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分别以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师制、职业化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沈阳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实践,倡导整体提升、个性开发、创新发展的培养方式,探索出了适合我校电类专业本科生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产类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人才,在该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十分必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需要,是本科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个性化教育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学院本科生创新实践中心,以农业领域应用背景下的学生"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采用创新项目驱动,构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具有行业特征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农业工程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以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毕业设计的时间、选题形式、团队配置、设计内容、过程检查、答辩形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保障"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并且在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类专业2019届和2020届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新动力和推动力,实践教育是农业高校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 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促进本科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为例分析 了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光合现代农业产业学 院在“新农科”背景下建立的意义,以及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重点建设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期实现培养的专 业人才达到符合社会需要和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类本科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教融合提升资源环境类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依托企业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创新平台等有效措施,旨在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我国农科高校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在介绍"新工科理念"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新工科理念",适应新时代"三新"经济的要求,以环境—农学—生态多学科交叉为特色,贯穿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方法论主线,聚焦农业和农村源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融合"课程设置、实践环境、项目载体、导师团队和PDCA质量评价改进体系"于一体的"五位一体"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以验证性实践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本科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建立适应于开放性实践课程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科类专业提出了"开放式、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理念,结合沈阳工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彰显"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开放式"取代"封闭式",以"研究性"取代"验证性",为学生主动发现、探索、思考及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9.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教学在文化根源上契合了绅士文化的精神和实质,它以自由教育为理念,以培养社会精英领袖为目标.我国在借鉴模仿过程中,使其承载了过多管理功能.我们需要重塑大学理念,还原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人才的本质,从形式与本质上,改革创新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10.
"新农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和"新文科"与传统农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产业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草业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当前我国草业发展历史、现状与形势,结合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6年来的办学经验,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等5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系统阐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在草业本科生教育方面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草业高等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纪建伟,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工程兼任社会职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自动化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沈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专家)委员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农学类本科生“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而导致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现状,在分析总结目前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实践,探索出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集体指导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协调所构成的本科生"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培养管理新模式,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在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思维、新方式,对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对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并以农业大学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育体系等方面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8,(21)
正沈阳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协会简称"三农协会",原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协会"。2000年10月10日创立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1年成为校级社团,院级社团继续保留。协会指导教师为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主任、《新农业》杂志总编辑赛树奇老师,协会有会长一名,副会长三名,办公室、文艺部、宣传部、外联部、实践部五大职能部门,同时社团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十八载风云兼程,三农协会将一直是沈农学子三农理论与三农实践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为例,本文通过"构建‘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基于OBE理念开展实践教学"等研究实践,以期实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机械类专业,而且对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耕读教育理念推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耕读教育理念的理论诠释分析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路径,旨在推动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学专业、爱专业、立志从事专业”的目标定位,坚持全员参与、小组行动、小问卷大样本、平台管理的组织维度与形式,“全员、全覆盖、全过程”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与保障,线上线下两个支持平台和评价系统,创新大学生实践育人范式,提出耕读教育理念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为例,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初导师和学生的疑惑,重点阐述了导师引导学生的具体措施和实践体会。从本科生导师制3年多的实践效果来看,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导师的认可程度是本科生导师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规范化实施,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针对本科生导师制认知度、满意度、执行情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本科生不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班主任和科研导师还没有充分履行职责,存在导学断层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即强化导师职能和推行"1+2+1"导师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要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新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等不同维度深入理解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科建设中要树立核心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坚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坚持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互相支撑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专业改革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改革实践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地方农业高校新农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把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扎根东北服务东北突出新农科建设与行业企业协同,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学生阶段成长发展目标、强化专业自评估实现专业动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注重四个教育模块融合、突出学教融合实现学生学习回归与教师教育人回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