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桑树品种幼苗对镉的耐受性,筛选耐镉性较强的桑树品种。【方法】以9种桑树(Morus alba.L)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浓度为0 mg/kg、5 mg/kg、50 mg/kg、150 mg/kg、300mg/kg、500mg/kg的Cd~(2+)处理,研究不同桑树品种在镉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合隶属函数法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对9个桑树幼苗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桑树品种对镉的耐受性有差异;在镉胁迫阈值为5mg/kg的镉浓度下,不同桑树品种的各生理指标除MDA和脯氨酸外均受到抑制;根据耐镉性综合值,不同桑树品种的耐镉性为桑特优2号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粤桑11号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结论】强耐镉型品种为桑特优2号,中等耐镉型品种为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和粤桑11号;镉敏感型品种为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桑树幼苗对镉的耐受性,筛选耐镉性较强的桑树品种。 【方法】以9种桑树(Morus alba.L)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浓度为0 mg/kg、5 mg/kg、50 mg/kg、150 mg/kg、300 mg/kg、500 mg/kg的Cd2+处理,研究不同品种桑树在镉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合隶属函数法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对9个桑树幼苗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桑树品种对镉的耐受性有差异;在镉胁迫阈值为5 mg/kg的镉浓度下,不同品种桑树的各生理指标除MDA和脯氨酸外均受到抑制;根据耐镉性综合值,不同品种桑树的耐镉性为桑特优2号> 桂桑5号=桂桑6号>粤桑11号 >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结论】强耐镉型品种为桑特优2号;中等耐镉型品种为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和粤桑11号;镉敏感型品种为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和赤霉素对苦瓜种子发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银  陈禅友  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04-2305,2369
[目的]探讨乙烯利和赤霉素对苦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苦瓜品种的关系。[方法]以蓝山大长白苦瓜和广西大肉1号苦瓜为供试品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及其混合液浸泡苦瓜种子,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在不同品种中,150 mg/L乙烯利和200 mg/L赤霉素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且两者的作用差异不大;150 mg/L乙烯利和200 mg/L赤霉素对发芽势的影响作用与品种有关。150 mg/L乙烯利更能促进幼苗根的生长,而200 mg/L赤霉素更利于幼苗茎的伸长;用150 mg/L乙烯利或200mg/L赤霉素浸种比用150 mg/L乙烯利+200 mg/L赤霉素或75 mg/L乙烯利+100 mg/L赤霉素浸种更能提高发芽率。[结论]赤霉素和乙烯利对苦瓜的种子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但其最适浓度依品种而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幼苗生长(根茎比除外)也有促进作用,但与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5.
广西四倍体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西以秋水仙碱诱导、选育的四倍体桑种质达600多份,对大部分四倍体种质进行性状调查、产叶性能测定、叶质鉴定和杂交结实性试验等方面进行评选,获得一批高产型、优质型、高产优质型及结实性高、配合力好的优异四倍体桑种质。并以四倍体桑种质为亲本,采用2n×4n、4n×2n、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组合共219个,育成了“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3号”等一批高产优质的三倍体组合。今后对四倍体桑种质的深入研究,应继续诱导和充分利用现有人工四倍体资源,与优良二倍体杂交,组配三倍体杂优组合;继续选用优良杂种实生幼苗诱导人工四倍体,培育出优质高产四倍体品种;继续选用优良的四倍体桑作亲本,选配杂交组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四倍体桑杂优组合;深入研究利用雄性或雌性配子二倍体化培育三倍体,是桑树三倍体育种的一条陕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桑树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性比的规律,为广西桑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对收集保存的1000多份桑种质资源及人工授粉组配的165份杂交组合F1代的性比进行田间调查,研究不同材料植株的性比特点.[结果]在199份广西地方品种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0.3%、41.7%,雌雄同株占5.0%,6份为不明花性.在474份四倍体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9.3%、31.0%,雌雄同株占8.0%,雌雄同穗1.7%.在173份四倍体杂交F1代材料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42.2%、49.7%,雌雄同株占8.1%.在67份鲁桑、白桑与广东类型桑杂交选育的中间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28.3%、64.2%,雌雄同株占7.5%.2011~2012年对165份杂交组合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中雄株占57.7%~58.5%,雌株占39.8%~41.8%,雌雄同株占0.5%~1.7%.广西常规种植的桑树二倍体超高产杂交组合沙2×伦109的雄株比率(约60.0%)明显高于雌株(低于20.0%),桂桑优12与桂桑优62的雄株比率略高于雌株;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3号3个三倍体的雌株比率(高于60.0%)明显高于雄株比率.[结论]不同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之间的性比表现不同,同一类型种质资源的性比相对稳定;不同年份组配的同一杂交组合的性比较稳定,不受组配时间和调查年份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氟啶酮和赤霉素对肉苁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肉苁蓉种子的休眠机理.【方法】选取当年采收新鲜未经层积的肉苁蓉种子为试验材料,于不同阶段用氟啶酮和赤霉素处理肉苁蓉种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不同质量浓度氟啶酮预处理肉苁蓉种子36h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0mg/L质量浓度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2.67%;10mg/L氟啶酮(36h)+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达到20%~60%,最佳处理为10mg/L(36h)+25mg/L赤霉素,发芽率可达59.33%,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单一氟啶酮或赤霉素处理均可对肉苁蓉种子发芽起促进作用,但两者协同诱导效果更显著,其中氟啶酮对促进肉苁蓉种子萌发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不同杂交桑树品种在荔波县的适应性,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对桂桑优12、粤桑11等6个优质杂交桑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 6 个品种中,桂桑6号、特优2号产量均较高,分别达3744.1㎏/ 667m2? 、3668.5㎏/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分别增产23.32%、20.83%,其次为桂桑优62,为3393.9 ㎏/ 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增产11.79%,增产效果显著,在荔波县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著(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  相似文献   

