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竹亚科植物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以及良种选育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介绍了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分子标记技术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的鉴定、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从辣椒属起源与分布和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剖析我国辣椒属种质研究现状。辣椒属起源与分布的认识是辣椒属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目前多数学者都承认辣椒起源南美洲,全世界有25个种,其中5个栽培种,我国分布有1个野生种。对辣椒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辣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合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是辣椒属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对辣椒属的分类、亲缘关系、辅助育种作较为精确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紫薇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 60 种,已培育出 500 多个品种。紫薇属植物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 除花色艳丽夺目外,还有净化空气的特性,在园林和园艺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由于紫薇属植物频繁的 种间杂交和基因渐渗,形态分类系统已不能满足紫薇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基于 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在物种亲缘关系研究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从叶绿体基因组中发掘的 DNA 片段及简单重复序 列常用作植物分子标记,便于植物的鉴定与分类。迄今已完成 22 种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 利用贝叶斯法分析了 22 种紫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 22 种紫薇属植物为单系群;并归纳得出紫薇属 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约为 150 kbp,最大的 Lagerstroemia venusta 长度为 152 521 bp,最小的 L. guilinensis 长度为 151 968 bp,其中 LSC 区长度为 83~84 kbp,SSC 区长度约 16 kbp,IR 区约 25 kbp,叶绿体基因组中 GC 含量为 37.6%~37.7%。综述了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在 DNA 条形码、简单重复序列与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旨在了解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研究现状,提高对紫薇属在园林应用中的评价认识,为该属基于叶绿体 基因组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培育更多应用于园林观光的紫薇属植物 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当归属植物资源,并系统阐述了RAPD、ISSR及ITS等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当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当归属的科学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遗传标记方法,凭借高效可靠等优点,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本文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对我国杜鹃属植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药食兼用豆科植物除日常食用外,还具有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的功效。详细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豆科药食兼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今后应深度挖掘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加强豆科药食兼用植物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和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芍药属植物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芍药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种及品种繁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论述了芍药属中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牡丹组与芍药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认为:种源不同是造成芍药属遗传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在种源一致的前提下,其遗传多样性与部分形态特征尤其是花色、花型、株高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有分子标记技术与DNA序列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形态学分类将牡丹组划分为2个亚组是完全合理的;研究者大多“重牡丹而轻芍药”,使得在分子水平上对芍药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今后须综合利用多种遗传标记及序列分析手段,加快芍药属全基因组序列的开发与各种新型标记方法的探索应用。同时,对芍药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梅起源于我国,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国家级种质资源圃的建立提高了梅种质资源的保存与鉴定水平,同时梅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也促进了近年来梅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梅的起源与分布、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核基因组与叶绿体基因组研究、雌蕊发育机制、自交不亲和机制、季节性休眠机制、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梅种质资源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植物遗传研究与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越 《青海农林科技》2004,(2):21-24,32
分子标记是DNA分子碱基序列变异的直接反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生物体DNA后来检测不同遗传位点等位变异(RFLP),以一个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利用对基因组DNA随机扩增来鉴别DNA多态性(fL~PDs).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重复序列产生了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标记技术.而RFLP与RAPDs有机结合形成AFLP技术SNP标记利用基因位点上等位型(alleles)为DNA芯片技术应用于遗传作图提供了基础。对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全面了解,有益于正确制定遗传资源收集和原位保存的策略,有助于鉴定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等,对于拓宽遗传基础的育种策略十分重要分子标记是检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适用于非模式植物的测序,成本较低、测序性能强,目前被大量应用于园艺植物鉴定和基因组辅助育种.而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多拷贝、结构保守等优点.将叶绿体基因组与二代测序技术结合应用,将成为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二代测序技术和叶绿体基因组在包括菊花在内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菊花分类和遗传资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核桃属植物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核桃属植物的种质鉴定、保存和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从DNA分子水平系统综述了核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总结了核桃属植物体细胞胚发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研究进展,分析了核桃属植物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与转基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分子标记在蝴蝶兰遗传多样性、分类与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4.
棉花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是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棉花分子标记育种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综述 了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预测、种质资源鉴定、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 究进展,并对棉花分子标记技术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棉花分子标记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遗传育 种中,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提供更加有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黄永莲  杨秀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14-6215
[目的]从DNA水平揭示整个榕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规律。[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粤西地区常见榕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榕属植物多态性占72.93%,显示出榕属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RAPD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鉴定榕属植物品种,揭示榕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遗传背景,为榕属植物的栽培育种及资源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木薯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属植物品种(系)的鉴定、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目标性状的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分子标记在我国木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遗传标记作为识别遗传物质的标识,是检测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其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形式。本文综述了四种遗传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建立适合的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植物的9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对引物共扩增出96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31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多态性带116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5.87%,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属于同种的品种聚在一起,与表型分类基本吻合.兰属植物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16-0.606.此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可为兰属分类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竹属花卉植物花色艳丽,有较高观赏价值,且具有较强耐逆性,是极为宝贵的基因资源。为从分子水平探究石竹属花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了44份石竹属花卉种质的指纹图谱。经遗传多样性分析,44份石竹属花卉被划分为五大类群,与物种分类结果一致;种内分类结果也与花色、株型等指标分类结果相符。物种差异是石竹属植物类群划分的主要因素,种内划分则以花色、株型等指标为主。通过SRAP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区分石竹属花卉种质,为石竹属花卉种质资源鉴定与保护、育种应用和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敏雅  陆菲  毛杉杉  李岚  张琼  刘莉  采克俊  曹访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27-15128,15218
[目的]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对浙江地区的浮萍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6株浮萍,通过形态学特征、叶绿体基因组的rpS16内含子序列及atpF-atpH条形码序列分析浮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形态学鉴定表明,HN-YG-3和HZ-YXY-1浮萍属紫萍属,而HZ-HZY-2、HA-LP-4、HA-HSD-5和ZS-DH-6浮萍属浮萍属。atpF-atpH序列分析表明,HZ-HSD-5浮萍和HZ-HZY-2浮萍亲缘关系最近;rpS16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ZS-DH-6浮萍和HA-HSD-5浮萍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叶绿体基因组和atpF-atpH条形码序列分子遗传标记较形态学鉴定更能反映出浮萍遗传多样性的特点,为今后浮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