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从培养创新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高校需加强营造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适合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围绕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以控制类研究生培养为例,借助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实践平台,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起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和启迪创新思维;科研反哺教学,构建船舶特色实践平台,坚持导师团队与研究生团队的良性互动,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科专业和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并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环境类硕士生培养为例,通过建立"学科—平台—团队—产业"想协同的创新机制,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互促。基于已有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研究现状,以协同创新为载体,建立重点学科、学科平台、创新团队与行业产业相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可以指导创新型硕士生培养,并丰富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思想的思潮下,协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新媒体的涌现给高校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让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平台的搭建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认真分析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为这工作服务,努力探索高校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对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实践类课程教学平台、科研与创新训练平台和实践活动训练平台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旨在为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的急需。本文将就当前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提出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能力培养等手段实现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机地结合,探讨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和培养机制,加强材料专业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与引导。  相似文献   

7.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探讨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的实践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根据"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流学科建设基本工作内容构建了全过程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从思想上协同提升实践育人的理论,从平台上协同完善实践育人的载体,从内容上协同丰富实践育人的体系。实例证明,采用全过程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后,专业人才培养效率明显提升,有效地推动了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实践育人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全国各地的高校,目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等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作为高校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教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丰富和活跃校园学术氛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这一关键环节的执行者——高校实验教师,目前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未能形成协同的育人机制。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创新为主导,运用开放共享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实践育人为桥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同时也建立相对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基于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更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后备军,他们的创新力量和创新机制将深远影响国家和社会今后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以及实践调研,将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与演绎归纳来研究他们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而从文化、激励、结构和制度四个层面提出治理对策,以期实现对创新机制的理论完善,启发并实践应用于高校等科研单位予其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尚不完善,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借鉴国外先进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方法和经验,结合日常创新实践教学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开展的方式各有立足点,效果也参差不齐。本文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开展研究,针对一些面向学生就业所需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和提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指出通过构建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双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双能力)的可行途径。同时,详细说明了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内容、流程和保障措施,并结合实例说明"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华南农业大学以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搭建的"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合作平台为依托,强化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实践"型教学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笔者阐述了"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目的为大学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学的目标,创新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创新人才的载体。创新实践的源泉在于发挥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管理和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大学生训练等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以《拼布艺术》实践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拼布艺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艺工结合、政商产学合作、协同培养"的专业特色,提出《拼布艺术》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思路。并分析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阐述《拼布艺术》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教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旨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究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校事业迅猛发展,电子类专业学生教学参与度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岗位要求,重理论考核轻实践等问题。通过建设校企协作平台,加强战略管理,明确了校企合作定位,结合学生兴趣及企业实际需求,学生毕业选题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等方式,共同构建校企协同模式下多元共赢的培养机制,培养电子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实践表明,该模式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下,加强对饲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还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质量的关键举措.而指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在于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教育体育.而由赵俊亚、李明所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书不仅系统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形成背景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育人体系以何种方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笔者结合新时期国内大学生创新思维现状,考虑创业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必然联系,分析了创业实践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在创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应着眼于营造高校内部"双创"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形成"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构建创新创业高校育人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