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力通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通信组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无线通信组网技术以及应用已经成为现今信息科技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电力通信无线通信组网的概论、技术、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建设,通信技术的深化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经验,分析了不同区域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策略,并分析了基于EPON和McWill技术的典型组网方案和应用效果,对配电通信网的实际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软交换技术是电力通信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可以为语音通信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针对某市供电企业调度交换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IP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利用软交换技术解决电力调度交换组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交换机的联网与转换,还能增加电力企业的通信业务,使电力通信系统以及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更加完善。所以,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有效的应用软交换技术,为调度交换组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软交换技术是电力通信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可以为语音通信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针对某市供电企业调度交换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IP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利用软交换技术解决电力调度交换组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交换机的联网与转换,还能增加电力企业的通信业务,使电力通信系统以及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更加完善。所以,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有效的应用软交换技术,为调度交换组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通信信息技术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发展,同时其也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的世界已经被信息网络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通信组网与成孔交换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我国通信交换工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契机,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通信组网与程控交换,以供参考和交换。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今社会配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通信通道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早期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通信系统建设已不能已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当前国内智能配电网建设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加速的阶段,各种技术都需要进一步创新、改造,本文从光纤组网模式、光缆接续方式以及设备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建设改造,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提高了通信网络可维护性的可靠性和通道质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蓝绿激光在潜艇上使用的优缺点与部分关键技术,根据对潜通信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利用现有通信手段与激光通信的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的进入到了了一个信息化通信时代,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人们为了使得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将一些新型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整个移动通信工程的网络系统得到优化。本文首先对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简要的概述,其次讨论了移动通信工程组网分成技术应用的原理,最后对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工程组网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短波点对点通信模式逐步发展为短波组网模式,有效地提升信道利用效率。短波通信由传统的中心控制的接入网模式逐步发展到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短波网络。同时,编码技术、时域均衡技术、及宽带波形技术的发展,使得短波传输速率明显提高,提升了短波频谱的利用效率。在民用方面,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传统通信手段容易遭打破坏,而短波通信具有灵活、低廉等特点,在应急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传统短波应用主要以点对点通信为主,尤其是在应急通信中,如灾后的信息交互,点对点的短波通信可以有效地将灾区信息及时地反馈给灾后指挥所。但是点对点的通信不能有效反应灾后的态势信息,而且较低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民用的短波通信网络化、宽带传输、可靠传输也是我国短波应急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RTU通讯技术的火灾在线实时监测系统,与国内已有系统相比,存在布线方便,自动组网,数据准确,监控及时等优点。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对家庭安全性的监测越来越受重视,本课题研究的火灾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将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中,保障大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智能蜗居系统将以GSM和GPRS通信方式,或者TCP/IP组网方式,TCP/IP组网方式采用标准RJ-45通讯接口,所有设备只需通过一根网线连接,再经通用的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交换机即可实现所有数据的交换,可实现系统远程的数字化应用,并且在局域网也可采用Zigbee、wifi、蓝牙、红外等技术进行组网,采用STM32处理实现中央控制,具有性能可靠、小型化、便携性、低成本等优点。可与监控、报警、家电、灯光、影音系统进行良好联动,是一款功能丰富的智能家居系统,可实现远程预警监控,传感器自动控制,控制信息化家电,实时视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受到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存在通信数据线布线复杂和监测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技术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区域环境数据采集,CC2530与GTM900C组成远程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森林环境数据。该系统具有终端设备体积小、低成本、组网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着2G/3G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通信设备高集成度,大容量的发展趋势,移动核心网的网络安全和设备利用已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MSC POOL就是基于这种理念产生的,是一种把多个MSC组成资源池,使用户能够共享池内所有MSC资源的先进核心网组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2G和TD-SCDMA网络高效,可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电力通信组网使用的技术是SDH以及DWDM,但是这两种技术都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不能承载IP长距离的传输任务,也就减少了IP业务的范围,而且后期维护也比较困难,加大了运营商的成本,而OTN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IP业务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降低成本,所以非常值得推广。本文首先介绍了OTN技术的特点;其次概述了OTN组网的优势,最后探讨了电力通信组网中OTN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电力通信组网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屈晓光 《山东饲料》2015,(5):276+279
随着2015年初工信部对FDD牌照的发放,中国通信全面进入4G时代。所谓4G即第四代通信技术,分为两种制式TD-LTE和FDD-LTE。截止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移动4G网络使用TD-LTE组网,联通和电信则采用TD-LTE和FDD-LTE混合组网。加之已有的2、3G网络GSM、CDMA、TDS-CDMA、WCDMA等多张网络,4G网络势必存在干扰现象,认清LTE网络中存在的干扰类型和干扰原理对于提高LTE网络容量、保障LTE网络运行速度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今天我们就其中的TD-LTE的干扰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在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某些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没有明确划分的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收发滤波器的性能不达标、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容(EMC)以及有意干扰,都是移动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信息技术和计算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大多时间都采用网络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而局域网技术是实现这种沟通渠道的有效方法之一。局域网有多种不同的组网形式,相对应的网络配置技术也有多种方式。本文基于两种常见局域网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局域网组网的几种方式和VLAN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配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由于矿井地形复杂以及综采面等监控区域的流动性大,与有线生产调度系统相比,无线安全调度系统"即铺即用",随时随地可在矿井构建移动通信网络,方便流动接入,可实时把监控数据发至地面监控中心,极大地提高了调度和监控效益;并且在矿难的应急通信中,即使现有通信系统遭到破坏,也可利用无线通信设备快速组网,接收传输监控数据,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设备作业情况,并保证地面指挥中心与井下抢险工作面的实时通信,提高抢险救灾、安全救护效率和搜救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矿井使用的无线安全调度和应急通信系统,讨论了其系统结构和特点,并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指出了矿井无线安全调度和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河源供电局现有通信站点的分布和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电网自有的光纤资源,在高可靠性的光纤传输通道上建立起高带宽、高性能、综合多种业务的数据通信网络,以满足河源市供电局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网络架构分为核心、汇聚层、接入层三层,使用MPLS/VPN技术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全网采用MPLS +VLAN的方式实现端到端的VPN解决方案。针对目前河源供电局综合业务数据网的现状,从组网结构、设备配置和数据配置几个方面对网络提出分层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集中控制型AP+AC组网方式进行AC技术的实现探讨,总结集中控制型AP+AC的一些配置方法和优点,并提出集中控制型AP+AC组网模式是WiFi网络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一种技术,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通信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计算通信的基本特点,最后介绍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各领域目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