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及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80上部叶(15~17叶)为材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探讨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密集烘烤(风机转速保持不变),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烤后外观质量,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转速1440 r/min、定色后期960 r/min、干筋期720 r/min的效果最佳.[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2.
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采用密集烤房和变频器研究了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于筋期风机先以720 r/min的转速运行,在60℃以后以540 r/min的转速运行,能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中上等烟和橘色烟比例,对能耗和烘烤成本的降低最为显著,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对烤后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刺激性、杂气和口感改善最为明显.综合考虑,在干筋期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可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以T3(54~ 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540 r/min)最佳,其次为T4(54~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720r/min).  相似文献   

3.
密集烘烤后期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密集烘烤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级比例及其烘烤能耗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烘烤后期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中上等烟叶比例,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是对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口感的改善效果最佳,同时降低能耗.以定色后期风机转速960r/min,干筋期风机转速720r/min增质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和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以上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密集烘烤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定色期升温速度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和提高烟叶品质,其中以处理T2(42~47℃以1℃/2 h升温,47~54℃以1℃/2 h升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和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色期和干筋期的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够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变频风速对南江3号上部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江3号上部烟叶的烤后质量和香吃味,采用南江3号上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不同变频风速对烤后烟叶的外观、等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烘烤开始至52℃时,风机转速1 450r/min;52~60℃时,风机转速960r/min;60℃至烘烤结束,风机转速720r/min,均能够提高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和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烟叶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后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干筋期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且干筋前期降低风机转速对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相对于后期更大,其中T3处理(54~60℃风机转速为720 r·...  相似文献   

8.
延长变黄和定色末期时间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烘烤过程中延长变黄和定色时间对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从而为改善上部叶的经济性状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气流下降式自动加煤密集烤房,分析对比42、54℃延长时间和皖南当地常规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延长20 h、54℃延长16 h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云烟97上部叶的等级结构,增加上等烟的比率,同时能够降低云烟97上部叶的两糖(总糖、还原糖)含量;在42℃延长20 h能够明显提高单料烟的评吸得分(65.00);42、54℃的延长时间均能够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42℃延长烘烤20 h能够提高云烟97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54℃延长16 h能够明显改善云烟97上部叶的等级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 h、54℃持续12 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 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 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h、54℃持续12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途径,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化学成分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采烤方式对烤烟上部6叶烘烤质量及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带茎挂杆密集烘烤比较,上部6叶一次性采收散叶堆积烘烤可增加装烟量和装烟密度,减少用工成本和耗能成本,提高烟叶均价和上等烟率,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感官评吸质量,有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不同采烤方式顶部1~2叶位烟叶可用性和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弃烤。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安顺烟区上部烟叶烤后挂灰较重、上等烟率偏低、青杂烟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通过调控湿度和风机转速,对变黄期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变变黄期烘烤工艺、提高湿球温度、降低循环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等级结构和外观质量,使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但对评吸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密集烘烤后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当前密集烘烤过程里循环风机不同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分析烘烤后期循环风机转速与烟叶香吃味之间的关系,试验以烟草品种南江3号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干筋期烟叶烘烤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开始至52℃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1 450 r/min、52~60℃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960 r/min、60~65℃至烘烤结束风机转速采用720r/min进行通风,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内在品质,促进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积累,能够明显改善烤后烟叶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陇县烟区烟叶成熟期干旱条件下中烟202上部烟叶不易烘烤的问题,通过改变变黄后期和定色后期的湿球温度和烘烤时间,对上部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变黄后期与定色前期的湿球温度,协调烘烤时间,可提高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单叶重,使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总体上,改进后的烟叶烘烤工艺提高了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可用性.[方法]以烤烟云9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烤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上部烟叶带茎采烤的烟叶成熟好,容易烘烤,烤后烟叶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他采收方式.[结论]烤烟上部叶带茎采烤具有一定的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效果,可以应用在烟叶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可用性。[方法]以烤烟云97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采烤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上部烟叶带茎采烤的烟叶成熟好,容易烘烤,烤后烟叶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他采收方式。[结论]烤烟上部叶带茎采烤具有一定的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效果,可以应用在烟叶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降低光滑烟比例的密集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密集烘烤的光滑烟比例,以常规密集烘烤工艺为对照,开展凋萎期慢烤定色、变筋期慢烤定色2种烘烤工艺对光滑烟比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2种烘烤工艺均能有效提高烘烤质量,下部叶以凋萎期慢烤定色烘烤工艺为佳,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烤后烟叶组织变疏松,光滑烟减少;中、上部烟叶烘烤技术以变筋期慢烤定色烘烤工艺为佳,有利于烟叶烘烤质量提高,明显减少中、上部烟叶青筋烟比例,降低叶片密度,组织结构更加疏松,叶面皱缩感强,光滑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密集烤箱烘烤烟叶变黄期温度容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黄期各恒定温度梯度处理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温度的容差范围,为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温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下部叶以36~44℃变黄处理,中部叶以36~42℃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4~42℃变黄处理的烟叶,烤至72 h时,失水率均达到50%~60%,叶绿素降解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85.53%,均价最高可达32.48 CNY/kg;(3)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其中烟叶糖碱比均在9.58~12.16,且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38~40℃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6~40℃变黄处理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36~42℃容差范围烘烤工艺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留叶数带茎烘烤对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宁乡烟区烤烟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材料,对比分析传统烘烤及上部烟叶4片、5片、6片叶一次性带茎采收烘烤4个处理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带茎烘烤烤后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优于传统烘烤,其成熟度高、油分足、色度强、颜色饱满、身份适中、叶片结构疏松、青杂烟少;经济性状方面,带茎烘烤上部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黄烟率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内在化学成分方面,带茎烘烤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淀粉和氯含量均低于传统烘烤,钾含量略高,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均接近优质烟叶的最佳比值;上部烟叶6片叶带茎烘烤较4片、5片叶带茎烘烤的外观质量更优、经济效益更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佳。【结论】带茎烘烤有利于提高宁乡烟区烤烟上部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且以6片叶带茎烘烤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密集烘烤后期风机转速对烟叶香气与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后期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西柏烷类香气物质、美拉德反应产物、新植二烯以及其他类香气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