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试验了80%单甲脒WG对棉花叶螨的控制效果。与目前常用的哒螨灵、炔螨特、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三氯杀螨醇等五种杀螨剂的田间效果相比,该药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对抗性叶螨的防效较高,在生产上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可作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在棉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脒类杀螨剂是一类有机氮杀螨剂,1982年以来,在茶树上已进行药效试验的有双甲脒、单甲脒和杀螨脒3种。脒类杀螨剂对螨及卵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并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杀螨谱广,对瘿螨、叶螨、短须螨、小爪螨等多种害螨有效,并能兼治茶蚜等害虫。脒类杀螨剂持效期较长,毒性低,单甲脒对雄性大鼠的口服LD_(50)为950mg/kg,雌性大鼠皮试的LD_(50)大于2000mg/kg,雌性小鼠口服的LD_(50)为780mg/kg,在动物体内蓄积性小,无慢性中毒现象,无“三致”作用,对人、畜和植物安全,对害虫的天敌较安全。双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叶接虫法测定了啶虫脒与硫丹混配对棉蚜防治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643比例进行混配时,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达178.9。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1713配比亦表现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03.8。2种药剂以最佳比例进行增效混配,不仅可以优化单剂的毒杀效果,还可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延缓棉蚜的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甲脒(amitraz)由英国Boots公司发现,译名还有胺三氮螨脒、双虫脒、果螨脒、杀伐螨等。其急性经口毒性LD_(50)约为800毫克/公斤,经皮毒性LD_(50)大于200毫克/公斤,在生物体内无积累毒性。据国内外报道,双甲脒对高等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活性,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残留的有机氮杀虫杀螨剂。双甲脒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且能渗透叶片,残效期中等。已知的田间杀螨谱有叶螨、瘿螨、短须螨、跗线螨、小爪螨、锈螨等,对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中的许多害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棉花叶螨是虞城县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棉田滥用农药,使叶螨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80年代以来,菊酯类农药的推广和普及,引起叶螨的大发生,由过去的偶发性害虫上升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棉区,多伏旱天气,历年棉叶螨的发生与危害较为严重。由于长期使用乐果、1605、敌敌畏,三氯杀螨砜等农药,棉叶螨已产生了抗药性,防效很不理想。为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甲氧虫酰肼与其他药剂对甜菜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表面涂抹法测定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用对甜菜夜蛾的杀卵活性及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甜菜夜蛾的LD50分别为38.20 ng·cm-2、44.66 ng·cm-2、17.54 ng·cm-2、4.13 ng·cm-2,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质量浓度比)为6∶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因子高达135.4,而甲氧虫酰肼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氯氟氰菊酯混用均表现出拮抗作用;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配比6∶7)质量浓度为10 mg·L-1和100 mg·L-1时,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分别为56.11%、36.53%和48.08%、17.70%;亚致死剂量的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剂与单剂相比显著延长幼虫发育历期,抑制幼虫的体质量和蛹质量,降低化蛹率和单雌产卵量。因此,甲氧虫酰肼和虱螨脲混用可以显著提高对甜菜夜蛾杀虫活性,抑制其种群增长,同时兼有较强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的药剂很多,但多为联苯菊酯或吡虫啉及其混配剂。为明确几种常用农药的防治效果,进行了防治茶树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h.)]药效时比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菊酯仍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以与吡虫啉或啶虫脒混配使用,以延长持效期,减少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0.
使用石硫合剂防治茶树害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螨类是我省茶树主要害虫,为害性仅次于假眼小绿叶蝉。在闽东茶区发生的主要有茶检疫螨、咖啡小瓜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它们主要以成、若螨刺吸茶叶汁液,不但阻碍茶树芽叶生长,而且影响下一轮茶芽萌发,导致茶叶减产、品质下降。更由于害螨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加之成、若螨虫体很小,肉眼难以察见,往往被忽视而致成灾。为了有效地控制螨类的为害和保护天敌及降低农药残留。笔者于1998年冬季在茶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螨类等害虫的冬防清园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及方法三.且试验农药品种及浓度石硫合剂,原…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朱砂叶螨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是四川地区棉花上的重要害螨,从1993年开始,笔者测定了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敌敌畏、氧化乐果和三氯杀螨醇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对克螨蚧的抗性呈上升趋势.其抗性的产生是用药量不断增加和农药的滥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防治茶树害虫的几种新农药 当前茶叶生产中病虫害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化学农药在控制病虫为害,确保茶叶一优两高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80年代以来,新型农药品种不断涌现,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药使用技术也有较大的提高。为了要使化学农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效果,在选用农药品种时,需要了解各种农药的特性和使用技术,才能对症下药,取得预期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几个新农药品种,作为防治茶树害虫的参考。 1.灭螨灵(又名速螨酮,NC—129),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原药中等毒性,15%制剂属低毒。急性口服LD_(50)为1021~1130mg/kg,急性经皮LD_(50)>2000mg/kg。该药以触杀作用为主,是一种广谱性杀螨剂,兼具杀虫作用。对叶螨、瘿螨、跗线螨等害螨的幼、若、成螨和卵均有良好的防效。它的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且药效不受温度影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资料,使用15%灭螨灵4000倍防治茶橙瘿螨,喷药后3~14天的防效在86.6%~95.2%,药效在一个月左右。灭螨灵8000~4000倍液对茶跗线螨的防效在80%~100%,并可兼治小绿叶蝉。一年最好控制使用1次,不要和碱性农药混用,不要在蜜蜂采花期使用。安全间隔期暂订7天。  相似文献   

