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铃薯渣是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湿渣。其水分含量达80%、自身菌种丰富多达33种,容易酸败变质,但薯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等可利用营养成分,因此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也被看做是一种新型畜禽饲料。文章综述了马铃薯渣的成分性能、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马铃薯渣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马铃薯渣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生产国,马铃薯生产导致大量的副产物产生。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畜禽饲料原料需求与日俱增。马铃薯副产物中粗纤维、粗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其作为反刍动物非常规粗饲料已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目前马铃薯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滞后,导致其饲用价值和利用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马铃薯副产物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马铃薯秸秆、马铃薯渣、马铃薯淀粉渣及淀粉、马铃薯蛋白的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马铃薯副产物饲料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渣的营养物质和苦味物质含量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的柑橘渣无氮浸出物、消化能和钙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全面,但粗蛋白质和总磷含量低,水分、粗纤维和苦味物质含量高,作为潜在的饲料资源,经过适当处理可以大量开发作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发酵马铃薯淀粉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马铃薯淀粉渣等食品工业加工副产品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马铃薯淀粉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因其蛋白质含量较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含量高,所以作为动物饲料利用时营养价值较低.马铃薯淀粉渣来源丰富,可作为微生物发酵生产诸如酶、蛋白质饲料、有机酸以及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理想基...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多汁饲料饲喂畜禽,是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一种经济作物。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易被多种病毒侵染而发生品种的退化,从而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给马铃薯种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种植前需要做好马铃薯的选择和处理工作,包括种薯的选择、种薯的催芽、种薯的切块,最好选择小整薯来进行播种,这样可以减少病毒的侵染,提高产量。另外,在马铃薯种植时还需要进行种薯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规模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开发新的饲料来源以缓解饲料原料的供需矛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加工的主要副产品,每年马铃薯渣的产量可达百万吨以上[1],但马铃薯渣是一种粗饲料[2],如何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实现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祝英  翟峰  蒲训 《中国饲料》2007,(23):27-29
本文对米曲霉、黑曲霉和绿色木霉分解马铃薯废渣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分解马铃薯废渣的机理是:微生物产生的酶系Ⅰ先将马铃薯渣分解为可溶于水的物质,这些物质又在微生物产生的酶系Ⅱ的作用下,分解成微生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还原糖,供微生物生长繁殖;2)在这3种菌种中,对马铃薯渣分解能力最强的是米曲霉,在72h内能使马铃薯渣完全分解,且粗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了2.43倍。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静  朱志成  曹贺 《饲料研究》2012,(10):81-83
马铃薯是优质的饲料作物.试验以4种马铃薯全粉为对象,旨在考察其基本组分及理化特性,为新型饲料的研发及饲料配方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可根据饲养的实际情况,利用4种马铃薯全粉的组分差异进行选择与饲料配方的设计;早大白持水性最好,荷兰薯持油性最强,尤金透光度最小,黄麻子胶凝性最好;早大白支链淀粉含量高,可用来提高面团饲料的水合力;荷兰薯适合于高脂肪饲料的加工;尤金直链淀粉含量较高,抗拉伸力强,成型性好,能够增加饲料产品的脆性和强力;黄麻子良好的胶凝性可用于饲料的增稠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马铃薯干渣为发酵基料,配合适当的辅料,研究接种微生物和加入无机氮素进行厌氧发酵对马铃薯干渣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所用三个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淀粉渣中粗蛋白的含量,其中活力99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增长了29.67%;2、非蛋白氮的添加,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以5%的尿素为氮源添加剂的活力99菌剂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13.5%,同发酵原料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66.87%,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达到一般饲料原料水平,可作为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甘薯产地主要分布在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产量大,是良好的居民鲜食、轻工加工和动物饲用资源。甘薯、薯藤和加工业副产品富含淀粉、果胶和膳食纤维等,水分含量高,不易储运,易腐败变质,综合利用率低,废弃率高。甘薯、薯藤和薯渣是常用饲料,饲用时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经济性特点。在产地农户习惯用煮熟和青贮后的薯块和薯渣饲喂畜禽。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薯渣,可提高其营养价值。探索提出产区利用熟制、青贮、鲜饲等形式相结合和加工薯渣制备生物饲料的甘薯资源饲用新模式,可为我国甘薯种植、食用、加工和饲用的适度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取优良菌种对马薯渣进行生物发酵,在日粮中添加3种真菌发酵马铃薯渣饲料替代部分日粮饲喂肉鸡,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菌种分别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啤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由本实验室保存.试验用马铃薯渣由大兴安岭淀粉厂提供.  相似文献   

13.
