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笔者在《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认为:茶文化是茶的物质生产和品饮利用过程的物质、技艺及其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见,茶文化形成于茶之品饮而有别于茶之为饮,茶的生产和饮用不等于茶文化形成,从时间上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茶经》)。神农氏,又称炎帝,为传说中的神奇人物,生于母系氏族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神农发现茶的记载,源于东汉年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相似文献   

2.
叶辉  郁建平 《中国茶叶》2001,23(6):12-13
贵州老鹰茶(豹皮樟)为贵州大娄山民间长期饮用的一种传统饮料,原产于大娄山,始饮于大娄山,已有较长的饮用历史(尤以遵义地区少数民族饮用历史悠久),现仍处于野生和半栽培状态.其味芳香(具强烈的樟科植物芳香味),性甘凉,有明目、消暑、解渴和消食去胀之功效,可防馊、防腐、止泄、止嗝,为消食化积和清凉解热的饮料.贵州老鹰茶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食用红色素,是多种食品良好的着色剂.对贵州老鹰茶天然食用色素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稳定性的研究,可为今后开发老鹰茶色素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洋  龚淑英 《茶叶》2021,47(1):1-4
随着茶的健康属性不断深入人心,不同风味属性的调味茶产品在市场大受好评,基于市场行情,阐述了调味茶的现状,品牌多,品种多,但是缺少领导品牌;调味茶存在着多种饮用方式,但仍需充实饮用场景及应用;结合调味茶发展现状与存在一些问题,健康化、便携化可能是调味茶发展趋势,也是行业与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曹小琴 《福建茶叶》2016,(6):353-354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俗活动逐渐与婚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婚嫁茶俗文化。婚嫁茶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更让茶礼产品成为缔结婚姻、馈赠亲朋的物质内容,也让我国社会开始关注茶礼产品设计。本文以婚嫁茶俗的形成为切入点,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探究如何提高我国茶礼品设计水平,旨在为茶叶产品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茶小绿叶蝉广泛分布于各地茶园,是茶园的主要害虫,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茶小绿叶蝉侵害对茶鲜叶持嫩性及其制成乌龙茶品质代谢物浸出速率的影响。通过剪切力测定、碎茶率分析、乌龙茶冲泡、代谢物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发现茶小绿叶蝉侵害显著增加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等细胞壁物质的含量,降低茶鲜叶嫩度和成品茶碎茶率,影响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和茶氨酸的浸出率。并且,除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外,这些滋味物质的浸出和茶鲜叶的嫩度均与细胞壁物质的含量显著相关。本研究探索了茶小绿叶蝉侵害后茶叶滋味品质代谢物的浸出规律,从茶叶采摘、加工和冲泡饮用3个方面探索了茶小绿叶蝉侵害对于品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前言 茶源于中国,被誉为国饮,延续三千多年来的生产和饮用已深深地融入社会各个阶层,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当今,我们弘扬茶文化,研究和挖掘茶的利用历史资料、茶诗文是不可少的工作,但如何使茶文化成为系统而内容丰富的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茶的生产和品饮实践,显得更有意义。借此,笔者就个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谈谈有关茶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粗浅见解。 一、茶文化与茶文化学 (一)茶文化的定义 什么叫“茶文化”?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茶不仅是以其历史悠久,文人爱好,诗人吟咏而与文化‘结亲’.而…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一种营养、浓香葱郁和有保键机能的食品,广泛为人们所饮用。目前,消费者有的饮用毛条,有的饮用精制条。究竟饮用毛茶或饮用精制茶哪一种卫生安全呢?本实验对精制茶和毛茶加以比较剖析,以辨明精制茶与毛条的优劣。1材料、设备与方法1.1材料①毛茶:选取七个毛条样品,分别为:永春佛手(春茶)、永春毛蟹(春茶)、安溪包种(春茶)、安溪铁观音(夏茶)、安溪本山(夏茶)、武夷肉桂(春茶)、武夷水仙(春茶)②精制茶:精制条是将同一毛条精加工而成,也七个样品。精加工过程中采用供培温度150-16()。1.2设备①水分测定设…  相似文献   

8.
茶饲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叶勇 《中国茶叶》2000,22(4):14-15
茶叶含有较多的营 养成分和药用成分。作 为传统饮料,饮用的物 质仅占茶叶很少一部 分。目前,速溶茶和茶 叶深加工所提取的物质 总和也仅占茶叶干重的 30%左右。在废弃的茶 渣中,仍然残留较多的 营养成分。茶果也是一 样,目前主要用茶籽提 取茶籽油和皂素,而它 们分别仅占茶籽的 25% 和 15%,余下的大部分 有效物质仍在茶籽饼 中。用作肥料是其出路 之一,但将其用作饲料 则更有价值。本文就茶 饲料开发的可能性和茶 饲料的应用效果及发展 前景作一概述,以引起 人们对茶饲料的重视, 进一步去研究开发茶饲 料。 1.茶饲料开…  相似文献   

9.
茶种的起源1.茶种的原产地茶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许多植物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罗佳佳 《福建茶叶》2016,(10):335-336
茶,虽然是一种世人都所熟悉的植物,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地球上存在了五千多年,更有很多人不知道茶是中国人最早从地球上数以亿万计的植物中发现了、利用并且引入民间栽培的一种植物。从此,在中国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茶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的药物、食物、饮品等,经历了各种民族的融合、社会结构的多次元变化、多重学科的跨越等有效整合,茶文化凝聚成了涉及农业、社会、艺术、宗教、人生等多方面的文化系统。而想要打开这个系统,就需要掌握中国茶文化密码。那么,密码在哪里?就是本文将要论述的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在这些典籍文献中,记载了茶业在中国从自然到文化的发展路径,全面传递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4.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月荣  赵启泉  陆建良 《茶叶》2000,26(Z1):301-305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以及20世纪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重要成就及其 对茶产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茶饮料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茶饮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又是世界茶叶消费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变化,2008年,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需求步入新的发展适应调整期,将带来茶叶营销模式、茶类消费结构、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等的转变,将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产生长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彦 《中国茶叶》2005,27(3):9-10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茶经济与茶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刘新玲 《中国茶叶》2007,29(1):26-27
“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是江苏溧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制的风格各异的地方名茶,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产量占全市名特茶产量的2/3左右,成为溧阳市名特茶的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