13.
25%单甲脒是江西东乡农药厂生产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的有机氮杀螨剂,能有效的防治多种螨类,对抗性螨效果显著。我们为了摸索该药对棉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特在棉红蜘蛛盛发期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方法本试验在1988年9月12日棉红蜘蛛盛发期进行。以常用作防治棉红蜘蛛的药剂50%甲胺磷和40%水胺硫磷作比较,同时设不施药(喷清水)作对照。每小区面积为  相似文献   

14.
20%双甲脒乳剂是一种新型有机氮类杀螨杀虫剂。1989年,全国植保总站、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及河北、山东、江西、福建、江苏等植保部门的试验表明、该药剂具有优良阿触杀灭虫作用以及渗透叶片的活性,持效期长,对抗性螨、蚜虫的防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危害新疆棉田的主要棉叶螨种类有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敦煌叶螨、朱砂叶螨等。为了引进和推广对棉叶螨防效较好药剂,为新疆棉田防治棉叶螨提供指导,本试验选用近期市场上推出的多种药剂对棉叶螨的防效进行了田间比较实验;同时在室内对当地优势天敌种类瓢虫进行了安全性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0%三磷锡乳油(上海威敌生化有限公司);1%威克达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四螨嗪悬浮剂(深圳市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22.5%好克螨乳油(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12.5%安螨克乳油(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奥美特(美国康普顿中国有限…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6个温度条件及9种寄主植物对皮氏叶螨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此螨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4~32℃为皮氏叶螨发育、存活和产卵的最适合温度,番木瓜为皮氏叶螨的最适宜寄主,其次为香蕉和番荔枝。香蕉品种间比较,巴西蕉和贡蕉分别为皮氏叶螨的最适和最不适宜的芭蕉属寄主。5种农药对皮氏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阿维·氯>哒螨灵>果好迈>辛硫磷,其LC50分别为0.0586,0.4415,34.6817,35.0268和96.1017μg/mL。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杀螨剂品种很少,多年来长期使用老品种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及其他常用农药,多数害虫不同程度的产生了抗药性,加之近几年在棉田大量施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死了大量天敌,导致棉叶螨危害猖  相似文献   

18.
杀螨灵防治棉叶螨药效试验朱鑫湖南省棉花研究所常德415101覃官保湖南华容县团洲乡农科站414209棉叶螨已先后对1605、1059、甲胺磷、久效磷、敌杀死及二氯杀螨醇等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为寻求新的高效杀螨剂,进行此项试验和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19.
茶蚜和茶楼癭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螨类是福建省茶区常见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害螨,以往茶园防治茶蚜主要使用扑虱灵、乐果、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螨类则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造成极为严重的农药残留,为此,应抓紧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茶园适用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系统的配套技术,以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本试验对集琦虫螨克等药剂对茶蚜及螨类适用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害虫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茶橙癭…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81,(1)
我省茶园病虫种类很多,主要害虫种类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叶螨类、小绿叶蝉、蚧类(长白蚧、蛇眼蚧、椰园蚧)、茶叶象(虫甲)等;主要病害种类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等。供应的农药品种,从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