宗平 《中国饲料》2023,(24):181-184
本研究旨在探究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0头健康状况良好、产奶量(45.72±1.27)kg、泌乳天数(79.64±2.95)d、泌乳胎次(2.63±0.23)相近的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使用2%、4%和8%的马铃薯淀粉渣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粉。试验为期72d(其中预饲期14d,正试期58d)。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产奶量有显著影响,产奶量随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增加而升高(P <0.05);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饲料转化率随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增加而降低(P <0.05);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随马铃薯淀粉渣添加量提高,奶牛血清总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 <0.05);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有显著影响,随马铃薯淀粉渣添加量升高,奶牛血清尿素氮含量不断升高(P <0.05);马铃薯淀粉渣对奶牛血清白蛋白、总胆...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其水分含量大,不易储存和运输,通常都是直接排放或掩埋处理,因此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马铃薯渣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果胶、淀粉等可利用资源,经过酶解与发酵后的马铃薯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利于消化利用的粗纤维也可以得到有效降解,具有很高的重新利用的价值。文章主要对马铃薯渣作为饲料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马铃薯渣作为饲料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08,(5):11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研发的一项利用微生物液态发酵技术转化马铃薯薯渣,进而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新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将马铃薯薯渣“变废为宝”、改变其污染环境的状况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供试发酵剂、原料组成及灭菌方式对马铃薯渣发酵单细胞蛋白饲料中游离氨基酸.活性肽及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为薯渣发酵饲料品质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以未发酵纯薯渣原料作为对照,设发酵剂、灭菌方式及原料组成3个因素.采用固态发酵及比色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29~11.77g/kg,较对照原料增加68.7%~503.6%;生物活性肽含量为0.84-2.72g/kg.较对照原料增加366.7%-1411.1%: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28~7.68g/kg。较对照原料增加120.1%-415.4%。采用混菌发酵、在原料中添加油渣和氮素及灭菌处理对提高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游离氨基酸、生物活性肽以及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坝上每年种植马铃薯70—80万亩,加工淀粉后,薯渣原料充足。普通薯渣,是一种粗饲料,据测定,其粗蛋白质含量为5.15%,粗脂肪0.16%,粗纤维9.46%,糖分1.05%,营养成分含量低,适口性差,利用率低。经研究,用酵母菌发酵薯渣制取高营养饲料技术,已获得成功.一、制备种曲:将1:1的麦麸和水混匀,分装于培养皿中(每斤麦麸可装直径9厘米培养皿100个)高压(1.3kg/cm~2)灭菌后当料温降至50℃以下时接种(试管中培养好的酵母菌),在32℃下培养3—4天。  相似文献   

18.
于品华 《草业学报》2004,13(2):115-117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不仅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而且也是优良的饲料作物.据报道,全世界种植马铃薯大约有1/3左右是作为饲料用的[1],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薯皮、薯渣也大量用作饲料[2,3].可见,马铃薯在饲料作物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国内,马铃薯的品种选育工作都是针对食用和加工用的目标进行的[4],对其饲用价值,特别是茎叶的利用效率则几乎无人研究.本研究报道了针对饲用目标进行马铃薯新品系选育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含水量高、自带菌多,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可利用成分。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可解决马铃薯渣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文章就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菌种选择、生产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利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渣固态发酵制作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为主要原料,以黑曲霉、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对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灭菌与不灭菌的发酵方式,确定了采用灭菌的方式,分阶段混菌发酵的最佳配比,黑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为1:1:1,接种量15%(w/w),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组成与配比为薯渣85%(w/w)、麸皮15%(w/w),以薯渣和麸皮为基础,添加磷酸二氢钾0.6%(w/w)、尿素1.5%(w/w)、硫酸铵1.5%(w/w)、硫酸镁0.05%(w/w)。测定结果表明,发酵产品中粗蛋白含量较发酵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