13.
牛文昊  赵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57-10858,10869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前处理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研究赤霉素、乙烯利、NAA和2,4-D激素对胡椒薄荷(Mentha arven-s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当赤霉素浓度在40~160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当赤霉素浓度继续增加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降低,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60~200 mg/ml。当浓度在40~100 mg/ml时,乙烯利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萌发率,而高浓度的乙烯利(100 mg/ml以上)则对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NAA浓度为0.08~0.1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表明一定浓度的NAA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萌发率;而NAA浓度继续增加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浓度(0.5 mg/ml以上)有抑制作用。当2,4-D浓度为10~30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表明一定浓度的2,4-D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使萌发率;而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浓度(50 mg/ml)的2,4-D对萌发有抑制作用。[结论]赤霉素、乙烯利、NAA和2,4-D激素对胡椒薄荷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桑品种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桑种子受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时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发育情况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来综合评价4个品种桑苗的耐盐性能.结果发现,桑苗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在NaCl胁迫后均呈下降趋势,桑沙培苗的POD和CAT活性随盐浓度的上升亦下降,而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在NaCl胁迫后都有所增加.根据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品种桑树耐盐高低顺序是: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  相似文献   

15.
聂超仁  许小过  段庆明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35+3838-3835,3838
[目的]探讨提高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G.Don ex London]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机械破皮处理为:用剪刀剪破种子的外种皮,使种仁露出,分别用清水、2 g/L赤霉素浸泡破皮和没破皮的山樱花种子24h,然后在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恒温箱中催芽.赤霉素浸泡处理为:山樱花种子沙藏90d后,分别用1 000、2 000、3 000 mg/kg赤霉素及清水浸泡24h,放在在恒温箱中催芽,温度为20℃,相对湿度80%.[结果]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均能提高其发芽率,破皮可使其提高到67.21%;用1 000、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能使发芽率提高到77.19%、72.58%,但用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出芽后生长较快,而用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生长较慢,且生长点有黄花现象,说明赤霉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推荐使用1 000 mg/kg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  相似文献   

16.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黄芩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胥学峰 《特产研究》2007,29(3):35-38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和出苗率,探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的相关生理机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连续观测,找到一条较为有效的提高黄芩发芽率和出苗率的途径。研究了不同浓度时间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50~500mg/kg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黄芩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其中500mg/kg的赤霉素处理显著高于对照;4种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对黄芩种子可溶性糖、ATP、激素和脱氢酶均有影响,显著提高了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IAA、GA、Z ZR)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外源激素对桑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桑苗繁育效率,采用不同外源激素浸种以探索有效打破桑树种子休眠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3-吲哚丁酸、a-萘乙酸(NAA)、芸苔素内脂5种外源激素浸种处理休眠状态下的秋雨桑种子,观察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可以有效解除秋雨桑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升高,秋雨桑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赤霉素浸种浓度以32~128mg·L-1为宜。6-苄氨基嘌呤(6-BA)对秋雨桑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不明显。3-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芸苔素内脂不能有效解除秋雨桑树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赤霉素(GA3)、乙烯利(ETH)浸种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高旱地区常见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nudum Hook.f.)为试验材料进行浸种试验,测定了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青稞幼苗的根长与芽长,并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与喷施2种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的影响,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减轻干旱对青稞的危害、提高青稞的产量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 mg/L矮壮素,100、250 mg/L赤霉素和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2)4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的根长和芽长,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芽长。(3)在12个处理中,筛选到3个强耐旱处理和3个耐旱处理,其中,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青稞幼苗的Pr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烯利对苦玄参种子发芽、种苗繁育、生长及苦玄参苷积累的影响,为苦玄参人工栽培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设3个乙烯利浓度水平(25、50、75mg/L),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不同浓度乙烯利浸种、叶面喷施等,研究乙烯利对苦玄参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用50~75mg/L的乙烯利浸种可显著促进苦玄参种子发芽;50~75mg/L的乙烯利可促进幼苗茎径、根径、叶面积、单株鲜重、侧根的形成及提高种子的成苗率;25~75mg/L的乙烯利对苦玄参植株的茎径、三级分枝、叶数及生物产量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乙烯利对苦玄参生育进程及苦玄参苷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用浓度为50mg/L的乙烯利浸种或叶面喷施种苗可显著促进苦玄参种子发芽及种苗生长,最终提高种子的成苗率;对苦玄参植株喷施浓度为25mg/L乙烯利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苦玄参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