市大面积种植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在大量引种的基础上设计本试验. 1参试品种 "宁杂3号"、"油研9号"、"杂选1号"、"陕油6号"、"两优586"、"蓉油6号"、"沪油15"、"史力丰"、"扬油4号",其中前6个是杂交双低,后3个是常规双低,对照为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沪油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